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咳嗽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儿童,发病率及就诊率逐年增高,明确病因是慢性咳嗽治疗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于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并没有简便、易于操作的统标准,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肺功能及呼出气测定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该文就肺功能联合呼出气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为临床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慢性咳嗽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 简介:具有类似于氧的放射生物增敏效应。我们采用静电化学处理的方法,对人血浆(Bloodplasma,BP)、PBS(phosphate-bufferedsaline)和生理盐水(NS)进行了施加的基础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用静电化学处理可浆人血浆、PBS和NS的含量显著提高。除对照组外,NS、PBS和BP各处理时间点间的组内样品NO含量测定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NS、PBS和BP各处理时间点相应的处理与对照样品NO含量测定数据统计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本文认为该方法对于进步研究的放射治疗增敏作用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静电化学 一氧化氮 NS PBS 人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斯西酞普兰对抑郁障碍患者血浆内皮素(ET)、(NO)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91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斯西酞普兰10-15mg/d)和对照组(阿米替林100-150mg/d)系统治疗,4周后以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同时以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浆(NO)的浓度,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4、8周两组HAM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8周,两组NO、ET水平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E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艾斯西酞普兰对抑郁障碍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较大。

  • 标签: 艾斯西酞普兰 抑郁障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呼出气在哮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重叠( ACOS )诊疗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在我院呼吸科接受诊疗的 ACOS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 120 例为研究主体, ACOS 组 30 例,哮喘组 3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 30 例,对照组 30 例,对比四组肺功能和 FeNO 水平。结果 从表 1 数据可知,对比四组肺功能和 FeNO 水平: ACOS 组和哮喘组的 FeNO 水平明显高于 COPD 组和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ACOS 组和 COPD 组的 FEV1 、 FVC 、 FEV1% 预计值、 FVC% 预计值、 FEV1/FVC 都明显低于哮喘组和对照组, ACOS 组 FEV1% 预计值显著低于 COPD 组,两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ACOS 组与哮喘组、 COPD 组与对照组间 FeNO 水平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呼出气在哮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诊疗的意义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呼出气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增加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和研究采用高频振荡通气下吸入联合米力农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科治疗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频机械通气联合米力农方案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接受高频振荡通气下吸入联合米力农方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显著,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下吸入联合米力农方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体内氧和情况,增加治疗效果并减少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肺动脉高压 高频震荡通气 一氧化氮 米力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呼出气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为研究病例选取时间,具体构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且均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在提供常规治疗后,就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对,内容包括:肺功能指标(第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出气浓度FENO值。结果: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通过吸入医治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医学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吸入医治的新生儿中选择100例作为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对象。在诊治操作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方法,并在医治完成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开展评定。比较在吸入前以及吸入0.5h和24h后新生儿的心跳、血压值、氧指数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通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吸入前、吸入0.5h和24h后,患者心跳和血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医治后0.5h和24h,患者氧指数慢慢降低,小于吸入前水平(P<0.05)。吸入NO后0.5h和24h,新生儿的肌肤血氧饱和度和动静脉血氧含量慢慢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入后0.5h和24h后,肺动脉压(PAP)和平均气管压(MAP)慢慢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小组0.05)。结论:通过相关研究,吸入医治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改进血气指标值、氧指数等肺指标,根据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减少婴幼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非常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一氧化氮吸入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过敏原检测和呼出气(FeNO)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同时完成皮肤点刺试验、FeNO和肺功能检测的支气管哮喘100例,观察过敏原分布情况及与FeNO的相关性。结果 ①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95%过敏,均为多种过敏原致敏;②肺功能与FeNO呈负相关性(P<0.05),各过敏原与FeNO存在正相关性;③根据过敏原检出阳性数量分为无致敏组与多种致敏组,将不同致敏模式者FeNO与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高,且与FeNO存在正相关,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源性(N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超氧化物歧化1(SOD1)活性及内皮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皮型合酶(eNOS)短发夹RNA (shRNA)慢病毒转染对内皮细胞eNOS进行敲低,HUVECs分为4组:空载体组(scramble)、转染eNOS shRNA组(eNOS shRNA)、转染eNOS shRNA+硝普钠(SNP)组(eNOS shRNA+SNP)及转染eNOS shRNA+SNP+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TCEP)组(eNOS shRNA+SNP+TCEP)。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蛋白表达和SOD1二聚体/单体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OD活性,采用NO荧光探针法检测内皮细胞NO水平,采用二氢乙锭(DHE)检测内皮细胞超氧化物阴离子水平,采用原位末端转移标记技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载体组相比,eNOS shRNA组中内源性NO水平(2.690±0.420比15.029±2.193,P<0.01)、eNOS蛋白表达(1.000±0.778比3.141±0.199,P<0.01)、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4.6±1.0比7.6±2.0,P<0.05)和SOD活性[(0.432±0.254) Carmen′s unit/104 cell比(1.000±0.116) Carmen′s unit/104 cell,P<0.01]均显著降低,细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11.180±1.560比6.146±1.007,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75.0(55.0,100.0)%比0(0,0)%,P<0.01]均显著增加。与eNOS shRNA组相比,eNOS shRNA+SNP组中内源性NO含量(16.705±0.116比2.690±0.420,P<0.01)、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7.3±2.0比4.6±1.0,P<0.05)和SOD活性[(0.737±0.060) Carmen′s unit/104 cell比(0.432±0.254) Carmen′s unit/104 cell,P<0.05]均显著增加,细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6.897±1.648比11.180±1.560,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0(0,0)%比75.0(55.0,100.0)%,P<0.01]均显著下降。与eNOS shRNA+SNP组相比,eNOS shRNA+SNP+TCEP组中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4.4±0.9比7.3±2.0,P<0.05)和SOD活性[(0.214±0.084) Carmen′s unit/104 cell比(0.737±0.060) Carmen′s unit/104 cell,P<0.01]均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水平(10.917±1.552比6.897±1.640,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63.6(55.0,90.0)%比0(0,0)%,P<0.01]均显著增加;但NO水平(16.112±0.926比16.705±0.116,P>0.05)无明显变化。结论内源性NO通过上调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增强SOD活性,抑制活性氧积累,从而有效对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 标签: 内源性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内皮型合成(eNOS)基因Glu298Asp多态性与糖尿病肾脏病(DIc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链反应(PCR)后限制性内切消化技术,对在我院就诊的326例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215名健康体检者进行Glu298Asp基因型分析。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3组:UAER正常组(DM组)10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81例,临床肾病组(DKD组)143例。选择同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15名为对照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定D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DKD组与对照组Glu298Asp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GG72.72%、GT26.57%、TT0.70%比GG83.41%、GT16.10%、TT0.49%,P=0.019),而DM组和MAU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平均动脉压、GT基因型是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NOSGlu298Asp基因与中国汉族T2DM患者DKD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呼出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2例,为急性发作组;临床缓解期患者36例,为临床缓解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将三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的严重程度,进步划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并且检测78名研究对象的呼出气(FeNO)、肺功能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OS)计数,将收集的全部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发作组的肺功能、FeNO指标,第秒用力呼气量占预估百分比(FEV1/pred)、呼气流量峰值(PEF)、外周血EOS和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与FeNO/外周血EOS呈正相关关系,三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均低于临床组FeNO、外周血EOS(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FEV1/pred、PEF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研究得出FeNO水平与外周血EOS均呈正相关,但与FEV1、PEF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呼出的浓度都明显升高,可用于监测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的参照,以及指导缓解期治疗。

