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温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AnalyticGmbH生产的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4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8种过敏特异性IgE抗体(sIgE)含量,采用RocheE601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温州地区4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总IgE阳性率为57.46%,sIgE阳性率为78.86%;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阳性率45.02%,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阳性率26.12%;吸入性组过敏原阳性率64.18%高于食入性组53.23%,2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3,P=0.010);不同性别间过敏检出率为男165例(83.33%),明显高于女152例(74.51%),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P=0.030);402例患者以多种过敏呈阳性反应为主,其中21.39%的患者仅对单一过敏原有阳性反应,17.91%的患者对2种过敏原有阳性反应,而3种及以上过敏呈阳性反应的占39.56%。结论温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大多数患者易被多种过敏致敏。通过对其过敏进行筛查可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过敏原 特异性IGE抗体 过敏性疾病 变态反应
  • 简介:目的:采用DNA条形码技术,研究探索新疆进口民族民间药材基考证。方法:使用试剂盒法提取药材总DNA,采用ITS2序列、psbA-trnH序列对30份进口维吾尔药材样品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利用MEGA7.0等软件分析序列信息,将序列在DNA条形码基植物鉴定数据库及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搜索相似性最高的植物,判定药材可能的基。结果:综合ITS2及psbA-trnH实验结果,30份药材中有28份样品测序成功并得到有效的鉴定序列,相似性对比结果显示有15种药材与文献记载基植物一致,7份与基植物为近缘种,6种药材与文献记载基植物不同属。结论:进口维吾尔药材的基调查与考证工作迫在眉睫。

  • 标签: 口药材 DNA条形码 ITS2 PSBA-TRNH 基原植物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1例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例患者为单发部位病变,4例患者为多发部位病变;7例患者免疫组化CD20+、CD79a+、LCA+、Ki-67+、CD10-表达均为100%;Ki-67+增殖指数60%-80%11例患者脑脊液均未见肿瘤细胞,行骨髓检查均未见骨髓浸润;10例患者起始化疗采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局部注射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总缓解率90%;11例患者总生存率为81.81%,2年OS率为50%,与单纯化疗的病人相比,化疗联合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组病人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案仍是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首选治疗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不能带来病人生存获益。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甲氨蝶呤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PCT)与血常规两项检测指标共同应用在其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儿科从2017年1月-2018年3月门诊及住院部的有关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病例随机挑选出56例并整理,此为实验组,并从同时间段的健康儿童中随机挑选56例,此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实验的小儿均分别行PCT的检测、血常规的检测以及PCT与血常规同时检测,对比两组小儿所需检测的各项指标及应用上述三种检测方法以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率。结果实验组中小儿的PCT、中性粒细胞数(NEUT)与白细胞数(WBC)依次为(0.55±0.11)ug/L、(8.63±2.18)×109/L、(14.84±3.76)×109/L均是较对照组的高的(P<0.05或P<0.01),且实验组小儿运用PCT与血常规同时检测诊断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率92.86%(52/56)较PCT的检测75%(42/56)、血常规的检测78.57%(44/56)的高,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PCT与血常规两项检测指标共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能够显著的提高其诊断阳性率,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并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小儿 PCT 感染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六项在发和继发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发不孕症(发组,n=50)、继发性不孕症(继发组,n=50)和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n=50),对所有女性均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对比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发组、继发组患者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组患者LH水平明显高于继发组、对照组(P<0.05);发组患者E2、PROG水平明显低于继发组、对照组(P<0.05)。结论性激素六项可辅助发和继发性不孕症鉴别诊断。

