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中西药学科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合应用普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只要中西药联用得当、合理,可以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中西药合理联用具有的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优点出发,用事例加以分析,以期对临床中西药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 标签: 中西药联用 合理性
  • 简介:目的观察透明酸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到本组就诊的单侧膝骨关节炎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内注射透明酸的治疗。采用患侧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价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其中2级12例、3级12例、4级11例。参照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关节中脂联素和瘦素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KL-2级患者改良SF-36量表中疼痛因素、功能因素和心理因素评分改善(P均大于0.05);KL-3级和KL-4级患者疼痛因素、功能因素和心理因素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均大于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KL-2级患者关节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分别下降了57.8%(P〈0.01)和29.6%(P〈0.05);KL-4级患者关节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分别升高了62.9%(P〈0.01)和139.7%(P〈0.05);KL-3级患者关节中脂联素和瘦素无明显改变(P均大于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透明酸钠治疗KL-2级伴有疼痛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确切,作用效果可能与关节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脂联素 瘦素
  • 简介:摘要目的以乳酸林格对照,观察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对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电解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下行胃肠手术患者,ASA分级为Ⅰ-Ⅱ,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对照组使用乳酸林格注射。分别于患者诱导前即刻,手术后1h,手术后2h,术毕抽血测电解质变化及血气。结果通过血气分析及电解的测定,发现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对胃肠手术患者的电解影响与乳酸林格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对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电解质变化无明显影响,可用于胃肠手术患者。

  • 标签: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乳酸林格注射液 液体治疗 输液 胃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利培酮口服与奥氮平治疗脑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0例脑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或奥氮平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总有效率(70.00%)与奥氮平组总有效率(63.33%)间无显著差异(P>0.05)。利培酮组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比率(33.33%)高于奥氮平组(16.67%)(P<0.05);奥氮平组在体重增加(28.33%)及嗜睡症状(20.00%)上发生率均高于利培酮组(8.33%与6.67%)(P<0.05)。结论两种药物在临床疗效上差异较小而不良反应种类有所差异,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 标签: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常规应用茵栀黄口服治疗的同时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效果。方法:2020.3-2022.4,选取眉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新生儿黄疸为对象,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单用茵栀黄口服治疗,观察组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果:观察组用药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星期后观察组四项疾病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应用茵栀黄口服的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提升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改善疾病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用药有效率 疾病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盐酸乐卡地平原料中有机残留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色谱法测定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N,N-二甲基甲酰胺在进样量为51.0~153.0μg/ml范围内,其进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线性方程Y= 0.1418x -0.6255(r=0.9994)。在相当于标示限量量80%~120%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5.8%,RSD为0.44%。结论:N,N-二甲基甲酰胺含的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可用于盐酸乐卡地平原料中有机残留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盐酸乐卡地平 N N-二甲基甲酰胺含量 气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腮腺和颌下腺组织脂过氧化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银杏达莫注射组。8周后摘取大鼠腮腺及颌下腺组织,应用比色法测定两种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在腮腺中,糖尿病组MDA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与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OD活力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OC能力糖尿病组比对照组升高,治疗组比糖尿病组T-AOC能力升高。在颌下腺中,糖尿病组MDA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MDA水平没有改变;T-SOD活力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AOC能力与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在腮腺和颌下腺引起不同的脂过氧化反应;银杏达莫注射可提高腮腺的抗氧化能力,而颌下腺则无明显变化。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过氧化脂质类 链脲菌素 大鼠 wista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左心衰竭患者群体的治疗过程之中应用银杏达莫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样本选取方法为随机选取,样本选取范围为我院接收的急诊左心衰竭患者,样本选取时间最早为2021年8月,最晚为2022年5月,选取数量48例,组别划分采用随机分组法,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都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额外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银杏达莫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详细分析讨急诊左心衰竭患者群体的治疗过程之中应用银杏达莫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结果:研究组通过呼吸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治疗以后心功能情况、心肌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在对急诊左心衰竭患者群体开展治疗的过程之中实施吸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银杏达莫注射液 无创呼吸机 急诊左心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左心衰竭患者群体的治疗过程之中应用银杏达莫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样本选取方法为随机选取,样本选取范围为我院接收的急诊左心衰竭患者,样本选取时间最早为2021年8月,最晚为2022年5月,选取数量48例,组别划分采用随机分组法,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都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额外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银杏达莫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详细分析讨急诊左心衰竭患者群体的治疗过程之中应用银杏达莫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结果:研究组通过呼吸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治疗以后心功能情况、心肌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在对急诊左心衰竭患者群体开展治疗的过程之中实施吸机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银杏达莫注射液 无创呼吸机 急诊左心衰竭 疗效
  • 简介: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爱连教授主编的《能CT临床应用图谱》于2012年8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与GECT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编撰完成,是业界第一本详细介绍能CT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的冈

