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9个专科门诊中,有4个科室进行品管圈活动,有5个科室进行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共有护士100名,品管圈组50名护士,常规护理组50名护士,并对活动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品管圈组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予以对比。结果活动实施后品管圈组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且比常规护理组活动实施后的满意度高(P<0.05);品管圈组护士活动实施后的护理手法运用、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均比实施前高(P<0.05)。结论门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护士综合素质。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神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自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入患者128例,随机分组,A组常规护理,B组施行早期神经康复护理,比较两者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结果A组CSS评分和NIHSS评分高于B组,B组ADL和FIM得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神经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予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护理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苏州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方法分析《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数据。结果2016年苏州市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为100%、及时报告率为99.99%、有效证件号完整率为98.67%、及时审核率为100%、重卡率为0%,综合率为99.73%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结论苏州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较好,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建议各医疗机构、疾控部门共同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各个环节的管理,稳步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网络直报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及依从性的干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采用住院号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32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肺结核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结核护理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提升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院内急诊室就诊的11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沟通模式,对比两组的患者护理有效性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护理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 标签: CICARE沟通模式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老年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60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满意度8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合格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卧床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基础护理合格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卧床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慢阻肺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的患者数均为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治疗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在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的花费得到节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阻肺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提升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66例宫颈癌患者,根据自愿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33例)和常规组(33例)两组。常规组主要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根据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身体功能、情感功能、生活状态等五项指标与常规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帮助宫颈癌患者纠正心理状态,提升身体机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宫颈癌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在临床护理干预下的心理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生存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的SAS分值(51.23±5.25)分、SDS分值(53.22±6.40)分均高于观察组的SAS分值(35.28±5.11)分、SDS分值(37.45±6.35)分,但生存质量评分躯体功能(60.12±5.25)分、社会功能(65.22±5.13)分、心理功能(73.33±4.38)分、物质功能(68.42±4.10)分则低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躯体功能(79.33±10.20)分、社会功能(82.40±5.12)分、心理功能(84.28±5.21)分、物质功能(80.43±4.16)分,其对比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应用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肺结核 心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研究产后访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小组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ICU病房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ICU护理小组责任制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类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危重患者实施ICU护理小组责任制护理可有效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ICU护理小组 危重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我院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出院患者11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延续组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两组患者连续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的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延续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比常规组,均呈现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延续组患者遵医总依从率为94.92%,较比常规组患者的83.05%,具有较高的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利于患者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护理 延续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确诊为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以及物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脑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实施有效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检查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注重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并针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患者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42%,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势显著。结论在临床医学检查的过程中,对重要环节实施质量控制具有关键性作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为患者的病情负责。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患者满意度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17,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和实验组(n=17,实施改善基础护理服务),对2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1%,其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4.7%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护理 基础护理服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活质量。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疗养院两种班次的护士进行调查,共90人,均为女性;其中白班护士45人,倒班护士45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进行测评。结果倒班护士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较低,需要引起关注。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形成一定规格供中医配方使用的制品,它的质量好坏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的概况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和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 标签: 中药饮片 质量 存在问题 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收治的80名患者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与治疗措施,对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护理与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相关方面的临床指标对比结果:治疗组在神经以及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脑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中心接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优质护理。经统计学比较分析两组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试验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运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生活质量 高血压 老年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形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护理,重点内容包括疾病知识的宣教、心理干预及生活习惯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晓率、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及1年内再入院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及1年内再入院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