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临床护理,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7~12月我科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结论患者约束保护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控制重点在于减少预防性约束保护的使用,约束保护有待进一步规范,关键在于护士明确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改进约束保护的工具和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患者约束期间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约束,身体的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病例对高血压术后再出血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再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再出血患者治疗有效达到24.62%,死亡率高达49.23%,大多数出血症状发生在术后24个小时之内,期间病人血压仍持续升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二次出血概率很高,其中术后高压是主要因素,应注意预防再次出血的状况发生。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多因素分析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3-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ICU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的84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结合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间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重症患者病情加重者1例,对照组重症患者病情加重者4例;观察组并发症3例(7.14%),对照组并发症7例(1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ICU中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ICU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1-01ICU
  • 简介: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对南昌市第二医院妇产科、皮肤科及泌尿科门诊就诊的910例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做支原体培养,并同时做药敏试验。结果910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498例(54.7%),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382例(76.7%),人型支原体(Mh)阳性21例(4.2%),Uu+Mh阳性95例(19.1%)。男性支原体阳性率为25.9%(65/251),女性支原体阳性率为65.7%(433/659),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阳性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四环素敏感率高,其敏感率分别为97.6%、96.3%、95.8%和91.6%,而Uu阳性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司巴沙星和罗红霉素耐药率高,其耐药率分别为73.6%、49.2%、41.4%、42.4%和27.0%。Mh阳性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高,其敏感率分别为90.4%、85.7%、85.7%和80.9%,而Mh阳性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率高,其耐药率分别为85.7%、80.9%、76.2%、80.9%和80.9%。Uu+Mh阳性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四环素敏感率高,其敏感率分别为85.3%、83.1%、77.9%和61.1%,而Uu+Mh阳性对罗红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率高,其耐药率分别为89.4%、86.3%、78.9%、73.7%和67.4%。结论Uu是泌尿生殖道主要的致病性支原体,女性感染率较男性高。培养出支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大环内脂类药物中的交沙霉素敏感性高,而对喹诺酮类药物中的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较低,不宜提倡首选使用。

  • 标签: 泌尿生殖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耐药性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病损内注射聚桂醇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治疗龟头部静脉畸形1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下经皮瘤体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每次聚桂醇注射液0.5~2.0mL局部注射,治疗间隔1个月,治疗1~4次。结果所有患者治疗部位均出现暂时性红斑和水肿,仅1例发生局部溃破,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疼痛,无出血、感染病例。随访1~3年,所有患者龟头静脉畸形病灶完全清除,未见复发,无色素改变、畸形和勃起功能障碍。结论经皮瘤体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且术后出血和感染发生率低,不影响阴茎外观和功能,建议作为龟头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聚桂醇 静脉畸形 龟头部 病损内注射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脾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收治的4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腔内治疗方法:弹簧圈动脉瘤(14例)或载瘤动脉栓塞术(19例),覆膜支架隔绝术(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瘤体内填塞(5例)和多层裸支架隔绝术(8例)。术后1、3、6、12个月采用CT血管造影检查随访,记录并评价围手术期和随访期的临床结果指标。结果本组病例瘤体均治疗成功,支架植入患者的脾动脉均通畅。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死亡,8例患者弹簧圈栓塞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均于3~5天后缓解。随访时间23.9(3~59)个月,采用弹簧圈栓塞瘤体或载瘤动脉33例:4例患者发现有部分脾脏梗死,但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患者因瘤体内再灌注接受再次手术;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或裸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7例:动脉瘤隔绝或栓塞良好,无内漏,支架通畅;采用多层裸支架隔绝术8例:术后12个月6例(75%)患者瘤腔达到完全血栓化,分支动脉通畅。其余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期患者均未观察到动脉瘤增大、破裂或复发。结论血管腔内治疗脾动脉瘤安全,疗效显著。

