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对儿童腹型荨麻疹的认识,通过复习荨麻疹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的体会,进行了有关介绍。只要提高了对本症的认识,就可以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腹型 荨麻疹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轮状病毒导致肠道外感染的相关临床表现。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儿童轮状病毒导致肠道外感染患者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儿童出现轮状病毒症状时,因轮状病毒感染而导致呼吸系统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有23例,有46例患者合并出现闭塞流涕以及咳嗽等表现,表现为急性喉炎的有2例患者,表现为支气管炎的有13例患者,毛细血管炎的有7例患者,出现肺炎现象的患者有4例,神经系统出现抽搐现象的有5例,其中3例患者伴有皮疹现象。本组患者中接受心肌酶谱检查的有40例,其中表现为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有34例。本组患者中接受肝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有13例患者,表现为谷草转氨酶偏高的有23例。患者X射线胸片检查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的有19例,表现为双肺斑片影或者点片影的有5例。患者心电图检查表现为窦性心律过速的有23例,表现为T波改变的有5例。有6例患者接受脑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中有3例患者显示异常。结论轮状病毒的出现可能导致儿童肠道外发生感染,从而导致呼吸系统、心肌损害以及肝脏损害等症状,而病毒血症可能是造成轮状病毒出现多途径损害的主要途径。

  • 标签: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牙颌畸形早期治疗的效果以及早期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进行的牙科检查的儿童4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儿童牙颌畸形的发生率以及牙齿畸形的种类,观察早期治疗的效果,总结预防方法。结果此次随机选择的400例研究对象中有45例(11.25%)的儿童出现牙颌畸形,其中有12例(26.67%)前牙反牙合,有10例(22.22%)为前牙拥挤,有6例(13.33%)为开牙合,有4例(8.89%)为牙间隙宽,有5例(11.11%)为深覆牙合,有8例(17.78%)为下颌后缩;治疗后患者的磨牙移位、切牙凸距离减小量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此次研究显示有10%左右的儿童会出现牙颌畸形,因此应加大预防的力度,对儿童牙颌畸形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儿童牙颌畸形 预防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幼儿园儿童体检的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儿童体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法收集南京市雨花台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对南京市雨花台区所有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的资料,分析儿童体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结果2010-2014年间共有6814例儿童接受体检,其中患病儿童为1804例,占比例的26.5%,其余73.5%的儿童为健康儿童。在调查中发现所有疾病种类中肥胖、上呼吸道感染、龋齿发病率最高。结论肥胖、龋齿、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幼儿园要做好院内卫生,并要帮助儿童做好个人卫生,安排健康食谱,帮助患儿健康成长。

  • 标签: 幼儿园 体检 营养膳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手足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儿童手足口病患儿5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可能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各类因素进行但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饭前未洗手、早产、体质弱、外来人口、居住环境卫生差、通风条件差、有接触患病人群、家长疾病知识认知度低等与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2)多因素分析法显示早产、体质弱、居住环境卫生差、有接触患病人群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早产、体质弱、居住环境卫生差、有接触患病人群四个因素是导致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临床在对于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的过程中,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服务对儿童早期保健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对本州92例婴幼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保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其中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保健,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进行健康服务,对两组儿童保健后智力、体质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服务后,观察组儿童的PDI为(105.64±10.78),MDI为(109.25±12.47),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明显较优,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进行健康服务对于儿童智力及体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可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健康服务 早期保健 智力 体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进行临床分析,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更好的资料。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在2013年2月到7月期间内的60例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60例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60例儿童患者中,有34例儿童患有轻度贫血,15例儿童患有中度贫血,有11例儿童患有重度贫血。其中0.5岁(6个月)到1岁的儿童有28例,1岁到2岁贫血儿童患者有13例,2到3岁的儿童患者有17例。并对所有的患儿都展开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儿童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情况、贫血状况以及病史等进行调查,最后将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与儿童的病因以及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析1。结论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应该要加强对儿童饮食的指导,并且要定期的做好检查工作,从而做好贫血的预防工作。