  • 标签: 临床应用 出版 CT 能谱 图谱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
  • 简介:摘要在磁共振成像中,仪梯度属于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将采集到的梯度波形进行分析,能够将波形的特点提取除开,进而确定硬件电路、脉冲序列编写是否存在问题。本文主要以实验的方式展开分析,首先将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陈列出来,接着分析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最后总结了全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谱仪梯度 波形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本院对中西药不合理的联用用药的情况讨论,为了规范的临床合理的使用用药提供参考方案。方法:随机抽取一千张中西药的联用处方,对联用处方不合理的进行分析、分类、和统计。结果: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处方一共有 82张,占 8.2%,其中重复的用药处方为 13张,占用 1.3%,药理配伍禁忌处方 23张,占 2.3%,理化配伍的禁忌处方 46张,占 4.6%。结论:中西药的联用处方严重存在不合理的配伍现象,医药人员应该逐渐的加强合理用药的意识,并且学习中西药联用的相关知识。

  • 标签: 中西药 联用 处方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阐明CHML经皮瘤内注射治疗乳癌的效果并探讨其机理,明确CHML有无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方法5周龄裸鼠共30只,分别于右腋后皮下直接种植人MCF-7乳癌组织块(0.2cm×0.2cm×0.2cm),制成乳癌动物模型.2周后,肿瘤直径长至0.2~0.8cm,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CHML及生理盐水局部浸润注射.治疗组CHML剂量按瘤体大小为50mg/cm3,隔2d局部注射1次,共3次.对照组给予相应容量的生理盐水.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ALT、AST、ALP、BUN及白细胞数,以明确有无肝肾功能损伤和骨髓抑制.第1次注射后48h,两组分别处死5只裸鼠,对肿瘤进行原位末端标记(TUNEL),以明确有无凋亡.完成局部注射后2周,处死所有裸鼠,解剖并行病理检查,明确两组肿瘤愈合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局部注射后48h治疗组5只裸鼠的肿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而对照组仅有个别细胞凋亡(-).(2)实验结束时,治疗组肿瘤全部脱落,且无残存癌细胞;而对照组肿瘤明显增大,瘤体直径平均(0.94±0.34)cm,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3)治疗前后ALT、AST、ALP、BUN及白细胞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HML瘤内局部注射可有效杀灭乳腺癌细胞,并可诱导凋亡,且无抑制骨髓和损伤肝肾功能的副作用.

  • 标签: 肿瘤 CHML 乳癌 局部注射治疗 裸鼠 对照组
  • 简介:本研究培养小鼠密骨间充干细胞(MSC)并分析其免疫功能和分化潜能。分离小鼠双侧股骨和胫骨,反复冲洗,取出骨髓细胞,用胶原酶消化骨碎片,分离有核细胞并接种于6孔板。对第3代MSC进行免疫表型测定、免疫抑制功能分析及进行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3周内可自小鼠密骨分离高纯度的MSC,后者具有向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具有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功能。BALB/cT细胞经C57BL/6T细胞刺激后对照组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每分钟计数(CPM)值为(2.56±0.31)×104,而与细胞比例为100∶1和10∶1的C57BL/6第3代密骨MSC共孵育组的CPM值分别为(0.47±0.12)×104和(0.28±0.09)×104,MSC处理组CPM值与对照组CPM值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C抑制功能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小鼠密骨富含MSC,原代培养MSC造血细胞污染程度低,具有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功能,具有更广泛的实验研究应用价值。

  • 标签: 密质骨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免疫表型
  • 简介:样品前处理的准确率,精确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色谱分析的结果,但现在前处理技术却远远落后于色谱技术,常用前处理方法无法高效地实现净化,浓缩,预分离,且存在步骤繁多费时,溶剂污染等缺点,本文对近期发展的几种前处理新技术作一综述,包括固微萃取,萃取(萃取中的支持膜萃取,电萃取,逆流分配,固萃取中的加速溶剂萃取,微波辅助溶剂萃取,自动索氏萃取)和膜萃取(吸着剂界面)技术,前处理技术的趋势是发展少(不)用的有机溶剂,简单快速的方法,能够尽量集采样,萃取,净化,浓缩,预分离于一身。

  • 标签: 前处理技术 无溶剂萃取 色谱分析 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