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音训练,治疗组进行音训练时配合针刺颈项部穴位。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语音清晰度总分均明显提高(P=0.00),语音清晰度提高程度一级、二级人员评估得分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音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音障碍的治疗是有效的,相对于单纯音训练更能提高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构音障碍 针刺 言语治疗 语音清晰度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一例塞音音障碍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单一被试基线A-B实验设计和A—B—A实验设计,进行了塞音/t/与/k/的评估和治疗,并跟踪评估其治疗效果,旨在为塞音音障碍患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治疗师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t/、/k/的发音正确率有显著性提高:患者《塞音音语音评估表》的主观评估得分有显著性提高,从而证实了塞音音语音治疗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性效果,为研究者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塞音构音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分析1例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瘤患者病例资料,探讨原发病灶起始部位、病因、诊疗过程;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及经验,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错构瘤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嗅裂
  • 简介:角(cutaneoushorns)为一局限性、角质增厚的角样增生物。以40岁以上年龄多见,男多于女,好发于头皮、面颈、前臂和手臂等曝光处,偶见于眼睑、躯干、阴茎等处[1]尤其是受日晒的老年人中多见。我科1998年诊治一例,介绍如下。

  • 标签: 皮角 耳后 老年人
  • 简介:女,32岁。半年前挖耳时自觉左外耳道内新生物,偶有刺痛感,无其他不适。半年来自觉肿物缓慢生长,伴听力下降。入院查体见左外耳道人口1cm处被一直径约0.9cm球形新生物占据,其基底位于外耳道后壁,与外耳道长轴平行,色暗红,

  • 标签: 外耳道后壁 皮内痣 听力下降 入院查体 新生物 刺痛感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节拍器在辅助治疗痉挛性音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痉挛性音障碍患者在常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加入音乐节拍器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音乐节拍器辅助治疗可以提高痉挛性音障碍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言语清晰度。

  • 标签: 痉挛性构音障碍 音乐节拍器 言语康复
  • 简介:目的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比较分析常见类型的运动性音障碍在较短时间内(2N)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后运动性音障碍患者30例,其中痉挛型12例,弛缓型8例,共济失调型9例,混合型1例,接受2周共10次的音障碍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在深呼吸下持续发/a/音的平均最长发声时间、平均发声频率及平均发声强度,采用Kay电脑语音工作站CSL-4500型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类型运动性音障碍患者的效果。结果不同类型音障碍在发声参数上不同,其中痉挛型与弛缓型平均发声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痉挛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驰缓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所有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强度都有显著提高(P〈0.01),发声时间和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变化显著(P〈0.05),弛缓型音障碍患者最长发声时间变化显著(P〈0.05),失调型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及发声时间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的呼吸与发声训练在短期内对运动性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的提高有明确效果;不同类型运动性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声音参数变化差异明显,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策略;不同类型运动性音障碍在声音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为运动性音障碍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运动性构音障碍 发声时间 频率 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音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l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音障碍患儿6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分布及智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的韵母、声母及各项分测试中的正确识别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功能性音障碍儿童韵母和声母识别能力除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及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外,均与其音障碍程度呈负相关性;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功能性音障碍儿童的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单纯功能性音障碍儿童(P〈0.05)。结论功能性音障碍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功能性音障碍的发病原因可能是音位识别能力落后,应加强音清晰度训练。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儿童 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
  • 简介:自从1984年Song等报道游离股前外侧瓣的解剖以来,游离股前外侧瓣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997年Kimata等埘首先报道了其在头颈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截止到2008年2月,已有大量应用该瓣修复头颈部缺损的报道。股前外侧瓣具有提供的皮肤和软组织量大(最大可达20cm×25cm),可携带肌肉,可塑性强(可修成5mm薄),供区畸形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很多头颈部的修复中有取代前臂瓣的趋势。我科自2002年开展游离股前外侧瓣修复头颈部缺损,迄今已经有20余例,现对瓣制作中的教学体会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教学研究 制作 头颈部缺损 修复重建 皮瓣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前臂桡动脉游离瓣切取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治24例口腔内中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切取长窄形前臂桡动脉游离瓣。所有瓣供区除1例行植皮外均行一期缝合。结果所有瓣全部成活,术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结论对于中小面积的组织缺损,长窄形前臂桡动脉游离瓣,由于降低了对供区功能和外观的影响,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前臂 桡动脉 游离皮瓣
  • 简介:目的连接蛋白基因和遗传性耳聋及角病有明确的相关性.现有4个连接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角病,即:GJB4、GJB2、GJB3和GJB6,其中3个基因既可导致遗传性耳聋,即GJB2、GJB3和GJB6,而GJB4是否与遗传性耳聋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为证实GJB4和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中进行突变检测.方法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60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先证者进行GJB4的突变检测,其中32个显性遗传,28个隐性遗传.结果发现了四种碱基改变:109G>A、3'UTR+17A>G、611A>C和507C>G.109G>A和3'UTR+17A>G是新发现的碱基改变,但在家系突变检测中证实为多态.611A>C和507C>G两种碱基改变是已报道的多态,611A>C是我们检测到的最常见的多态.结论本研究发现了GJB4的109G>A和3'UTR+17A>G两种新多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未能最终证实GJB4为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可是从该基因背景来分析GJB4仍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耳聋候选基因,有待于扩大家系收集范围进一步检测.

