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输血技术引起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采用合适的临床输血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9862例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反应统计分析。结果本院近两年9862例进行输血的患者当中发生了78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79%。其中血液替代制品输血不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成分输血引起的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滤除白细胞输血为0.65%,自体输血为0.34%。输血反应主要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发热和过敏为主。结论不同输血技术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血液替代制品<自体输血<滤除白细胞输血<成分输血。

  • 标签: 血液替代制品 成分输血 自体输血术 白细胞滤除技术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技术对失能老人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12例失能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失能老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失能老人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失能老人的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能老人腹痛、腹胀及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失能老人,建立排便反射失能老人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能老人,Wexner评分为(9.51±0.9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失能老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各因素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能老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技术能够显著改善失能老人的肠道功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技术 失能老人 肠道功能 生活质量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骨科治疗中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价值,为骨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住院行引流技术的11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5)骨科患者接受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观察组(n=55)骨科患者接受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比两组骨科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愈合率、感染发生率。结果组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引流管更换次数、感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创面愈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常规负压引流技术,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实施利于缩短骨科患者创面愈合、住院时间、降低引流管更换次数以及感染发生率、提高创面愈合率,具有骨科实施价值。

  • 标签: 引流管更换 感染 骨科 住院情况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细菌培养的检测方法,研究组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取患者1h内新鲜粪便,经医院一次性吸管采集样本3-5ml,送至检验。结果检测前两组患者的微生物检出无明显区别(P>0.05),对照组共检出15例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8.5%;研究组检出22例微生物,检出率56.4%,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毒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胶体金技术在临床上微生物检测中准确率高、速度快、简便易于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效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 胶体金技术 微生物检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36例患者(42颗牙),根据患者年龄和埋伏牙情况给予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助萌组和导萌组,助萌组15例18颗,采取固定矫治技术助萌法矫正治疗;导萌组21例24颗,采取闭合式开窗导萌法矫正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助萌组18颗牙通过(9.58±1.35)个月矫治全部萌出并牙列整齐,术后未有并发症情况发生;导萌组24颗牙中,经过(11.42±1.56)个月矫治,牙弓形态正常,咬合良好,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1例牙周附着不足,1例无阻生牙根吸收及邻牙牙根吸收。助萌组埋伏阻生牙平均萌出时间较导萌组明显缩短且差异明显(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助萌组少于导萌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避免了牙源囊肿的发生,保存了患牙,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固定矫治技术 埋伏阻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技术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1机均分成ABC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单层吻合技术,双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AC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在治疗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吻合技术加以推广。

  • 标签: 胃癌切除 消化道重建手术 吻合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在医学课程的临床教学中,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作为其中两项重要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着重对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的临床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 标签: 肿瘤放射物理学 放射治疗技术学 临床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如何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成为相关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信息技术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借助协同体系的建设维护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促进医院的稳定运行。

  • 标签: 信息技术 公立医院 行政管理 协同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骨外固定技术是近些年与内固定技术共同发展并共同应用于创伤骨科的常见医疗技术,骨外固定技术主要是应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患者的骨折端实行固定、复位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可以通过软组织将内植物穿透骨折部位,之后借助连杆、固定架等方式在皮肤外实现内植物的固定,从而达到修复骨折部位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创伤骨科 临床应用
  • 简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及临床检验人员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的薄弱。鉴于这一现状,温州医学院通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率先在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开设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限选课,并连续2年举办了省及市级该技术学习班,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笔者希望其它兄弟院校及医院的有关领导、专业老师行动起来,通过开设此课程,承担起培训在校学生及临床检验人员该技术的任务,最终服务于广大的患者。

  • 标签: 教学改革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课程设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吸虫病防控技术与示范II疫情纵向防治策略。方法示范区域封洲轮牧、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组织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问卷调查,对防控效果与疫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持续3年血吸虫病防控技术和疫情纵向防治使示范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从3.5%下降至0.8%,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至0,洲滩螺情检查也未见阳性钉螺。结论封洲轮牧、改水改厕以及健康教育等防控技术集成和疫情纵向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吸虫病 防控技术 疫情纵向防治
  • 简介:摘要内窥镜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由于相关技术的不先进,导致内窥镜的运用受到了限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内窥镜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现阶段内窥镜外科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在整形外科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内窥镜原理出发进行探究,合理分析它在整形外科上的应用,并对它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展望。

  • 标签: 内窥镜外科技术应用 整形外科 回顾与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不同丙泊酚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TCI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择期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中实施靶控输注麻醉方式,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两组诱导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对照组SBP、DBP、HR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两组术中知晓、血氧饱和度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采用TCI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 靶控输注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患者完成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3月~2018年02月收治的20例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常规肢体再植手术治疗;手术后一期,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再植创面进行覆盖;手术后二期,选择常规植皮方法对创面进行修复治疗;最终就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治疗结果加以观察记录。结果所有患者负压引流平均时间为(12.83±1.39)d;创面肉芽表现出良好生长状态的患者18例,成功完成断肢再植手术治疗;2例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表现出感染现象,主要因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造成,临床对其施以抗菌治疗后,最终获得痊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39±2.82)d。结论对于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展开断肢再植治疗,最终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为二期植皮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负压封闭技术 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四维超声技术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检出的52例体表畸形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影像学资料,对比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检出率。结果经二维超声诊断后,共计33例畸形胎儿被检出,诊断符合率为63.5%,经四维超声诊断后45例畸形胎儿被检出,诊断符合率为86.5%,四维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图像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立体性,诊断信息更为丰富,诊断符合率更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成像,建议加以推广。

  • 标签: 胎儿体表畸形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创助产护理技术在降低产妇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各7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分娩中分别实施传统助产和无创护理助产护理,对两组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伤口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无创助产护理技术,可缓解产妇的疼痛感,缩短疼痛时间,可在产科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无创助产护理技术 产妇 疼痛
  • 简介:本刊对以下部分常用缩写的英文全称在正文中将减少或不再出现,届时以中文(英文缩写)形式出现,英文全称以本刊缩写名录为准。

  • 标签: 英文缩写 医学科技术语 名录 诊断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对胃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并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分别实施传统双层吻合技术、采用单层吻合技术、吻合器吻合技术。结果2、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1组患者,2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3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为1例,1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为5例(p<0.05)。结论实施吻合器或单层吻合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的过程,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

  • 标签: 胃癌 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 吻合技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影像学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均进行X线片、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比较三种不同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准确率和分型符合率。结果X线片诊断准确率为80.9%,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4.1%,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诊断分型符合率为76.4%,多层螺旋CT诊断分型符合率为95.3%,MRI检查诊断分型符合率为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应用价值小,而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应用价值较高,所以应用X线片检查时应结合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提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片 多层螺旋CT MRI 分型诊断
  • 简介:摘要各种医药制剂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将新的、多样化的药物制剂技术与中药制剂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促进了中医治疗的质量,而且提高了临床用药的价值,进一步扩大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 标签: 药物制剂新技术 中药制剂现代化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