  • 标签: 性激素六项 原发性不孕症 继发性不孕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内输血量>3500mL后纤维蛋白(FIB)与血小板(PLT)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3例择期手术患者,24h内输血量超过3500ml,分别于输血前、后,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当24h内输血量超过3500mL时,FIB与PLT均有显著下降(P<0.05),TT、APTT、PT延长(P<0.05)。结论当患者大量输血后,非常容易出现纤维蛋白溶解及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情况,对此,需及时做好动态监测,且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规避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大量输血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 简介: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进步起来,智能技术更是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当下各行业中运用智能技术,减轻工作人员压力,减少人为疏漏,降低成本,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电气工程中,使用智能化技术更是为电气工程带来了极大的优势,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历,并根据智能技术特点,分析在电气工程中如何运用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合理理念,希望能帮助电气工程在自动化技术上的合理应用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智能化 电气工程 自动化化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辅助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及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3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与CRP的改善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药辅助治疗可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水平,改善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等指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药辅助 重症肺炎 预后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和血常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9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测定检测血常规和纤维蛋白两类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S),纤维蛋白含量(FC),最大吸光度(A-max),纤维蛋白功能指数(FI)。结果乙型肝炎患者的FMPS、FC、A-max、FI等指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组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则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肝细胞坏死情况,而血常规检测指标能够反映细胞结构变化情况,均在乙型肝炎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智能制造的趋势,概述了中央苏区赣州市的经济现状,分析了赣州市工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新形势下的赣州工业提出了抢占智能制造先机,实现工业大发展的建议。

  • 标签: 智能制造 顶层设计 经济发展 生态体系 示范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降钙素(PCT)检测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以80例血培养阴性的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观察其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及PCT之间的差异,并分析NLR与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EU、NLR、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YM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流感染患者给予NLR联合PCT检测,能提高对血流感染的诊断率,对检测血流感染风险有着极大的价值。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中的表达变化,阐明他们对骨折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并随访90例骨折手术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组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组(A组),开放性骨折术后非感染组(B组)和闭合性骨折未感染组(C组)各30例。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术后第1、3、5、7、10天PCT,CRP,WBC和ESR的数值变化,探讨各炎性指标的意义;结果术后第1,3天PCT,CRP和ESR无显著差异,术后第5,7和10天,感染组的PCT明显高于未感染组(B组和C组);?术后第5天,A组和B组CRP和WBC无显著差异,术后第5天起,感染组CRP和WBC均高于闭合性骨折组。?结论降钙素、C反应蛋白与骨折术后感染密切相关,血清血清降钙素对术后感染诊断的特异性高于CRP,二者联合诊断高于单一指标诊断。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外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清降钙素联合C反应蛋白及血培养在产科重症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收治的产科重症感染患者中选取3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患者产后3天内取静脉血分别开展血清降钙素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血培养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检测方式的检测准确率比较,P>0.05;而血清降钙素联合C反应蛋白及血培养检测准确率明显较单项检测的检测准确率高,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联合C反应蛋白及血培养应用于产科重症感染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CRP)在外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患者70例,按感染程度分为无感染组25例、重症感染组15例,局部感染组30例。检测入院时血清降钙素(PCT)和CRP,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全身感染时,血清PCT和CRP浓度升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显著性更高。结论与CRP相比,PCT是一个较好的外科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能有效地发现早期重症感染,以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 标签: 外科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检测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PCT)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早期的变化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儿科病房2018年4月—6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进行WBC、hs-CRP、PCT检测,比较其结果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WBC、hs-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WBC、hs-CRP及PCT水平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早期诊断中具体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白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新生儿的感染性疾病提高可靠的医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入住我院的35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的35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免疫荧光定量DCT、免疫比浊法对血清中PCT及CRP进行测定。比较两组PCT及CRP阳性检测率、血清PCT及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及CRP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5.00%、88.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18%、12.73%);观察组新生儿血清中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1)。结论血清降钙素(PCT)及C反应蛋白(CRP)可有效诊断与鉴别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评判指标。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外科感染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农村有别于城市在于让人感受到乡愁文化,带给现代城市人更多思乡的回忆和情绪。正是基于这一点,美丽乡村建设需建立乡思想,在乡土文化、产业支持、环境提升等建设环节引入乡愁元素,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以铜梁坪漆村为例,分析如何将乡愁情怀和乡思想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标签: 乡愁情怀 原乡思想 美丽乡村 铜梁坪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