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 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引入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100 例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间于我院施行 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施行研究,将其 平分成两组。一组为 实验组施行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一组为 对照组施行 鼻内镜鼻窦手术。将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 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及 手术前后嗅觉功能状况施行比较 。结果:与施行常规 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照组患者相比,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 均明显更优异 ( p<0.05);且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嗅觉功能恢复状况更加良好 ( p< 0.05) 。结论:将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引入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 可明显改善 患者治疗效果,促进 伤口愈合,缩短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值得在慢性鼻窦炎临床 推广。

  • 标签: 鼻内镜鼻窦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甲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方法及 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实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本医院诊断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101个病灶)收入实验资料,选于 2017年 09月至 2019年 02月,分组方法为抽签法,对照组纳入 30例患者( 50个病灶),试验组纳入 30例患者( 51个病灶),试验组采取 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方法,计算两组病灶完全消融总计率、并发症总计率、手术耗时、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花费、消融点数、消融用时、满意总计率。 结果:试验组病灶完全消融总计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计算数据( 78.00%),证实相关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计率( 3.33%)明显低于对照组计算数据( 23.33%),证实相关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住院花费比对于对照组计算数据,未证实相关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手术耗时、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计算数据,证实相关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消融点数比对于对照组计算数据,未证实相关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消融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计算数据,证实相关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满意总计率高于对照组计算数据,证实相关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行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方法更优。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 CT超声引导 肿瘤射频消融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严重肺静脉狭窄(PVS)患者经皮肺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肺静脉造影证实房颤射频消融术后PVS并接受肺静脉支架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术后6~12个月内复查肺静脉增强CT,对CT诊断为支架内狭窄>50%的患者行肺静脉造影),记录ISR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出现ISR分为ISR组和非IS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术中影像学及介入治疗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射频消融术后PVS患者肺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47例患者,其中男28例(59.6%),年龄(47.1±12.2)岁。其中ISR组19例,非ISR组28例。与非ISR组相比,ISR组接受的肺静脉隔离次数较多[(2.8±0.9)比(1.8±1.3),P=0.02],并且末次消融至支架置入间隔时间较长[(19.4±9.6)比(13.0±12.4),P=0.03]。置入支架直径≤8 mm的患者ISR发生率明显高于置入支架直径>8 mm的患者[20/60(33.3%)比3/37(8.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射频消融次数>1(OR=2.1,95%CI 1.3~3.9,P=0.02)、末次消融至支架置入时间>12个月(OR=1.5,95%CI 1.1~2.5,P=0.03)、狭窄远端血管参考直径(OR=0.7,95%CI 0.5~0.9,P=0.04)、术后支架内最小管腔开放直径(OR=0.4,95%CI 0.2~0.8,P=0.02)以及置入支架直径(OR=0.6,95%CI 0.3~0.9,P=0.03)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PVS患者肺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射频消融次数越多、末次消融至支架置入时间间隔越长,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严重PVS患者经皮肺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风险越高,而狭窄远端血管参考直径、支架直径及术后支架内最小管腔开放直径大是此类患者发生ISR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肺静脉狭窄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患者常易合并各种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Fontan术后患者。本例患者主因"间断心悸2年"入院,11年前诊断"复杂性先心病右位心大动脉转位单心室内脏转位"曾分别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双向Gleen术及改良Fontan术。术中明确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标测提示存在双房室结,分别于低位房室结及高位房室结放电消融后,心动过速不再诱发。

  • 标签: 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 先天性心脏病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 PRF ) 与微血管减压术( MVD )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 64 例 三叉神经痛患者 ,随机分为 2 组,各 32 例 。对照组采用 MVD ,观察组使用 PRF ,比较两组术后情况。 结果 两组 VAS 评分均降低, P< 0.05; 观察组有效率、 并发症发生率略低 , VAS 评分、 复发率略高, P> 0.05。 结论 PRF 与 MVD 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均确切, MVD 复发率低,而 PRF 并发症少。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ereotactic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PRF) and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in th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 64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2 in each group. MVD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PRF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T he VA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P < 0.05), the effective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lightly lower, the VAS score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slightly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B oth PRF and MVD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VD is low,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PRF are few.

  • 标签: [ ] 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 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PRF)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MVD,观察组使用PRF,比较两组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略低,VAS评分、复发率略高,P>0.05。结论 PRF与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均确切,MVD复发率低,而PRF并发症少。

  • 标签: [] 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 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男性患者,32岁,入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首次射频消融时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伴低血压和低氧血症而终止手术,再次在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的辅助下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随访6个月,患者一般状态良好,程控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无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发作。ECMO辅助可提高基础动脉压和血氧含量,保证高频心室刺激和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过程中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可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的辅助支持治疗。

