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草液喷雾剂加贝复剂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Ⅳ度放射皮炎的效果。方法创面清创后采用紫草液喷雾剂与贝复剂交替外喷,每日3次。结果12例乳腺癌术后并发Ⅳ度放射皮炎经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结论紫草液喷雾剂加贝复剂促进生肌、排脓、抗感染、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对治疗Ⅳ度放射皮炎效果明显,同时加强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紫草液喷雾剂加贝复剂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手术中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为制订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工作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451B电离室巡测仪和SG-102环境X-γ剂量率仪直接测量植入^125I粒子源的患者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结果保守估算口腔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患者^125I粒子植入手术操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分别为:1.2mSv/a(佩戴防护用品)、0.07mSv/a(佩戴防护用品)和0.2mSv/a(未佩戴防护用品),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结论^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对手术操作人员可产生一定的辐射剂量,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重视潜在照射的危险.

  • 标签: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膀胱炎高压氧治疗疗效。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容量、尿急、急迫尿失禁次数基本相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尿急、急迫尿失禁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射膀胱炎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放射性膀胱炎 高压氧 膀胱容量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全民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加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电离辐射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本文通过分析1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科医师)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放射作业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减少医疗辐射暴露,对提高职业暴露人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辐射,电离 甲状腺癌 职业暴露 辐射防护
  • 简介:本文介绍了天然放射同位素钾40的三种衰变模式,包括衰变途径、能量和分支比等。探讨了利用氩40和钾40含量比例关系进行定年的技术,即钾氩测年法,进一步引申到利用氩和钾含量比例关系进行定年的方法。最后,对生物体,包括食物和人体内钾40的放射活度和年辐射剂量做了估算。结果发现:人体内钾40的放射活度约为4750每秒,剂量约0.533毫西弗/年。虽然这属于安全范围内,但是相比体内的碳14,钾40的放射强了很多。可以说,钾40是人体内最大的天然放射来源。

  • 标签: 天然放射性 钾40 钾氩测年法 放射性活度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核能是社会应用最多的一种能源,可是核能在发电期间,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比如固体废弃物,严重影响了环境,危害了人们群众自身健康,为了建设稳定性社会,必须对这种情况加大重视,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废物处理技术在核电厂的应用情况。

  • 标签: 核电厂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应用
  • 简介:目的:在建立小型猪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形成、发展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6只小型猪右侧下颌骨进行25Gy和28Gy一次照射,建立小型猪右侧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结束后3、4、5个月切取右侧下颌骨放射骨坏死部位死骨,制备标本,进行电镜检查分析。结果:照射后的早期骨胶原纤维即受到破坏,骨细胞先出现细胞膜破坏,随后胞质出现空泡,细胞器裂解,最后出现核变化。大剂量照射后骨细胞的破坏出现早而重,并且加速了骨细胞的裂解、死亡。结论:骨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较细胞核对放射线更为敏感,照射后骨细胞死亡过程首先发生在细胞膜及细胞质内,与以往认为细胞核损伤在先的观点不同。

  • 标签: 放射性骨坏死 小型猪 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定位在肿瘤放射粒子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共30例患者经CT引导定位植入放射粒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0例CT引导定位穿刺植入粒子均成功。术后CT扫描显示植入粒子数量与术前计划一致,均在计划植入范围内。手术并发症肺部穿刺少量出血1例,不同程度气胸4例。术后3个月CT扫描显示部分病例肿块缩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CT引导定位穿刺技术因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在细胞学诊断、介入治疗和放射粒子植入术中广泛采用。

  • 标签: CT引导 肿瘤 粒子植入
  • 简介:目的:观察皮质激素治疗放射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放射脑病患者19例,给予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57.9%,总有效率为84.2%.结论:皮质激素为放射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规则、足疗程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皮质激素 放射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总结护理体会。方法24例接受放疗的患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4例使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作为实验组,10例同期常规用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愈合时间和中位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使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助于放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且方便、经济实惠。

  • 标签: 50%葡萄糖 维生素B12 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放射性皮炎 护理
  • 简介:介绍了国外经典的核爆炸放射沉降模式,包含了DELFIC、WSEG系列、KDFOC系列、SEER系列、DNAF系列和EM-1。同时列举了各种模式在主要物理过程中的区别,包括了云的初始化、粒子分布、沉降机制,放射活度和剂量率的转化、放射衰变和传输过程。最后简述了目前核爆炸放射沉降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放射性 沉降过程 模式
  • 简介:目的对^131碘粒子植入术的病人手术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防护,减少^131碘粒子辐射对医护人员的危害。方法对植入^131碘的病人术前用物准备,人数的控制,术中娴熟的配合,通过时间、距离、屏障三方面防护。结果医护人员减少了辐射的危险。结论对放射^131碘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 标签: ^131碘粒子 医护人员 辐射
  • 简介:摘要在核电厂正常运行工况下,核电站放射废水回收系统(WSR)主要是对核岛和BOP部分厂房产生的放射或可能带有放射的废液进行贮存、取样,在取样分析后将废液输送到废液处理系统再处理或核岛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ZLD)直接排放。本文主要介绍了WSR系统的就地控制系统以及就地控制柜的设计,包括工艺设备控制要求与控制逻辑、继电器控制逻辑等,为类似工艺对象的就地控制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放射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脑病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合用常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总有效率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放射脑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依达拉奉 放射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放射皮炎二期患者的护理,阐明放射皮炎患者的护理、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的重要。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因肺癌咳嗽入院后发生大面积迟发型放射皮炎二期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患者于2014年7月病情好转,放射皮炎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对放射皮炎患者的护理应该注意预防感染,无菌技术、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细心、耐心和富有责任心。

  • 标签: 放射性皮炎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