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开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的13例老年桡骨远端开放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为62 ~ 84岁,平均68.3岁;左侧9例,右侧4例。按Gustilo分型:Ⅱ型7例,ⅢA型5例,ⅢB型1例。结果13例患者术后获得6 ~ 15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6 ~ 12周,平均10.8周。主要并发症:复位丢失3例(23.1%),经及时调整外固定支架后改善;关节僵硬4例(30.1%),经康复理疗后症状好转;创伤性关节炎2例(15.4%),经康复科理疗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针道感染2例(15.4%),经换药后感染控制。末次随访时参考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5例,良6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84.6%。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开放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开放性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小腿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治疗严重小腿开放骨折11例,其中3例撕脱皮肤打薄回植,8例软组织缺损创面直接覆以VSD。结果5~7天拆除VSD,3例打薄回植的皮肤大部分成活,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8例皮肤缺损的创面肉芽组织鲜活,二期行组织瓣移植或者中厚皮片植皮均成活。随访6~32个月,平均13个月,皮肤外观功能良好,肢体外形恢复,1年后骨折愈合,下肢恢复负重行走。结论应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小腿严重开放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架 负压封闭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胫骨开放骨折分期治疗过程中使用髓内钉进行固定和使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髓内钉)和观察组(锁定加压钢板),每组各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胫骨开放性骨折 分期治疗 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固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四肢开放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1-2020.1(实施常规外科治疗)四肢开放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患者与2020.1-2021.1(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微外科修复效果远远高于常规修复,通过肢体功能评分判断出患者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修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四肢开放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更为有效,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四肢开放性骨折 重要血管损伤 显微外科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四肢创伤开放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四肢创伤开放并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共计选取60例。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其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由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28(93.33%)要显著优于对照组22(73.33%),观察组患者的畸形愈合率2(6.67%)要显著低于对照组8(26.6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对于四肢创伤开放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治具有较高的效果,愈合率高畸形愈合率低,可在临床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四肢创伤 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四肢开放骨折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结合损伤控制理念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对象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共选取100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提供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提供外固定支架联合损伤控制理念治疗,各组有50例患者,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过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损伤控制理念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方式结合到一起使用,会提高四肢开放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值得运用。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结合 损伤控制理念治疗 四肢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合并骨折固定术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小腿开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15例小腿开放骨折伴组织缺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全部患者全面检查,先行骨折固定,再行VSD技术处理创面。结果13例患者一次使用VSD后,肉芽组织长良好,2例患者给予再次清创,及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全部患者均为如期骨性愈合,未见创面破溃、感染等病例的发生。结论采用VSD合并骨折固定术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小腿开放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骨折固定术 软组织缺损 小腿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放骨折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抗生素敏感性,以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800例开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清创前及清创后进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对主要致病菌进行总结,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及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800例开放骨折患者清创后培养出的菌株阳性率显著低于清创前(P<0.01)。在伤口分泌物标本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致病菌对万古霉素、头孢他定等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开放骨折伤口分泌物培养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及时的清创对于降低感染率有积极意义。临床应参考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伤口分泌物 细菌培养 抗生素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式钉棒系统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胫骨开放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小儿骨科应用组合式钉棒系统外固定支架治疗的21例儿童胫骨开放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左侧9例,右侧12例;手术时年龄为(8.6±4.1)个月。骨折根据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ⅢC型2例。20例合并腓骨骨折;3例多发伤,3例节段型骨折。手术均急诊清创后复位骨折并以钉棒系统外固定支架组合成三角形固定,条件允许者一期闭合伤口,术后未辅助其他外固定。评估伤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及带架时间,膝、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20.7±15.8)个月随访。18例患者一期闭合伤口;3例清创、反取皮后负压引流技术覆盖:其中2例顺利愈合,1例并发浅表感染,为Gustilo ⅢC型,最终行股前外侧皮瓣治疗。20例骨折愈合满意,戴架时间(4.5±1.7)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膝、踝关节活动度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评价标准评定功能:优16例,良4例。1例骨折未愈合,为皮瓣手术患儿,再次行骨折手术愈合后又发生再骨折,Johner-Wruhs评价标准为差。9例出现针道感染,经治疗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组合式钉棒系统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胫骨开放骨折疗效满意,其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允许术后早期康复,对于伤口一期闭合者可作为终末治疗。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外固定器
  • 作者: 翟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14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2年12期
  • 机构: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2554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腓骨开放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加压钢板内固定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设置为以单一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案为主的对照组和以早期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之后转换成为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个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在外固定支架拆除之后实施加压钢板内固定序贯治疗能够使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效果得以显著提升,而且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也会有所加快,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加压钢板内固定序贯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联合高压氧在下肢开放骨折患者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虹口院区骨科收治的下肢开放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纳米银敷料组(B组)、常规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C组)、常规治疗组+纳米银敷料+高压氧治疗组(D组),每组13例。治疗1个月后比较4组患者创面疗效、创面干燥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D组患者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其他3组(84.6%、84.6%、69.2%),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D组患者创面干燥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B、C组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提高下肢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速伤口愈合。

  • 标签: 纳米银敷料 高压氧 开放性骨折创面
  • 作者: 翟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2-30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2年12期
  • 机构: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2554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腓骨开放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加压钢板内固定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设置为以单一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案为主的对照组和以早期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之后转换成为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个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在外固定支架拆除之后实施加压钢板内固定序贯治疗能够使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效果得以显著提升,而且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也会有所加快,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加压钢板内固定序贯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胫骨开放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胫骨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的分期治疗效果。方法胫骨髓内钉组患者均采取胫骨髓内钉治疗方案,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均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方案治疗。结果胫骨髓内钉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91.30%,而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5.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延迟愈合以及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胫骨髓内钉分期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患者可取的更优疗效,该术式可提升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胫骨开放性骨折 胫骨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早期监测下肢长骨开放骨折患者血清PCT和IL-6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长骨开放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创口有无污染以及化脓进行分组,即分为化脓组、污染组、无污染组,各20例,同期选择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4组对象均进行血清PCT和IL-6检测。观察对比4组血清PCT和IL-6检测结果。结果化脓组与污染组的血清PCT、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污染组与对照组血清PCT、IL-6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监测下肢长骨开放骨折患者血清PCT和IL-6,对于其预防细菌感染,以及实施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加速骨折、创口愈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早期监测 下肢开放性骨折 血清PCT IL-6 临床意义
  • 简介: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韦以宗教授首创的拱桥式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用于治疗四肢新鲜开放骨折和关节脱位,累计病例巳逾5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仅就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四肢长骨干开放骨折和大关节脱位92例,总结报告于下:

  • 标签: 开放性骨折脱位 拱桥式小夹板 四肢长骨干 外固定治疗 疗效观察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