  • 标签: 急性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气道炎症是慢性气道疾病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气道炎症的检测评估有助于气道疾病的诊断及精准化治疗管理。呼出气检测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无创气道炎症检测技术,为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气道炎症参考,但仍存在些争议与不足。本文简要阐述了呼出气中的生物学意义和检测方法,总结了目前呼出气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相应缺陷与不足,预期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该技术必将在慢性气道疾病的精准管理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 标签: 一氧化氮 呼出气 气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生成(NO)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0 mg/L的LPS诱导野生型C57BL/6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PMs)建立炎症反应模型,检测细胞中CYP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培养CYP1A1过表达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CYP1A1/RAW),用10 mg/L的LPS刺激细胞,并设阴性对照细胞株(NC/RAW),检测细胞中激活蛋白-1(AP-1)和诱导型合酶(iNOS)的蛋白与mRNA表达以及细胞上清中NO含量。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用10 mg/L的LPS和100 nmol/L的12(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S)-HETE〕单独或联合刺激RAW264.7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检测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中NO含量,观察CYP1A1对LPS诱导巨噬细胞生成NO的影响是否与于其代谢产生的12(S)-HETE有关。体外培养CYP1A1过表达同时羟基化活性突变的RAW264.7细胞(CYP1A1m/RAW),用10 mg/L的LPS刺激细胞,并设CYP1A1/RAW细胞对照组,检测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中NO含量,观察CYP1A1羟基化活性是否参与CYP1A1对LPS诱导巨噬细胞NO生成的调控。结果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比较,LPS刺激2 h起小鼠PMs细胞中CYP1A1 mRNA表达即明显升高,并持续至12 h到达峰值〔CYP1A1 mRNA(2-ΔΔCt):6.41±0.98比1.00±0.00,P<0.05〕,6 h CYP1A1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强,并在24 h达高峰,说明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时CYP1A1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与NC/RAW+LPS组相比,CYP1A1/RAW+LPS组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及NO的生成均显著增加,分别于12 h和24 h达峰值〔12 h iNOS mRNA(2-ΔΔCt):54.42±8.21比24.22±3.89,24 h NO(μmol/L):66.52±4.09比41.42±2.09,均P<0.05〕,同时iNOS蛋白和AP-1磷酸化亦明显增强,说明CYP1A1可能通过促进AP-1活化和iNOS表达增加,从而使NO生成增多。给予LPS单独或联合12(S)-HETE刺激RAW264.7细胞后,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和NO的生成并无明显改变,12(S)-HETE+LPS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h iNOS mRNA(2-ΔΔCt):34.24±4.07比34.35±4.01,24 h NO(μmol/L):44.02±3.14比44.56±3.21,均P>0.05〕,说明CYP1A1对NO生成的调控作用可能并不是通过12(S)-HETE而实现的。与CYP1A1/RAW+LPS组相比,CYP1A1m/RAW+LPS组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及NO的生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h iNOS mRNA(2-ΔΔCt):52.11±6.84比50.21±5.19,24 h NO(μmol/L):60.42±4.14比52.01±5.12,均P>0.05〕,说明CYP1A1对NO的调控与其羟基化活性无关。结论LPS可显著上调巨噬细胞中CYP1A1表达水平。CYP1A1过表达可通过活化AP-1/iNOS通路促进活化的巨噬细胞生成NO,这种作用与其羟基化活性及代谢产物12(S)-HETE无关。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1A1 脂多糖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出气监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39例非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呼出气监测方法诊断,观察两组患者FEV1%、FVC%、FeNO三项指标。对支气管哮喘者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患者FEV1%、FVC%、FeNO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FEV1%(84.25±19.63)、FVC%(94.21±20.00)、FeNO(66.36±18.45)μ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治疗后,FEV1%(92.02±14.57)、FVC%(98.87±15.34)、FeNO(40.39±12.77)μg/L,较治疗前相比,上述指标显著改善。结论应将呼出气监测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进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 支气管哮喘 诊断 治疗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种异质性疾病,尘螨是引起I型过敏反应的主要过敏原,尘螨致敏蛋白和致敏组分引起的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在气道上皮的炎症细胞因子作用下产生的及其衍生物在诱导哮喘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近年来尘螨自身致敏蛋白及其致敏相关成分和呼出气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 标签: 尘螨 呼出气一氧化氮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100名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实验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同时给予吸入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8%,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体循环收缩压(SBP)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实验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其安全系数高,优势明显,血气和血压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研究。

