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评价理论分为态度、介入、级差三个系统。它是研究语篇中词汇语法框架所体现出的人际意义的理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语言简练、内容深刻,体现了人们对待同一事情的不同态度和思想道德水准。用评价理论对《白象似的群山》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小说语篇资源的深层次解读,展现小说中人物间的人际意义。更多还原

  • 标签: 评价理论 《白象似的群山》 人际意义
  • 简介:王晓明先生曾将鲁迅小说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像《药》和《阿Q正传》那样刻画形形色色的病态灵魂,从而汇聚成“改造国民性”的启蒙呐喊的小说;另一类则是如同《孤独者》《伤逝》等清晰地展现鲁迅通过自我描述和自我解剖来把握自己的艰难的内心历

  • 标签: 《孤独者》 小说 鲁迅 民族精神 人性精神
  • 简介:诗歌是诗人书写自我生命的疆域,同时又消解传统权力政治疆域的某种独具特色的生命建构,就是其自性张扬和他性约束中的某种因缘牵系和力量平衡。①而突破传统的性别政治叙事,重建女性内在的自我,就成为安琪诗歌所指向的独特的缘域世界。在《极地之境》的《自序》中,安琪写道:“我冷静梳理了自己写作至今的点滴,得出一个结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写作者”“一个女性主义者必定是先锋精神的追求者”。②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安琪的诗歌不再是某种单纯灵感或感性体悟的瞬间抓取,而是有着一种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中的自由选择及其责任承担。去选择,并承担你的责任,就是安琪诗歌所在意的。因此,安琪的诗歌或诗学思想就具有一种新时代的女性主义者所独具的伦理品格与实践勇气,就是在从古典知识型时代向现代知识型时代转向中的女性主义的文学缘域世界的呈现和展开。

  • 标签: 女性主义者 性别自觉 女诗人 安琪 自我认同 母国
  • 简介:安格斯·威尔逊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最有名的作家”。他的创作视野宽广,角度多样,对社会的观察深邃透彻,对处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尤为关注。短篇故事《小同伴》以老姑娘阿克赖特小姐的怪病为主线,写出了英国中产阶级“剩女”们被道德力量教化后的压抑和悲哀,揭示了束缚人性的道德实践对人的戕害,剥除了掩盖在宁静的英国乡村生活表面的虚伪假饰。威尔逊的作品对战后英国文坛的复苏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安格斯·威尔逊《小同伴》边缘人物 性压抑
  • 简介:本文从后现代关于主体构成性的理论出发,研究保罗·奥斯特小说《纽约三部曲》的主人公生活境遇发生改变时,“自我”如何在与他者相遇的过程中发生新的变化,主体性与身份认同又是如何在新的生存处境中进行新的建构。论文分析了奥斯特小说与后现代理论的契合之处,指出主体的建构和消解以语言为中介,在自我与他者的相互凝视中处于一个开放的、永无休止的互动过程。

  • 标签: 保罗·奥斯特 《纽约三部曲》 主体性
  • 简介: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有“病态”与“颓废”的特征,但其中曲折地表达了一种自我扩张与个性自由的理想,这集中地表现在代表作家诺瓦利斯与霍夫曼的创作中。“死亡诗人”诺瓦利斯的创作通过歌颂“黑夜”与“死亡”去感悟生命,表达对生命的执着,其间隐藏着一个力图扩张的自我。霍夫曼的创作借离奇怪诞的情节与人物展示了人的双重自我与心理张力。诺瓦利斯、霍夫曼等德国浪漫派作家关注人的自我,说明了他们对人自身的关注,对人的感性世界、深层心理的关注,表现出了在人文取向上与启蒙文学的明显分野。

  • 标签: 德国浪漫主义 颓废 自我 诺瓦利斯 霍夫曼
  • 简介: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异国女性形象书写经历了从“西方主体化”到“东方主体化”再到以“主体间性”视域来观照异国女性的过程。这些形态各异的异国女性形象,既呈现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对异国文化和异国女性的社会集体想象,又传达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性别经验与个人体验。她们是中国现代知识女性建构身份、确立自我认同的重要路径。

  • 标签: 现代女作家 异国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 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具有非常大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价值也在被重新评估。从根本上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充满排斥性元素的封闭而狭隘的文本,已不再适合21世纪的中学生阅读。

  • 标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封闭性 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