  • 标签: 心动过速 室性 器质性心脏病 体外膜肺氧合 射频消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BBT-RF-A自凝刀射频治疗宫颈对HR-HPV持续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扫描模式、扫描条件、防护方式下探测器的辐射剂量,以优化CT引导治疗时的放射防护措施。方法将78枚热释光剂量探测片平均分为13组。第1组不做任何干预;第2、3组置于拍摄野内分别用于探测标准头部模式和标准鼻旁窦模式拍摄定位像;第4~8组及11~13组均置于扫描野内、第9、10组置于扫描野外20 cm处,其中第6、7组分别用5 mm厚铅衣板对探测元件进行上覆盖、下垫衬,第8、10组包裹防护。第4组接受标准头部模式扫描,第5~10组接受标准鼻旁窦模式扫描;第11~13组用鼻旁窦模式下降低至不同扫描条件扫描。随后对各探测片进行辐射剂量测定分析。结果鼻旁窦模式扫描时辐射剂量较常规头部模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13±0.363) mSv比(39.740±2.020) mSv,t=39.78,P<0.001]。采取5 mm厚铅衣板覆盖遮蔽、下垫、包裹防护和降低扫描条件均能显著减少受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其中以鼻旁窦模式下80 kV,110 mAs扫描辐射剂量最小。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时,选择鼻旁窦模式,将扫描条件降至80 kV,110 mAs,并对患者头部下垫上盖包裹5 mm厚铅衣板遮蔽,仅露出穿刺层面,缩小扫描范围,减少扫描次数,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射线暴露。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导管消融术 辐射防护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后窦性心律维持对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前瞻性观察术后第3天、1、2、3、6及12个月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舒张功能[舒张早期经二尖瓣血液流速峰值与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的比值(E/A)、舒张早期经二尖瓣血液流速峰值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的变化。术后相应随访时间点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判断房颤是否复发。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持续性房颤患者34例,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59.7±9.1)岁。术后第1、2、3、6和12个月LAD分别为(42.5±4.2)mm、(41.4±4.2)mm、(40.7±3.8)mm、(40.0± 3.6)mm及(40.2±3.8)mm,较术后第3天(46.7±4.1)mm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12个月LVESD较术前明显降低[(29.8±2.5)mm对(32.4±4.8)mm,P=0.02],但术后第1、2、3、6和12个月的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P=0.83、P=0.90、P=0.54、P=0.76)。术后第2、3、6和12个月时LVEF(66.3%±5.0%,66.7%±5.9%,66.6%±5.9%、68.7%±4.5%)与术前(62.2%±7.0%)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2、P=0.001);术后第2、3、6和12个月LVEF与术后第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P=0.54、P=0.57、P=0.10 )。术后第1、2、3、6及12个月E/A(1.2±0.6、1.3±1.0、1.1±0.6、1.1±0.3、1.1±0.4)与术后第3天(2.4±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样,术后第1、2、3、6及12个月的E/e′(11.7±3.5、11.1±3.9、10.9±3.0、11.6±3.2、12.0±3.3)与术后第3天(14.7±4.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P=0.001、P=0.002、P=0.01)。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6个月和术后1年复发,再次消融均成功。1例患者术后12个月时失访。结论射频导管消融可改善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术后第1个月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基本恢复。

  • 标签: 心房颤动 收缩功能 舒张功能 射频导管消融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RFA)是治疗肝尾叶癌的常用手段。右背侧入路是经皮穿刺的常用路径。右膈下动脉(RIPA)及其分支位于膈肌的后部和下部,右背侧入路与其走行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一例62岁女性患者,其诊断为肝尾状突肝细胞癌,行右背侧入路经皮RFA,术中发生大出血,通过对膈肌穿刺处行RFA获得止血。提示右背侧入路经皮RFA具有RIPA穿刺损伤并发大出血的潜在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 要 ] 本文阐述了超声波、射频局放及油色谱分析带电检测技术及其在高压电抗器中的应用,通过对 750kV 高压电抗器放电检测案例的分析,说明局部放电及油色谱分析带电检测的有效性。