  • 标签: 遗传性耳聋 连接蛋白类 多态 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分析及探讨耳廓前后美康褥疮贴缝合方式治疗巨大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采用美康褥疮贴与放置引流条结合的方式治疗1例巨大耳廓假性囊肿患者。结果患者患耳耳廓形态基本正常,按压无疼痛,无复发迹象。结论美康褥疮贴与放置引流条结合的方式,产生了独特的持续性压迫和促进引流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美皮康褥疮贴 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经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隙感染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例患者在积极治疗配合有效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经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隙感染微创有效,配合专业护理,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隙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替尔式片在广基型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耳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31例(40耳)外耳道肿物病人,病理。结果外耳道乳头状瘤22耳、外生性骨疣5耳、耵聍腺瘤2耳、外耳道胆脂瘤11耳。将术中显微镜下切除后出现外耳道环形缺损1/2周以下的患者20耳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耳。外耳道环形缺损1/2周以上的患者20耳随机分为A1、B1两组,每组各10耳。A、A1组选择行耳后替尔式片修复,B、B1组患者未行耳后替尔式片修复,让创面自行修复。结果各组外耳道完全上皮化时间(天)A组(17.00±1.56),治愈率100%;B组(27.60±1.71),治愈率70%,两组上皮化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1组(18.30±4.32),治愈率100%。B1组(34.60±3.34),治愈率60%,两组上皮化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A1组临床观察随访6—29月未有外耳道新生物复发和外耳道狭窄出现。结论耳后替尔式片在修复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耳周缺损效果可靠,大大缩短了术后愈合时间。可用于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外耳道缺损的修复。

  • 标签: 外耳道乳头状瘤 替尔式皮片 外耳道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行调强放疗的40例出现3度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美康联合维生素B12外用,对照组采取常规换药,予以自然愈合,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的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患者满意结论美康联合维生素B12对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美皮康 维生素B12 放射性皮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采用1期转蒂Z形瓣结合2期植皮法在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中的听力重建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10年1月间,110例确诊为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病例,分为纵行切口组(24例)和Z形瓣组(86例)。所有病例按Schuknecht畸形分型,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根据术中听骨链情况行Ⅰ-Ⅲ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术前的畸形分型、听力结果、鼓室成形术式;并对两组近期、远期听力学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纵行切口组比较,Z形瓣组术前听力水平、畸形分型与乳突气化分类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近期听力,无论提高10dBHL以上或提高30dBHL以上,纵形切口组与Z形瓣组的近期听力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远期听力效果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Z型瓣组的近期与远期听力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详尽的耳畸形程度判定、术中对有效中耳传音结构的最大程度保护及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1期转带蒂Z形瓣结合2期植皮法具有良好优势,能结合其它方法的优点,在经过合理选择的病例中联合应用,获得较好的远期听力重建效果。

  • 标签: 耳畸形 联合径路 Z形皮瓣 听力重建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