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8月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B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对比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肺活量、用力呼吸量、潮气量以及气道峰值分别为(3.75±0.35)L、(88.65±5.12)%、(543.05±60.85)mL以及(24.16±1.46)cmH2O,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的(3.02±0.12)L、(60.32±2.45)%、(430.25±50.36)mL以及(29.12±2.55)cmH2O(P<0.05);同时B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00%,也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65.00%(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助力患者获得更为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在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行早期护理的措施并分析其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5例肿瘤患者分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3),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时间、平均置管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PICC置管术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护理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也能够减轻已发生静脉炎患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早期护理 肿瘤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需进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标准化镇静、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5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25例,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和对照组(25例,标准化镇静),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患有重症胰腺炎且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有效的改善,而且有效的护理措施为顺利实施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机械通气 早期目标导向 镇静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ICU体位护理在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影响。方法:从2020.05-2021.05入本院ICU接受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随机选择90例参与本次研究。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分别取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ICU体位护理。比较组间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结果: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比较,研究组小于参照组(P<0.05),数据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改善呼吸状况,对患者生命安全得以保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ICU体位护理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CU行机械通气患者接受胃肠内营养时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80名接受ICU行机械通气,并予以肠胃内营养的的病人进行研究。同时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胃肠内营养时的并发症出现率。结果:研究组胃肠内营养时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行机械通气 胃肠内营养时并发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以我科2020.1~2021.12内收治的26例机械通气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且所选研究对象均给予循证护理,统计分析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所选患者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85%(1/26)、(83.13±5.11)分;提示,循证护理可最大程度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并取得较高护理满意度评分。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可取得理想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情况。方法 对22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采取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在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后,拔除气管插管,采用无创呼吸机面罩压力支持,PSV水平逐渐降低,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数、有创和无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以及住院时间。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VAP、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精细护理是控制肺部感染,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肺疾病 序贯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CU行机械通气患者接受胃肠内营养时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80名接受ICU行机械通气,并予以肠胃内营养的的病人进行研究。同时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胃肠内营养时的并发症出现率。结果:研究组胃肠内营养时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行机械通气 胃肠内营养时并发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配合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间被本院ICU收治给予机械通气干预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n=40。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性情况进行对比以归纳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所需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期间配合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干预有助于更快控制病情,保障整体治疗过程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化浅镇静护理 ICU机械通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有效吸痰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2022年1月于本院行机械通气的50例患者(均为气管插管)分为两组,即常规组(25例)和循证组(25例),分别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及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脱机效果、吸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循证组脱机效果、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吸痰效果
  • 简介:摘要: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支持技术,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该治疗设备主要包括空氧混合装置、湿化治疗仪、高流量鼻塞以及连接呼吸管路,主要关注于给患者提供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21%一100%)、温度(31~37℃)和湿度的高流量(8~80 L/min)气体,并通过鼻塞进行氧疗,具有很好的舒适性。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 机械通气患者 脱机应用
  • 简介:摘要: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支持技术,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该治疗设备主要包括空氧混合装置、湿化治疗仪、高流量鼻塞以及连接呼吸管路,主要关注于给患者提供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21%一100%)、温度(31~37℃)和湿度的高流量(8~80 L/min)气体,并通过鼻塞进行氧疗,具有很好的舒适性。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 机械通气患者 脱机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对吸入性肺炎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且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盲抽方式进行分组,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50例患者,对比两组实际应用表现。结果:实验中各项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吸入肺炎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痰菌培养阳性率大大降低,肺炎发生时间较晚,各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相对较优(P<0.05)。结论:对于老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而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各症状,对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减少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吸入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前后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康复效果较理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ICU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强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中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机械瓣膜置换术 强化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坐式五禽戏在ICU重症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ICU重症机械通气病人50例,应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坐式五禽戏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意义。结论:坐式五禽戏在ICU重症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良好,可以优化各项治疗指标,减少发生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

  • 标签: 坐式五禽戏 ICU 机械通气
  • 简介:【摘 要】目的:脑外伤对于患者的影响非常大,使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效果理想。方法:研究对象均为脑外伤在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选取60例,入院日期为2021.1-2021.12,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性明显(P

  • 标签: 脑外伤 舒适化浅镇静护理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获得性衰弱的预防价值。方法:从本院内ICU机械通气患者中选取50例,为患者通过双盲法分组,分成探究组、一般组,探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一般组利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及BI指数、APACHEⅡ评分、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探究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与一般组比较更低,存在显著对比差异(P<0.05),探究组BI指数、APACHEⅡ评分对比一般组较低,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一般组更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实现患者获得性衰弱有效预防,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 标签: 获得性衰弱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VAP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胃液p H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胃液p H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及意识障碍是机械通气患者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及意识障碍是V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需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