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外周途径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CVC)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例应用PICC建立长期输液通道(PICC组),100例应用CVC置管(CVC组)。对二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PICC组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CV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VC置管相比,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在临床上部分治疗可取代CVC并达到与其相同的治疗目的,在日常护理中应加强规范操作,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PICC CVC 并发症 预防 护理A comparative study of PICC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VC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complicatio
  • 简介: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DNAmicroarray),是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DNA分析技术.

  • 标签: 基因芯片 探针 DNA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舒缓疗护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肿瘤患者开展舒缓疗护治疗,并进行疼痛评分(NR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比入院前以及入院1月后的评分情况,研究分析舒缓疗护的服务效益。结果:晚期肿瘤患者经过舒缓疗护治疗后,患者入院1月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入院前的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入院前的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晚期肿瘤 舒缓疗护 疼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眼眶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眼眶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A组(外侧开眶术组)和B组(内外侧联合开眶术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肿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随着随访时间推移,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均可提高眼眶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结合患者自身疾病类型选取手术方式。

  • 标签: []眼眶肿瘤 外侧开眶术 内外侧联合开眶术 生活质量 视力评分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对胃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纳入病理证实胃癌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复方阿胶浆,每天2次,每次40ml,连续服用一个化疗周期,通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KPS评分,观察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1天、化疗后第7天及第二周期化疗前1天患者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与生存质量。结果化疗后第1天,2组白细胞计数及K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7天及第二周期化疗前1天,2组白细胞计数及KP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可以减少胃癌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白细胞减少的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复方阿胶浆 化疗 外周血象 生存质量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术前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TE)方案、TE加环磷酰胺(TEC)方案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方案(CEF)方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3年收治II到III期乳腺癌患者429例,分别术前接受辅助化疗TE方案(n=102)、TEC方案(n=109)、CEF方案(n=116)以及不接受术前辅助化疗(n=102),四组术前化疗周期为2-4周。结果SSI发生率,TE方案为29.4%(35/102),TEC方案为27.5%(30/109),CEF方案为31.0%(36/116),三套术前化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器官腔隙感染发生率,三套方案均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接受术前化疗的SSI发生率为30.9%(101/327),与对照组8.8%(9/105)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主要感染差异源自浅表切口感染,主要原因与化疗导致的骨髓移植有关。新辅助化疗后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及对照组,CD4+/CD8+则明显低于化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讨论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化疗会大大增加SSI风险,而TE、TEC及CEF化疗方案SSI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乳腺癌 术前化疗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化疗后中医药巩固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疗效评价、疾病进展时间(TimetoProgression,TTP)、1年生存率、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结果:持续化疗4周期有效率(CR+PR+SD)84.9%;化疗2周期后加中医巩固治疗2周期有效率(CR+PR+SD)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剔除2周期化疗肿瘤进展(PD)患者,持续化疗组中位TTP5.0个月,中医巩固治疗组中位TTP4.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持续化疗组1年生存率57.5%,中医巩固治疗组为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52)。化疗组中位OS17个月,中医巩固治疗组1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结论:对于前期化疗疗效稳定的晚期NSCLC患者,中医药在维持瘤体大小、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疗效不劣于继续化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中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血新液雾化吸入用于放化疗引起的口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接受放化疗后出现2~4级口腔炎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分别用瑞血新液漱口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病人口腔粘膜炎的病程、疼痛缓解及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口腔粘膜愈合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口腔炎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结论瑞血新液雾化吸入对放化疗所致口腔炎的疗效明显优于瑞血新液漱口。

  • 标签: 瑞血新雾化吸入 口腔炎
  • 简介: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是一组异质性的造血系统肿瘤。其特征是造血干/祖细胞大量恶性克隆性增生并广泛浸润,破坏全身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导致临床贫血、出血、感染和器官衰竭等征象[1]。祖国医学虽无急性白血病这个名词,但对本病的发热、出血、贫血、浸润等临床表现却早有论述。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血冲剂 联合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