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评价在ICU护理质量评估中的实践运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起在ICU护理质量评估中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患者、医生、病区护士等三方面共同评价。将综合评价结果与传统的患者单一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种评价方法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与传统评价方法对比,我们发现综合评价法护理质量满意度更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患者、医生、病区护士等三方面综合评价ICU护理质量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可将其在ICU护理质量评估的实践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评价 ICU护理 质量评估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及评估。方法收取我院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暴露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将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提高患者手术后的总有效率,促进患者骨折处较快愈合,值得临床手术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 效果观察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转移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215例。分析患者临床、手术和病理资料以及MRI检查结果;分析MRI对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诊断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临床资料显示94例患者有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史,48例有经期延长病史,77例有异常阴道排液病史;其中14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201例患者行经腹手术;MRI诊断浅肌层浸润的灵敏度86.06%,特异度62.00%,诊断深肌层浸润的灵敏度62.00%,特异度为86.06%,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36,P<0.05);MRI诊断宫颈浸润的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96%,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49,P<0.05);MRI诊断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敏感度28.95%,特异度98.87%,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41,P<0.05)。结论MRI可以较好的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深度,同时分析盆腹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手术医生术前进行肿瘤的转移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MRI 子宫内膜癌 转移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评估在危重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12月,医院儿科重症病房共接收了危重症94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8年1月—12月,医院儿科重症病房共接收了危重症91例,纳入观察组,采用TISS量表快速评估疾病危重症程度、护理级别,指导护理以及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TISS量表快速评估指导护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护理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抽签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纳入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总结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结果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00%,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个人因素等等,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在处理风险因素时,要针对具体的原因来展开分析,尽可能将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降低。

  • 标签: 风险管理 精神科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空间网络教学模式教授推拿手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10级康复治疗专业的46名学生应用空间网络教学进行《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教学,与未开展空间网络教学的2004级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59名学生作比较,对比二者的推拿手法考核成绩。结果2010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推拿手法考核成绩高于2004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推拿手法考核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间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推拿手法的掌握,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推拿手法 空间教学 效果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参与研究的病例数共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各28例的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患者按照治疗护理需求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全面护理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骨骼的超声检查对患有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有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病人,均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足底筋膜的厚度进行测量,对比患侧、健侧足底筋膜的厚度差异。结果经过超声测量足底筋膜厚度,其健侧与患侧的ICC分别为0.90和0.86,显示重测信度较好。对比足底筋膜炎患侧与健侧的平均厚度,结果发现,患侧足底厚度显著大于健侧(P<0.05)。结论肌肉骨骼的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可有效评价和估算足底筋膜的厚度,同时可作为患有慢性足底筋膜炎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参数,具有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的价值。

  • 标签: 足底筋膜炎 肌肉骨骼的超声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超声检查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3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中23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得出,有50例(21.28%)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全部为甲状腺癌;有185例(78.72%)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其中包含7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1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结论超声检查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疗效显著,既可以提高临床确诊率,还可以有效的对良恶性结节进行区分,从而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诊断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眼科门诊患者就诊中的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意外事件出现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意外事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眼科门诊患者,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治疗期间意外事件出现情况,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因此适合在临床眼科门诊中多加推广。

  • 标签: 眼科门诊 风险评估 护理措施 意外事件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联合应用丹红与脑心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丹参和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丹红注射液和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显效率为78.3%,对照组显效率为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丹红与脑心通治疗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极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丹红 脑心通 脑梗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辩证论治晚期肝癌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肝癌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西医疗法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中西疗法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癌治疗效果;副作用发生率;用药前和用药2个疗程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中西疗法组相较于西医疗法组肝癌治疗效果更高,P<0.05;中西疗法组相较于西医疗法组副作用发生率更少,P<0.05;用药前两组肝功能指标相似,P>0.05;用药2个疗程中西疗法组相较于西医疗法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辩证论治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减轻单纯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肝癌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估盆底重建术前子宫质量的意义。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需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45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术前均采取超声评估子宫质量,包括子宫体、子宫颈各径线值与质量,并与术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评估子宫体、子宫颈各径线值与术后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复发5例,成功40例患者全子宫平均质量为49.74±13.06g,复发5例患者术前超声评估与术后离体子宫称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成功组患者均值。结论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术前采取超声评估子宫质量可取得不错的效果,评估结果与术后评估基本一致,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 标签: 盆底重建 子宫质量 超声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蓝光治疗仪对于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进行痤疮治疗的186例病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8例病患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自制面膜护理;观察组的108例病患在药物治疗和自制面膜护理的基础上,利用红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在疗程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蓝光治疗仪可以有效的缩短痤疮的治疗进程,并有着较好的治愈效果,但是在进行痤疮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红蓝光治疗仪 痤疮 临床价值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剖宫产与阴道分娩这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产后42天检查中做盆底功能五大常规评估的809例产妇,对其评估所获得的五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阴道动态压力值<80cmH2O者剖宫产术组明显低于阴道产组,而盆底Ⅰ类肌纤维的肌力和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和疲劳度等四项异常指标值,两种分娩方式组无差异。结论对女性盆底肌肉的损害不一定完全意义上是阴道分娩,妊娠过程已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孕妇选择分娩方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阴道助产技术,将分娩对女性盆底肌肉的损害降至最低。

  • 标签: 盆底功能五大常规 剖宫产术 阴道产
  • 简介:摘要对我院2010年度第一季度的护理病历中入院护理评估单随机抽样297份进行调查,发现护士在入院评估完成时间、入院评估资料完整性、阳性资料准确性、评估方法、规范性和质量控制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讨论结果通过培训护士、规范护理体检程序、加强环节质量监控和适当改进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提高护理入院评估质量,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unro评估量表早期识别手术患者中易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术前访视评估斯卡特触发点,达到2个“是”即用Munro评估量表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评估,筛出高危患者,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使用Munro评估量表,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压疮高危患者的识别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注和警惕意识,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Munro评估量表为手术患者提供了连续、动态的评估和围术期护理的系统性、完整性,能及时有效发现高危患者,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Munro评估量表 术中压疮 风险评估 预防
  • 简介:摘要在意识障碍下,晕厥属于常见症状,是指患者在脑缺血情形下,出现的自限性短暂性意识丧失现象,在院前急救中,晕厥比较常见,在内科临床中,由于对晕厥进行诊断时,探寻病因难度较大,再加上涉及方面比较多,因此,具有较高误诊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基于晕厥的病因分类,分别从现行判断、危险性评估及院前急救原则三个方面,对晕厥症状予以探讨。

  • 标签: 晕厥 现场判断 危险性评估 院前急救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方面的价值,为肝硬化疾病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科室收集到的2016年1-10月收治住院治疗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所有实验对象均安排生化检验(总胆红素——TBL、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汁酸——TBA、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谷氨酰转肽酶——γ-GT)。结果两组实验研究人员各项实验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CHE、ALB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其余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查能够早期确诊患者肝硬化疾病情况,为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数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健康人群 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