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疑似流行性出血患者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清样本的病原谱特征,为医疗机构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广州市疑似流行性出血患者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等4种病原体的筛查。登革病毒、钩端螺旋体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IgM/IgG抗体检测分别采用捕获ELISA法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恙虫病东方体IgM/IgG抗体和核酸检测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巢式PCR方法。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和显微镜凝集试验分别对登革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ELISA阳性结果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共收集193份出血阴性样本,登革病毒抗体阳性5份,阳性率为2.59%;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为1.55%;恙虫病东方体抗体阳性15份,阳性率为7.77%,其中核酸阳性9份,测序分型有4个基因型(Karp型、Kato型、Gilliam型、Kawasaki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布尼亚病毒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登革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和钩端螺旋体在广东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未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实验室确诊病例。

  • 标签: 登革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钩端螺旋体病 恙虫病 抗体
  • 简介:摘要埃博拉出血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传染病。2014年2月份以来,埃博拉出血在西非国家大肆蔓延,并造成上千人死亡,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2014年8月18日至2015年12月29日,洛阳市共接收到省疾控中心反馈的西非埃博拉疫区归国人员89人,全部进行了追踪,并完成了21天的健康监护。并对其中2名发热人员进行了医院留观,最终排除。本文通过对洛阳市埃博拉出血疫区归国人员的管理,探讨输入性传染病的应对,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埃博拉出血热 输入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肾病综合征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院 64 例肾病综合征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常规协同优质护理。 结果: 出院时,乙组生活质量量表( SF-36 )评分较高 ( P< 0.05)。乙组住院时间短于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甲组 ( P< 0.05)。 结论: 给予肾病综合征出血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其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肾综合征出血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结果预见肾综合征出血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在治疗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的临床观察及精心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重型患者 观察与护理 观察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 抢救成功率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对流行性出血患者,临床各期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43例流行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 n=22)与对照( n=2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临床各期予以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总满意率为 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 80.95%的总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流行性出血,临床各期实施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 ;临床各期心理护理 ;住院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Methods: 43 patients with EHF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 = 22) and control group (n = 21).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clinical stages, and the in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4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95%) (P < 0.05). Conclusion: for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6月-2011年12月29例肾综合征出血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透析治疗的15例患者为透析组,未透析治疗的14例患者为未透析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透析组RUN、Cr、PaC02、剩余碱、PH值指标均明显好于未透析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透析组救治成功11例,救治成功率为73.33%,死亡4例,死亡率26.67%;未透析组救治成功3例,救治成功率为21.43%,死亡11例,死亡率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综合征出血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早期发现,及时抢救并透析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HFRS-ARF(肾综合征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血液净化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范围主要从2020年6月-2021年6月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HFRS-ARF(例数=40例)患者,不同时间段进行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在此研究进行常规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法,观察组在此研究采用血液净化,经不同血净方案治疗后对2组疗效展开比对。结果:2组在死亡率、k+、BUN以及Cr分析中,观察组、对照组数据有差异,2组存有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

  • 标签: 血液净化 肾功能 满意度 HFRS-ARF
  • 简介:【摘要】 流行性出血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出血性病毒感染所致。根据流行性出血病原学及病机,本研究就中医药学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提供相关医学人员参考借鉴。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中医药学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肾综合征出血(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HFRS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住院的391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FRS患者入院时的主要症状为乏力(93.9%,367/391)、发热(91.6%,358/391)、头痛(70.8%,277/391)、腰痛(39.6%,155/391),主要体征为结膜充血(44.0%,172/391)、颜面潮红(41.2%,161/391),12.5%(49/391)和16.1%(63/391)的患者分别出现"三痛"和"三红"。90.4%(274/303)的患者D-二聚体升高,88.4%(251/284)的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80.1%(253/316)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74.5%(269/361)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72.3%(282/390)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减低,62.1%(182/293)的患者降钙素原升高。结论HFRS患者入院时出现"三痛""三红"的特征性表现不明显,症状以乏力、发热为主,全身多器官受累。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表现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61例流行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能有效缩短流行性出血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从六经及三焦辩证论治的作用。方法将302例出血患者用中药清瘟合剂、清气凉营合剂等方法治疗与同期住院西药常规治疗的患者比较。结果治疗组越期率为97.98%,对照组为92.60%(p<0.01);病死率治疗组为1.75%,对照组为7.0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六经及三焦辩证论治法治疗流行性出血功能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六经及三焦辩证论治
  • 简介:肾综合征出血(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中国是受HFRS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占世界报道病例总数的90%以上,辽宁省2004年发病数出现猛增趋势,连续2年居全国之首。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中心城市,自1958年出现首例HFRS病例以来,近年来发病一直居全省的前列,目前全市的13个区(县)均有发病。为了更好的了解HFRS宿主变化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入的60例肾病综合征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在休克期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研究组在发热早期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预后。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更佳,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的临床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 低分子右旋糖酐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4年缙云县肾综合征出血(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疫情资料,采用(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对健康人群与鼠类进行HFRS抗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10年共报告HFRS204例,年均发病率为4.52/10万;2010年死亡2例。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呈现11月与7月的双峰型;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溪流沿岸乡镇发病率较高;以30-64岁的男性农民为发病的高危人群。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4.63%,鼠类感染率为13.60%,不同发病率乡镇之间的健康人群感染率及鼠类感染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53、17.579,P〈0.05)。缙云县健康人群的免疫力低,鼠类的感染率较高,需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监测与防护,以减少HFRS的发生。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青岛地区汉族肾综合征出血(HFRS)患者血清当中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于青岛传染病医院住院的肾综合征出血患者的FDP、DD和BUN、Cr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FDP、D二聚体与BUN、Cr的关系①FDP与Cr呈正相关(r=0.686,P<0.01)。②FDP与BUN无显著相关性(r=0.201,P>0.05)。③D-二聚体与Cr呈正相关性(r=0.457,P<0.01)。④D-二聚体与BUN呈零相关性(r=-0.92,P>0.05)。结论FDP、D二聚体的水平与Cr的变化水平呈正相关,与BUN的变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FDP D二聚体 BUN C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应用血液滤过治疗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设制内科综合治疗组及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结合血液滤过治疗组两组进行对照试验。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中,21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自动出院,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30例患者中,15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自动出院,1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23/30)。结论选择早期应用血液滤过治疗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早期应用能让临床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

  • 标签: 血液滤过 危重型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