  • 标签: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吸入一氧化氮 高频振荡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对肠粘膜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作用调控肠粘膜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对SD大鼠支撑胰腺炎模型后,不同的处理手段,采点处死后,对肠粘膜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评分、淀粉关系的比较。结果可以通过早期启动肠粘膜细胞的凋亡基因的激活,抑制抑凋亡基因的表达,促进肠粘膜细胞的凋亡。结论NO通过调节BaX、bcl-2等凋亡相关基因,调控肠粘膜细胞的凋亡。

  • 标签: 一氧化氮 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 bcl-2 BaX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itric oxide,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PPHN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儿治疗措施分为NO组(机械通气+NO)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氧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O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的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将NO组患儿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8例患儿,NO组46例,对照组52例。治疗前两组OI、PaO2/Fi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48 h时,NO组OI低于对照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24 h、48 h时 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治疗成功组31例,失败组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成功组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及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使用率高于失败组(P<0.05),宫内窘迫发生率、肺出血比例、治疗起始OI值、NO吸入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宫内窘迫、治疗起始OI值高、NO吸入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影响NO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FOV及PS应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NO吸入可改善PPHN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氧合情况;宫内窘迫、治疗起始OI值高、NO吸入时间长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影响NO吸入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FOV及PS应用是其保护性因素。

  • 标签: 一氧化氮 呼吸,人工 高血压,肺性 婴儿,新生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外源性吸入对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新生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入氧气治疗,持续机械间歇正压通气,根据患儿血气变化及时调整通气参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指数、血PaO2、血PaCO2、平均气道压,对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心搏指数、心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指数5.23±1.88、PaO2(52.29±2.86)mmHg,低于对照组8.64±1.75,(66.34±1.57)mmHg;PaCO2(45.67±2.38)mmHg,平均气道压(12.95±1.27)cmH2O,左室射血分数(79.83±1.35)%,心搏指数(.364±0.15)L/(min·m2),心率(79.36±1.11)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5.61±2.29)mmHg,(9.53±1.37)cmH2O,(74.25±1.52)%,(3.15±0.38)L/(min·m2),(75.27±1.1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吸入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效果较好,且能明显改善患儿心功能,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氧性呼吸衰竭 外源性 一氧化氮 心功能 婴儿 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呼出气检测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共收治30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研究组),3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慢阻肺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均给予呼出气检测,比较四组结果。结果:四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FeNO水平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