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负荷剂量氯吡格联合阿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2例ACS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普伐他汀组(P组)和阿托伐他汀组(A组),两组均予氯吡格300mg顿服后,75mg/d维持。P组予普伐他汀。入院后24h内和第14天分别测定TC、HDL-C、LDL-C、血小板聚集率(PAR)、肝功能,并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TC、HDL-C、LDL-C水平在基础状态和第14d,差异无显著性(P〉0.05);(2)P组或A组PAR在治疗后和基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P、A两组在治疗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塞复合终点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与负荷剂量氯吡格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两组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 他汀类 血小板
  • 简介:目的观察米普利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应用米普利与缬沙坦组(治疗组)和单用米普利组(对照组)治疗24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Bate,UAER)、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二者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结论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并可进一步降低UAER,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雷米普利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
  • 简介:目的评价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围术期口服氯吡格和替格瑞洛对冠脉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进行直接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28例和氯吡格组26例,分别于PCI治疗前口服替格瑞洛片180mg或硫酸氢氯吡格片600mg,PCI治疗后口服替格瑞洛片90mg,每天3次或硫酸氢氯吡格片75mg/d,并于PCI治疗前、后进行血管造影检查,以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计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和心肌blush分级(myocardialblushgrade,MBG)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结果两组分别有28例和25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PCI治疗前cTF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MBG和cTF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合并血栓抽吸术为标准将患者进行亚组比较,结果表明血栓抽吸并不影响cTFC(P〉0.05);两组ST段缓解率分别为84.85%±23.16%和70.93%±33.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治疗围术期口服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冠脉微血管功能不优于氯吡格,但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微血管功能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 简介:目的评估2006、2011年中国东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的应用变化情况,并探讨影响其使用的因素。方法基于"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回顾性AMI研究"所收集的2006年和2011年东部城市具有代表性的AMI患者的临床信息,评估住院早期(入院24h内)氯吡格的应用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住院早期氯吡格应用的因素。结果共计32家医院的4548份AMI病历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64岁,女性患者占31.8%。2006-2011年,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使用率从58.1%增加到86.8%(P〈0.0001)。多因素模型分析中,吸烟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应用率高于非吸烟患者(OR=1.51,95%CI:1.22-1.86,P〈0.0001);相对入院时未合并胸部不适患者,入院有胸部不适的患者更易接受氯吡格早期治疗(OR=2.12,95%CI:1.66-2.71,P〈0.0001);院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OR=6.47,95%CI:3.24-12.92,P〈0.0001)患者氯吡格使用率高于未接受直接PCI治疗患者。结论过去6年间,我国东部城市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应用得到显著改善,但其应用率与指南推荐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空间。

  • 标签: 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医疗质量 东部城市
  • 简介:已有研究证实,首个口服可逆性ADP受体拮抗剂AZD6140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所获得的平均血小板抑制水平高于氯吡格。美国学者Cannon等的DISPERSE-2研究主要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使用氯吡格与AZD6140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期有效性。

  • 标签: 氯吡格雷 安全性 有效性 耐受性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