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高压治疗能改善组织缺氧,促进溃疡愈合,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新途径。本文观察在高海拔地区高压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6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治疗与20例糖尿病足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依据Wenger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高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高压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组织缺氧状态,有效改善糖尿病足的血液循环,促进糖尿病足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压氧 高海拔地区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传统的熊去胆酸进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臌胀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5%;对照组29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结论临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采用中药臌胀片联合熊去胆酸效果显著,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原发性胆汁肝硬化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变应性喉炎与常规给药途径的比较。方法50例变应性喉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地塞米松5mg加特布他林0.25mg,生理盐水混合液15mL雾化吸入,每天1次,每次30分钟,连续7天;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静脉点滴使用5mg地塞米松加0.25mg特布他林,每天1次,连续7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给药临床疗效满意,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特布他林 氧雾化吸入 变应性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高压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49/5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7%(40/54),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压氧综合治疗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胎儿血饱和度的影响,为后期进一步临床推广提供支持。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足月待产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照组按正常分娩进程观察并处理,不使用任何药物进行镇痛。活跃期对胎儿血饱和度进行严密监测,详细记录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胎儿血饱和度值,并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第一产程胎儿血饱和度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3.22±4.72)%、(51.76±5.28)%,第二产程分别为(53.22±4.72)%、(51.76±5.28)%,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两组胎儿血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全程胎儿血饱和度影响不明显,此种镇痛分娩方式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 标签: 分娩镇痛 可行走式 胎儿血氧饱和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高压(HBO)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人工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对HBO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HB0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至2016年3月,共整理了国内外18个己完成的RCT,其中6个(共包括516例患者)有关HBO的4个RCT和1个CCT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HBO治疗的早期的病死率、副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HBO是一种有效、发展前景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但目前关于RCT存在样本量较小、质量普遍较低的现象,尚不能对HBO的疗效做出准确结论。确切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要通过更多的设计、大样本RCT、严格的RCTs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缺血,脑卒中 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组82例直接给予高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压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

  • 标签: 高压氧 更年期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外伤实行高压疗法期间给予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处置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6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126个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3人。对全部患者均实施神经外科系统化治疗,并给予高压治疗,两组高压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根据患者高压治疗前后的流程给予单纯宣教和引导。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的高压围治疗前及治疗全程给予整体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治疗前NIHSS及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显著好转(P<0.05),护理组其NIHSS及BI评分改善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实行高压疗法期间给予整体护理模式可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助于保障高压治疗的妥善进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高压氧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高压治疗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是否给予高压治疗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高压治疗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0个疗程后61例个体患者病情好转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高压治疗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高压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术联合三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频热凝术联合三消融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7天、3个月、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7天的有效率达94%,术后1个月的有效率86%,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84%,且无任何手术后遗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射频热凝术联合三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难度不增加,两项技术互相取长补短,使临床适应症大大放宽,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微创介入技术。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热凝术 三氧消融术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新生儿在围产期缺氧窒息所致的脑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或新生儿期以后小儿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及智能发育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脑组织可以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破坏大量的神经细胞,高压可阻断因缺氧而产生的自由基的途径,阻止自由基对神经系统的破坏,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系统结构的目的,近年来,我院儿科对住院确诊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高压(HBO)辅助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对高压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16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探求高压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和护理措施,以促进患儿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新生儿HIE 高压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5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结果5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呼吸衰竭得到纠正。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疗可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也可应用于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序贯治疗。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VP患者8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占据41例,单纯采取美多芭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占据41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ebst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采取高压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高压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早期高压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40例(2014年5月—2016年10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于脑外伤31~60天内接受高压治疗)和研究组各20例(于脑外伤3~30天内接受高压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和ADL(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GCS、ADL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高压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熊去胆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熊去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GGT水平以及治疗后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GG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GG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熊去胆酸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GGT水平,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其机体HBV-DNA转阴和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乙型肝炎肝硬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血饱和度(SPO2)监测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95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应用SPO2监测指导临床救治和护理的工作经验。结果SPO2监测可及时发现组织缺氧并指导合理疗;SPO2监测有助于指导吸痰的时机及持续时间;SPO2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结论SPO2监测能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的救治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监测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熊去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11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1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熊去胆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取多烯磷脂胆碱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LT水平、y-GT水平、AST水平、TG水平、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有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取熊去胆酸进行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和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治疗安全性,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压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高压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不良情况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血区急性期脑梗塞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收治的大脑中动脉血区急性期脑梗塞病例74例,观察责任血管中动脉在FLAIR序列上高信号血管征的显示率,并与中动脉血区DWI序列上病变的部位、范围进行对比。结果74例大脑中动脉血区急期期脑梗塞患者中,DWI序列上高信号病变长径或长径之和≥3cm的病例48例,FLAIR序列上高信号血管征的显示的37例(77%),未显示的11例(占23%);DWI序列基底节区高信号病变≤3cm的病例10例,FLAIR序列上高信号血管征未显示的10例(100%),DWI序列额叶、和(或)顶叶单个病变数≤1.5cm,或≤2个病变,且二者之和≤3.0cm为高信号的病例15例,FLAIR序列上高信号血管征未显示的10例(100%),1例FLAIR序列上高信号血管征的显示,但DWI序列上未显示高信号病,间隔6天后复查,DWI序列上为大脑中动脉血区大面积脑梗塞,同时FLAIR序列上显示高信号血管征。结论大脑中动脉血区急性期脑梗塞,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塞,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显示率与DWI序列病变的显示相关性较高,甚至提前于DWI序列上病灶的显示,对大面积超急性期脑梗塞有预警价值。

  • 标签: MCA 急性脑梗死 高信号血管征 FLAIR成像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