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冷战时期苏联建造的核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已经达到或超过服役期,处理数以百计的退役核潜艇对俄罗斯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开展国际合作是俄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条件。美国和日本在该问题上的对俄合作表现比较突出,对俄援助活动异同相伴,虽有变化但合作仍为主要趋势。

  • 标签: 美日 俄太平洋舰队 退役核潜艇 核废料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增强的今天,移民活动的状况或本质正越来越表现为流动性而非定居性。移民的流动性,是“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国际政治思潮的反映,是全球化发展所产生的一种“跨国逃避”趋势,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不平衡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移民流动性的探讨,揭示中印两国海外移民的流动性对两国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所共同具有的有益影响,以及中印两国因其海外移民流动性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不同处境。

  • 标签: 海外移民 流动性 国际关系 中国 印度
  • 简介:在成为中国和东南亚相关国家的争端之前,南海争议就已存在很长时间。二战后,中国大陆、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相继对南海提出主权诉求,争端发展掀开新篇章。本文认为,在苏哈托的铁腕统治下,印尼与南海相关的利益经历了从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向维持国内稳定转变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因为受到中国版图涵盖部分印尼水域的威胁,后来的转变原因则是印尼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深化。抛开与中国半心半意的复交,印尼试图为争端各方建立一个双轨对话平台,该平台后来证实是有所裨益的.苏西洛时期,印尼逐渐从被动角色变成了主动的中立协调者,推动了争端解决进程。本研究指出,印尼在南海争端中的作用受到意识形态和历史双重因素的限制。长期的意识形态局限决定了印尼在争端中的优先利益选项,而外交政策是追求这种利益目标的实用途径。印尼与中国的过往关系也影响了印尼,使后者的立场随双方关系起伏变化。此外,在东盟并不明朗的一体化进程中,印尼独自承担着中立协调者的任务。

  • 标签: 南海 争端 印尼 中国 东盟
  • 简介:迄今为止,日本企业对亚洲直接投资的头两个国家是中国和泰国。但是,近年日本企业不断加大对越南的投资力度。越南将成为继中国和泰国之后,日本企业在亚洲直接投资的最热对象国。本文结合中国、泰国的投资环境,探讨日本企业选择越南投资的原因,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日本企业 越南 中国 泰国 投资环境
  • 简介: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存在六个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气质/女性气质、权利差距、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短期取向、纵容/自制.根据上述维度的视角来分析中俄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对双方文化的进一步理解.但是,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并不完善,有一定局限性.

  • 标签: 霍夫斯泰德 文化 中国 俄罗斯
  • 简介:双边关系是国际关系中国家行为体互动的主要行为模式,存有领土主权争端的双边关系可以特指为瑕疵双边关系。根据逻辑演进方向的不同和学理论证的偏好差异,瑕疵双边关系有两种不同的分析进路,一是以"瑕疵"为导向,关系瑕疵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状态的排列组合构成了瑕疵指数体系,瑕疵指数决定瑕疵水平和瑕疵关系状态;二是以"双边关系"为导向,双边关系行为体的内外资源构成情境结构,情境结构决定关系样式和瑕疵关系变迁。通过比较分析,探视瑕疵双边关系差异性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厘清国家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的行为逻辑,把握国家对外政策的演变规律。南海争端下的中菲双边关系与中马双边关系因各自不同的关系瑕疵指数和关系情境结构,在共同存有海洋领土主权纠纷的前提下,表现出了不同的双边关系逻辑和模式。

  • 标签: 瑕疵双边关系 瑕疵指数 情境结构 南海争端 中菲关系和中马关系
  • 简介:前言近年来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的加强在经济方面尤为显著。2001年中国与东盟同意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并于3年后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有了大幅增加。贸易额从2003年的600亿美元骤增至2008年的1970亿美元(增加228%),

  • 标签: 中国与东盟 军事合作 东南亚 权力转移 自由贸易协定 平衡
  • 简介:2016年1月28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内闭幕,这是越南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时光荏苒,越南共产党从"六大"开始进行革新开放至今已有30年。毗邻越南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38年。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共产党执政,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都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先后进行改革开放和革新开放。

  • 标签: 革新开放 越南共产党 社会主义运动 时光荏苒 社会主义道路 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本文选取《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和《亚太评论》三份学术期刊,根据东南亚问题研究论文的载文量、内容(国别与主题)和作者三个指标,对这三份刊物2000-2005年的载文进行了统计、对比与分析,并由此管窥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成就、视角与问题。

  • 标签: 东南亚研究 《东南亚研究》 《南洋问题研究》 《亚太评论》
  • 简介:同样是执政联盟失去2/3多数国会议席的优势,但2008年3月8日大选后,马来西亚却没有像1969年大选那样爆发种族暴力冲突。本文以比较的视野,在回顾1969年"513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维持局势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原因。"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朝野斗争非常激烈,政治发展充满不确定因素。

  • 标签: 马来西亚 “513事件” “308政治海啸” 政治
  • 简介:美国在菲律宾殖民统治时期的经济政策对菲律宾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深刻影响。但从国际比较视角看,美国在菲律宾殖民统治时期的经济政策呈现出旧殖民性的特点,而不是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的新殖民主义,主要表现:失败的土地改革,保守的贸易政策,有限的工业化。

  • 标签: 美国 菲律宾 经济政策
  • 简介:华南城市经济巨人呼之欲出──广州市经济发展与其他城市比较的观察思考杨春南,梁军由于在80年代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入90年代后又连续40个月保持了国内生产总值20%的增长速度,广州在我国各大城市中所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已形成超越天津,紧追北京的发展态势。...

  • 标签: 广州市 城市经济 经济发展 城市比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总产值
  • 简介: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校友会、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及南洋客属总会协办的“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15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大楼圆满举行。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族群关系 区域比较 研讨会综述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华人
  • 简介:族性是影响多民族国家安全及其族际政治走向的关键变量。它既能促进族际政治整合、维护国家安全、有助于民族国家建构,也能导致族际政治冲突、危及国家安全、阻碍民族国家建构。以"族性"为分析视角,通过对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历程的梳理及其族际政治问题的比较,其共性特征包括:族际政治问题的分析单位是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虽然发生在现实中的多民族国家,却往往带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政治与文化边界的重叠是族际政治问题产生的逻辑起点;国内不同民族群体无法得到平等公正对待是导致族际政治问题的核心因素;军事专政和腐败会增加族际政治问题的风险和国家安全的不确定性。解决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一个在历史上和观念中都不曾存在的国家民族能够超越族性分界而被成功建构。结合两国国情提出应对策略:寻找重叠共识,建构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国族共同体;借鉴差异政治和差别公民权利思想,探寻积极回应不同民族群体正当利益诉求、实现各族人民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消除军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惩治腐败;探索包容促进多语言、多宗教和谐相处的民族政策。

  • 标签: 族性 族际政治 民族国家建构 尼日利亚 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