  • 标签: 动脉瘤 脾动脉 栓塞 治疗性 腔内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该区域内生活的女性阴道清洁程度及各种阴道炎的分布情况,指导妇科炎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来该院就诊的1284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洁度工~Ⅱ度者为576例,占44.8%,1284例阴道分泌物中,异常者708例,占55.2%,其中霉菌性阴道炎291例,占22.8%,滴虫性阴道炎62例,占4.8%,其他阴道炎355例,占27.6%。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阴道炎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困扰,要从多方面加强健康教育,减少阴道炎的发病率,关爱女性健康。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女性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病因趋势以及相关发生因素,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性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80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对其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以及病因转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首,其余依次为出血性胃炎、胃溃疡、胃癌以及复合性溃疡。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年龄段为35~65岁之间的中年人居多,其次为青少年和老年,且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男性出血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两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③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发生时间为冬季,其次为春秋季,以夏季最少,但经统计学比较,其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证明,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年龄、日常习惯、性别以及季节有密切关系,故应在平视加强防控工作,保证正确的饮食、作息以及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此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趋势 发病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1aparoscopicnephron—spanngsurgery,LNSS)的临床价值及手术经验。方法:56例肾肿瘤患者经腹膜后路径行LNSS,肿瘤直径2.1~6.4ca。左侧30例,右侧26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70±18.5)min,热缺血时间平均(28±2.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33.2)ml,平均住院(10±4.6)d。术后4例发生迟发性出血,2例出现漏尿,1例肾脏萎缩。结论:LNSS是安全、有效的术式。体积较大、中央型肾肿瘤患者行LNSS,对于保留肾脏功能及肿瘤控制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肾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后路径
  • 简介:目的分析7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4年3月起病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反应。结果全部为Ph染色体阳性CML,男女性各35例,中位年龄50岁。70例患者中,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干扰素和羟基脲的患者分别占35.7%、35.7%和52.9%,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占11.4%。随访时间从4月至16年,中位随访27个月。TKI治疗组3年总生存(OS)率是85.7%,而羟基脲(和/或)干扰素组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3年OS率分别是46.4%和75.0%,与TKI治疗组比较的P值分别是0.04和0.19。结论CM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随着TKI作为一线治疗用药的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使得CML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伊马替尼 干扰素 羟基脲 生存率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以小容量注射剂为例,从包装环境、生产环境、安瓿质量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可见异物的形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旨在减少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可见异物,保证注射剂质量,维护用药安全。

  • 标签: 小容量注射剂 可见异物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计划生育手术妇女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服务站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计划生育手术妇女进行抽样,选取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推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43.02±9.42,42.32±9.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61±10.48,51.02±10.44)分,且O、Ⅰ级人数出现率(42.00%,42.00%)明显多于对照组(24.00%,24.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计划生育手术妇女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调节妇女的心理状态,改善术中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心理分析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8-01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一组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表面糜烂、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心肌供氧量突然减少,引起严重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属内科急诊常见的急危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工作压力大,加之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且病死率极高。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单位2012年11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192例胸外科住院患者,按其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96例,行常规护理;人性化组96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的改善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人性化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胸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快患者临床康复速度,且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抑郁 焦虑 胸外科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7-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结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年龄、糖尿病、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原因有关。结论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降低切口长度,提高手术熟练度及无菌操作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降低切口感染。

  • 标签: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1-02
  • 简介: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1]。狂犬病暴露者(绝大多数为犬伤)往往心理负担较重,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和抑郁状态,使用狂犬病疫苗预防后,部分暴露者的心理负担有所减轻,但是仍有不少暴露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次研究对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置知晓率、卫生辅导需求及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有效的干预方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狂犬病暴露者 抑郁状态 焦虑情绪 干预 心理负担 疫苗预防
  • 简介:近年来,临床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的护理工作者仍紧缺。实习护生是护理队伍的新兴力量,临床实习期间的带教培训尤为重要。我院也在不断探索实习护生的培训方法,2011年7月-2013年3月,采用直观反馈法对护生实习期间临床工作进行跟踪、反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直观反馈法 幻灯片 护理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心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为心外科护理管理的提供更好的改善依据。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心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在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的情况差异。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在护理后的各项考察指标都比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之前有较大的改善,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生命质量和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外科 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48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0例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用简易的智能量表(MMSE)检查评分来评估综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论治疗组28例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MMSE)较前增高;93%的患者临床痴呆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综合康复 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