  • 标签: [ ] 超声波 射频 局放带电检测 750kV高压电抗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短时间隔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9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11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ACE和RFA治疗,根据TACE治疗后行RFA治疗的时间间隔的长短,分为短时间间隔组(间隔时间≤7 d,61例)和长时间间隔组(间隔时间>7 d,56例),观察其疗效。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生存(OS)时间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TACE-RFA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的危险因素,χ²检验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短时间间隔组的有效率(72.1%,43/61)高于长时间间隔组(41.1%,2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P=0.01)。短时间间隔组患者的中位PFS时间(14.9个月)长于长时间间隔组(9.1个月),2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90,P=0.01);短时间间隔组的中位OS时间(34.7个月)长于长时间间隔组(20.3个月),2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60,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风险比(HR)=2.42,P<0.01]、肝硬化(HR=2.04,P<0.01)、时间间隔(HR=0.44,P<0.01)、谷草转氨酶(HR=1.71,P=0.03)是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间隔TACE-RFA序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癌,肝细胞 化学栓塞,治疗性 导管消融术 短时间间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起源于右心耳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和冷盐水灌注导管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局灶性房速女性患者55例,因例数过少排除2例非妊娠期的右心耳房速和4例妊娠期的非右心耳房速患者后,其余49例中,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6例(12%),其中4例(4/6)为轻重程度不同的心动过速心肌病;非妊娠期且非右心耳起源的房速患者43例(88%)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在三维系统指导下明确局灶性房速并标出最早激动部位,妊娠期右心耳房速患者行冷盐水灌注导管的零射线射频消融,对照组患者则均在非零射线下手术。术后3、6、12个月和以后每年在门诊进行评估,检查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并记录房速有无复发、有无手术并发症。妊娠期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N末端B型脑钠肽原),并记录分娩情况。分析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比较2组患者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年龄[(30.7±6.2)岁比(57.2±11.7)岁]、左心室射血分数[(46.0±12.8)%比(60.1±5.9)%]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比例(0比58%)低于对照组,持续性发作(6/6比7%)、胸闷和心慌症状(6/6比49%)、左心室射血分数≤50%(4/6比9%)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7±11.1)次/min比(153.7±15.2)次/min,P>0.05]。妊娠期右心耳房速患者有独特的体表心电图特征,P波在Ⅱ、Ⅲ、aVF导联均为直立波,Ⅰ导联P波为等电位线(1例,1/6)或直立波(5例,5/6),aVL导联P波均为等电位线(1例,1/6)或直立波(5例,5/6),V1导联P波为宽深的全负向波(5例,5/6)或正负双向波(1例,5/6),V2~V6的P波均渐转变为直立;心动周期为(361.7±38.5)ms;成功消融靶点局部A波较体表心电图P波领先(59.4±11.6)ms;三维标测显示6例患者起源点均是多点散在的片状区域,进行片状区域消融,其中2例(2/6)妊娠期患者进行了局部区域广泛消融。随访(15.3±4.0)个月,2组消融手术即刻成功率(6/6比93%)、术后复发率(1/6比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均无并发症,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均正常分娩。4例心动过速心肌病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恢复正常,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左心房内径减小[(30.3±1.3)mm比(36.8±6.7)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64.0±2.9)%比(39.8±10.7)%]、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44.8±4.0)mm比(60.0±2.9)mm],N末端B型利钠肽原[(136.2±47.5)ng/L比(3 408.4±901.3)ng/L]降低(P均<0.05)。结论妊娠期右心耳局灶性房速有独特的电生理表现,在三维标测下行冷盐水灌注导管零射线射频消融安全、有效。

  • 标签: 妊娠 心动过速 右心耳 电生理学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 RFEA)治疗妇女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6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均为我院 2017年 4月 -2019年 10月收治,采用奇数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1例。对照组使用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使用 RFE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 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使用RFEA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 围绝经期 功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趋化素及可溶性ST2(sST2)与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100例CARTO指导的行射频消融术的PAF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趋化素和sST2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指数;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12导联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与AF复发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共27例(27%)患者复发心房颤动。年龄、体重、吸烟、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左房(LA)舒张末期直径、LA容积和LA容积指数均与心房颤动复发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复发组患者的血清趋化素和sST2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162.7±24.2)ng/ml比(132.7±22.7)ng/ml,(35.7±8.3)ng/ml比(15.2±6.9)ng/ml,均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趋化素(OR=1.055,P<0.001 )及sST2(OR=1.552,P<0.001 )是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趋化素和sST2水平升高的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更高,超化素和sST2对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趋化素 可溶性ST2 复发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三维重建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菏泽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0~75岁,病程0.5~10.0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X线组和X线三维重建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X线引导下射频热凝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穿刺所用的总时间、X线曝光次数、穿刺并发症例数和术后半年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常规X线组和三维重建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3%比96.7%,P>0.05),三维重建组优效率大于常规X线组(P<0.05)。两组术后半年数字等级评分(NRS)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两组间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X线组穿刺时间长于三维重建组[(32.9±9.7)min比(14.6±6.9)min,P<0.05)],常规X线组X线曝光次数多于三维重建组[(11.5±3.4)次比(4.1±2.1)次,P<0.05)],穿刺并发症耳鸣、复视、血肿和脑脊液漏等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X线三维重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与常规X线引导相比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患者X线曝光量。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颈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枕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宁波市第一医院疼痛科和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诊治的颈枕部PHN患者27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患者患侧向上侧卧于CT台上,拍摄定位像后用脊柱模式层厚3 mm对上颈段行轴位扫描,按设计的穿刺路径将射频穿刺针穿刺至相应椎间孔靶点位置,电生理测试确认位置无误后行90 ℃、180 s标准射频热凝治疗。术后第2日及1、3、6、12个月时记录VAS评分,评价疗效并观察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7例PHN患者均在CT定位引导下穿刺至相应颈椎间孔,完成射频热凝治疗。患者原疼痛区皮肤感觉减退,触诱发痛基本消失,达优效者16例,良效和可效者分别为8例和3例,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或加重病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颈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可有效治疗顽固性颈枕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标签: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导管消融术 CT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