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间骨折骨牵引床牵引下闭合手法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间骨折35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115分钟,平均60分钟,手术出血量100~300ml,平均120ml。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6.5个月。均可以负重行走。患髋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闭合手法复位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间骨折具有微创、失血少,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防股骨头旋转、防股骨头切割、防止股骨颈短缩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间骨折一种目前较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股骨粗下骨折患者行PFLP(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股骨粗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PFLP组和InterTan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4例。PFLP组接受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InterTan组接受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InterTan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PFLP组,InterTan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均优于PFLP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PFLP治疗方法相比,通过对股骨粗下骨折患者行InterTan内固定治疗,更加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 标签: PFLP(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 InterTan内固定治疗 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藏药治疗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是70例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分成两组,参照组(常规治疗,35例),研究组(添加藏药治疗,35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SH、LH、E2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藏药 常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附加钛缆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4例股骨粗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选取PFNA联合钛缆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钉板固定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粗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PFNA联合钛缆内固定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钛缆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股骨粗间骨折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患者隐性失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住院64例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集患者手术前24小时手术前半小时手术后24小时及48小时四个时间点血常规,使用Cross方程,计算围手术期每日患者的隐性失血量.结果股骨粗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手术前24小时隐性失血量平均为220ml±100,手术后24小时300ml±110,手术后第24至48小时隐性失血量为110ml±80.手术前24小时隐性失血量高者,手手术后24小时及手术后第24至48小时隐性失血量也相应较高.其手术前24小时隐性失血量约为手术后24小时及手术后第24至48小时隐性失血量和的一半..结论股骨粗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隐性出血量个体间差异较大,其围手术期第一天隐性出血量约为手术后48小时隐性失血量的一半.股骨粗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隐性出血量更应该值得临床骨科重视.关键词股骨粗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1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粗间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PFNA组40例予PFNA内固定治疗,PF-LCP组35例予PF-LCP内固定治疗,两组术后均予抗感染、抗凝、活血化瘀、促进骨质愈合及切口换药处理等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疗效优于PF—LCP组.结论PFNA内固定较PF-L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创伤小等优势,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股骨粗间骨折;PFNA;PF-LCP;手术中图分类号R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6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骨折类型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PFNA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共68例。进行AO分型并采用闭合复位PFNA固定术治疗。术后7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优良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比较,A1型最高,A2型其次,A3型最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复杂、越不稳定的老年股骨粗间骨折,加之骨质疏松严重,即使复位满意,但因内固定的远期可靠性较差,导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股骨粗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36例分别接受了DHS、PFN—A、PFN内固定手术的股骨粗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24个月,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作比较。结果PFN.A较PFN、DHS手术时间短,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DHS组88.7%,PFN组90.2%,PFN—A组优良率91.6%。结论各种固定各有其自身特点,PFN—A是治疗各类型股骨粗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高龄粗间骨折、不稳定型骨折和合并症较多的患者。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95.3%高于对照组7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中,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麻醉方式对高龄股骨粗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月收治的 60例高龄股骨粗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30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 30例实施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龄股骨粗间骨折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可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采用PFLCP内固定28例(PFLCP组),PFNA内固定治疗37例(PFN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优良率六项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透视时间和Harris评分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下地早、并发症少,较PFLCP组具有显著优势,而PFLCP内固定用于治疗EvansⅠ-Ⅲ型股骨粗间骨折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股骨粗间骨折;老年;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ThecurativeeffectanalysisofinterfixationbyPFLCPorPFNAtotreatthesenility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WUYe-ming,ZHAOHai-yan,LIUHai-sheng(DepartmentofOrthopedics,People’sHospitalofHandan,HebeiProvince,056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0explor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interfixationtotreatthesenility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byPFLCPorPFNA.MethGodtherewere65patientswithsenility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tobestudied.Amongthem,28casesweretreatedwithPFLCP(groupofPFLCP),theother37casesweretreatedwithPFNA(groupofPFNA).Thedurationofoperation、durationofX-rayexposure、intraoperativequantityofbleeding、postoperationtimeforweightbearing、rateofpostoperationcomplicationandHarrisgrade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thereweredifferencesindurationofoperation、intraoperativequantityofbleeding、intraoperativequantityofbleeding、postoperationtimeforweightbearing、rateofpostoperationcomplicationbetweenthetwogroups,andthedefferencehave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meanwhile,therewere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betweenthetwogroupsindurationofX-rayexposureandHarm’sgrade(P>0.05).ConclusionThegroupofPFNAhashasadvantageoverthePFLCPgroupinit’sshorterdurationofoperation,smalleroperationwound,lesserintraoperativequantityofbleeding,earliertimeforpostoperationweight-bearing,andlesserrateofpostoperationcomplication.HoweverPFLCPalsohasgoodclinicalresultintreatmentofsenility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ifEvansⅠ-Ⅲtype..Keywords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Elderly;Proximalfemurflockingplate;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Internalfixation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63-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前后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北京老年医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术前、术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依据纳入标准,20例病例进入数据库。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GB)术后第1天、第3天检测结果术后均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tRBC01=5.153,tHGB01=5.071,tRBC03=2.716,tHGB03=2.872,P〈0.05);术后第5天、第7天检测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计数(WBC)术后第3天检测结果低于术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WBC03=3.573,P〈0.05);第1天、第5天、第7天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检测结果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PLT)术后第1天检测结果低于术前,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LT01=3.55,P〈0.05);术后第3天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检测结果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LT05=-2.718,tPLT07=-3.121,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对临床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骨折 血液学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周转护理在高龄股骨粗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高龄股骨粗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3日-2017年7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快速周转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其下地行走时间、床边坐起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间骨折患者应用快速周转护理能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快速周转护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