  • 标签: 儿童 缺铁性贫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痛、头晕症状与儿童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50例主诉头痛或头晕的患儿行鼻窦冠状CT扫描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正常鼻窦8例,鼻窦炎42例(11例为单侧,31例为双侧,14例合并积液),其中上颌窦炎12例,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6例,全鼻窦炎24例。全部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儿童鼻窦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是造成儿童鼻窦炎易伴发头痛或头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反复头痛或者头晕的儿童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行鼻窦冠状CT扫描,以便及早发现鼻窦炎。儿童鼻窦炎用药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大于成人,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 标签: 儿童 鼻窦炎 头痛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进行分析,探讨目前社区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社区2003年10月至2010年9月出生的1933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普通医疗保健、健康咨询服务,开展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调研,建立4-2-1卡进行系统化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儿童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对高危儿、出生缺陷儿进行专项管理和综合干预。结果辖区内2003年10月至2010年9月出生儿童的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辖区内0-6岁儿童建卡率已为100%,母乳喂养率已达90.2%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5%以上。对轻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结论应加强完善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系统化,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 标签: 社区 儿童 保健 系统管理 母乳喂养 高危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诸城市儿童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含量情况。方法采集儿童手指末梢全血,使用北京博晖BH5100S1全血多元素分析仪检测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含量,把这些儿童按年龄分为0~1岁、>1~3岁、>3~5岁、>5~10岁4个年龄组。并分析微量元素水平与儿童年龄的关系。结果不同的年龄组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缺锌者占47.4%,缺铁者占44.8%,缺钙者占9.8%,缺铜者占8.7%,缺镁者占0.9%。0~1岁组缺锌和铁者明显高于其他组,>5~10岁组缺钙明显。结论诸城市儿童末梢全血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普遍存在,提示我们要重视儿童的健康体检,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做到科学合理饮食。

  • 标签: 儿童 微量元素 末梢全血
  • 简介:摘要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儿童内分泌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但由于儿童甲亢大多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通过对该例患儿的误诊原因分析,旨在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本病的误诊误治。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儿童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43例儿童失神癫痫发作的脑电图分析,探讨脑电图在儿童失神癫痫发作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国产世珈MARSⅢ型脑电图仪,对失神癫痫发作的儿童进行检查。结果正常2例,异常41例,异常率95%。结论脑电图检查对儿童失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癫痫 失神发作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儿童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PICU收治的76例儿童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机械通气护理,统计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和PICU治疗时间,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和PICU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死亡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7.8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U儿童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积极采取个体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重症监护室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荆州城区的0~6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氰化高铁法对3011名6个月~6岁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011名儿童中,不同性别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和集、散居儿童中贫血的患病率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应加强对6个月以后的小婴儿的贫血的防治工作,以减少贫血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集上报的21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以4~10岁患儿ADR发生率最高为44.3%;男女比例10.60;按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滴注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83.8%;按药物剂型分类,粉针剂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69.5%;联合用药ADR发生率为16.7%;按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引起ADR的发生率最高为75.2%;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91.4%;经对可疑药物停药并对症用药治疗,210例ADR患儿中,治愈180例(85.7%),好转30例(14.3%),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动力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异常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疑ADR患儿,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童 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次选择共选择38例13岁以下疑诊为睾丸扭转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4例患者在探查病理中确诊为睾丸扭转,且均为鞘膜内型,术中可见患者的睾丸系膜交叉,32例患者绕精索旋转180°~720°,2例患者绕与精索垂直的轴线旋转18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达89.5%。急性附睾炎和急性睾丸炎均有1例。18例睾丸复位固定性鞘膜翻转术,14例患者的扭转时间在12h以上,术中可见睾丸坏死,4例因患者家属反对进行固定,经6~20个月的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可见,性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法复位不可靠,一旦怀疑时睾丸扭转,就应该及时展开手术探查。

  • 标签: 儿童睾丸扭转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比成年人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由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少,临床数据缺乏,导致我国儿童用药缺少可靠的依据,我国儿童存在“无药可用”和“用药不当”等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儿童用药不良反应高发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为儿童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用药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扑动患儿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5月在南京儿童医院住院期间心电图诊断为心房扑动的33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3例房扑患儿中有26例患先天性心脏病(78%),其中有ASD的14例,卵圆孔未闭6例,且年龄在0~6个月的占了70%。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是发生心房扑动的基础,心肌炎、支气管肺炎是心房扑动的诱因,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标签: 儿童心房扑动 心电图 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