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由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抚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消夏避暑辽宁行"全省夏季旅游启动仪式暨2017中国(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盛大启幕。

  • 标签: 国际旅游节 抚顺 风情 满族 中国 市人民政府
  • 简介:<正>“东亚社会变化与国际环境”共同研究计划是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主持并于1989年开始实施的学术活动。它旨在通过文献史料的研究,搞清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东亚社会变化与外部世界曾经有过何种有机的联系的问题。该计划拟每年召开两次学术讨论会,每次讨论将安排不同的议题,并邀请外宾出席会议。其成果将依次发表于《东亚史研究丛刊》和史料集《东亚史资料丛刊》。

  • 标签: 东亚社会 内蒙古 国际环境 非语言文化 文献史料 学术讨论会
  • 简介:2017年5月18日,由广东省文化厅、梅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省文物局、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客家博物馆承办,广东省博物馆(省流动博物馆)、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协办的“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中国客家博物馆举行。粤港澳三地90多家文博单位共500多位代表参加了主会场活动。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广东省 主会场 市人民政府 新闻出版局 博物馆协会
  • 简介:作为甲午中日议和的首度谈判,广岛谈判因日方宣称中方使节"全权不足"而破裂,令清政府陷入了相当被动的局面。参考国际法著作可以发现,广岛谈判时中方的全权证书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与国际惯例不符。其表层原因在于清朝官员不熟悉国际法,深层原因在于清廷高层不愿放权。当时的局势,则让日方抓住"全权"问题不放,刻意促成谈判破裂,这与十年前的天津谈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标签: 甲午战争 议和 广岛谈判 全权证书 国书
  • 简介:21世纪被公认为知识经济世纪。作为世纪经济新增长点的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在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作用下已呈现出产业结构服务经济化、贸易结构的技术知识密集化、贸易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化、贸易政策的进一步自由化以及贸易地区分布的不平衡化等新趋势。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服务贸易的新趋势,充分挖掘我国服务贸易潜力,培育我国服务贸易的新增长点,必须采取新的对策。

  • 标签: 知识经济 国际服务贸易 发展趋势
  • 简介:本文通过对汉喃研究院收藏相关经卷的研究,探讨中国民众宗教传播到越南的可能途径以及越南本土对这些经卷的传写和刊刻及编译。汉喃收藏民间宗教经卷包括中国的先天道经卷,以及越南编译改写的弥勒救世的民间经卷。前者应当与福建、广东侨民中先天道有关,而后者则超越了华侨的圈子,经过越南本土宗教家的改造利用,参与和推动了当地的社会改良和民族主义运动,是研究殖民统治下的越南下层知识分子和宗教家在社会文化方面艰难探索的重要文献。

  • 标签: 汉喃研究院 经卷 民众宗教 越南本土化 先天道
  • 简介:移民向来是文化传播最活跃的主体。清至近代闽粤汉族向广西三江地区的移民,是为新生计的自主移民,他们与当地文化发生联系,导致了各族群文化的变迁,并重新整合了地方文化。本文以富禄为例,利用访谈、碑刻和文献资料,着重考察近代以来都柳江流域的汉族移民和会馆活动,以及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嵌入与融合的过程。最后讨论多民族文化融合中的民族边界与地方文化生成的问题。

  • 标签: 汉族移民 文化传播 文化融合 地方文化 富禄
  • 简介:当代博物馆的价值传播是为了让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但这个传播必须以美学为引导方能事半功倍.当代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理念就是如何在确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美学创新形式让价值传播最大化.本文以自己的设计实例来证实当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价值传播与美学引导理念.

  • 标签: 陈列设计 价值观 传播 美学
  • 简介:基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国内比较优势指标、显示性指标、解释性指标和实体性指标四个方面提出了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青藏高原
  • 简介:<正>《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在众多的国际关系史的著述之中,确实是一部艰辛的开拓之作。这部书稿所以是艰辛的开拓之作是从两层意义上讲的。我们知道自从本世纪始中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中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外国人的著作为兰本编译的。这部书稿不同,它是以立足于中国的视角,不将中国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被动客体、只叙述各资本——帝国主义强国的国际外交活动对中国的作用,而是研究阐明中国外交政策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注意东北亚国际政治形势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总之,这是一部中国的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这是第一层意义。我们还知道国际关系史研究向来是以西欧为

  • 标签: 国际政治关系 东北亚 国际关系史 近代东北 远东国际关系 中国东北地区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广西大学、广东省汕头史学会、云南大学八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第三届国际汉民族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1日至4日在云南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82人,分别来自国内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有的专家指出,民族精神具有意识整体性、文化认同性、相对稳定性、强大凝聚性和长期延续性,汉民族的民族精神归根结底是四个字:自强不息。有的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汉民族心理的显著变化为:1、价值观的历史性转变——从小农经济局限下个性心理常态转变,悟出个人在国家、社会与民族中的地位及所能作出的贡献。2、消费心理显著换位——从但求温饱、知足常乐转到一种不断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高水平的不满足感,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汉民族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民族精神 民族研究 中心议题
  • 简介:2001年6月28日上午,'唐宋的佛教与社会——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教授作了主题报告。这次研讨会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美国西北大学美术史系、中国敦煌研究院合作举办的。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荣新江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胡素馨(SarahE.Fraser)教授主持。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港台地区和大陆兄弟院校的近四十位学术界同仁,参加了这一盛会。其中包括日本创价大学的

  • 标签: 中国古代史研究 敦煌研究院 著名考古学家 荣新江 创价大学 学术界同仁
  • 简介: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其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文件的梳理,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历史性纪念物的修复保护到城市景观和遗址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建筑遗产的保护到历史地区、历史园林、历史城镇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考古遗产的保护到乡土建筑遗产、产业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从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到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过程,反映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内涵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虽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作为主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国际理念,对我国仍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文件 理念
  • 简介:<正>荷兰籍国际法学者米凯尔·范瓦尔特·范普拉赫,写了一本关于西藏历史及其法律地位的书——《西藏的地位》(1987年美国卡罗拉多州西方评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和西方肆意诬蔑中国,标榜研究所谓的“西藏的地位”,顽固坚持“西藏是个独立国家”的反华书相比,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是,《西藏的地位》一书在西方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作者是一位自命不凡的国际法学者,为所谓的“西藏自古独立论”寻找了法理依据,给“西藏独立论”旧货包换了一个新包装,招摇过市,而且因为作者是政治流

  • 标签: 西藏代表 国际法学 达赖喇嘛 西藏独立 主权国家 罗马教皇
  • 简介:<正>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山东大学主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7日至11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国内各省市和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南朝鲜的130余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现将有关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义和团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史学会 义和拳 综述
  • 简介:2011年2月25—27日,以“希腊化时期的宫廷”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古典、历史与考古学院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比利时、希腊、法国、荷兰、德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的22名相关学者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广泛探讨了与希腊化时代历史相关的文化、考古、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前沿课题。

  • 标签: 希腊化时代 国际学术会议 爱丁堡大学 学术研讨会议 英国 宫廷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定于2010年6月24日至28日,在厦门联合召开“明史在中国史上的地位”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的学者和台湾学者,以及日本、韩国等海外学者将与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厦门大学 中国史 明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对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民族主义浪潮使世界地缘政治版图进一步碎片化;导致的恐怖主义,构成当代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个重点;民族主义的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对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生存状况和合法权益重视与保护。展望未来,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的排外主义浪潮、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经济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这三个发展方向将引人关注。

  • 标签: 民族主义 全球化 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