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乳制品食品安全监测数据为样本,研究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食品安全预警方法,对食品安全日常监测数据进行筛选简化,选择与食品安全最为密切的检测项目,以此建立数据样本建立神经网络输入层,隐含层并建立输出层的食品安全预警神经网络模型,用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食品安全预警方法能有效识别、记忆食品危险特征,对输入数据进行预测,有助于丰富食品安全数据处理方法及完善相关预警技术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ILM)完全剥除和保留中心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MF患者31例3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均为单眼。平均年龄(57.55±9.45)岁。患者均行BCVA、屈光度、频域OCT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BCVA检查,记录时换算为logMAR视力。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PV联合黄斑区ILM剥除组(A组)和PPV联合保留中心ILM组(B组),分别为16例16只眼和15例15只眼。两组患者年龄(t=0.649 ,P=0.527)、AL (t=-0.639,P=0.533)、MF类型(P=0.5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1.03±0.33、1.11±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 ,P=0.718 );平均中心视网膜厚度(CFT)分别为(596.51±196.69)、 (578.33±200.18)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8,P=0.823 )。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65±5.15)个月。手术后7 d,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眼BCVA、CFT变化以及黄斑裂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间手术前后BCVA、CFT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末次随访时,31只眼中,MF完全复位27只眼(87.1%);MF部分复位4只眼(12.9%)。A组、B组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67±0.24、0.64±0.21;平均CTF分别为(126.25±36.61)、 (134.27±25.29)μm。与手术前比较,BCVA提高(t=6.630、9.260 ,P=0.000、0.000),CFT下降(t=10.206、8.799 ,P=0.000、0.0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眼间logMAR BCVA、C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6、-0.924 ,P=0.878、0.371)。A组发生全层黄斑裂孔1只眼(6.3%),B组无黄斑裂孔发生;两组患眼间黄斑裂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9 ,P=0.516 )。随访期间无眼内出血及眼内炎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PPV联合剥除ILM以及保留中心ILM可有效治疗MF,BCVA和CFT均得到改善。

  • 标签: 近视,退行性/外科学 视网膜劈裂症/外科学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中位联合止血带分阶段放气的方法,减少放气后对患者心血管的影响。方法:研究自2018年08月-2019年08月,全膝关节置换术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结果:采用中位联合止血带分阶段放气的方法,全膝关节头置换术患者放气后1min,3min,5min,15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前明显稳定。结论:中位联合止血带分阶段放气,将患者头部抬高20°,可显著增加回心血量,下肢抬高30°,相当于自体输血, 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有助于血压的维持,且下肢抬高体位不会降低下肢微循环,同时下肢抬高在增加静脉向心脏回流的基础上,可以减缓血流快速涌向下肢,减轻患者心血管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 中凹位联合止血带分阶段放气 全膝关节置换术 心血管影响
  • 简介: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分析,对神经元脉冲电位信号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峰电位检测,获得脉冲电位信号样本,以主成分进行预分类,选取与类中心方差小的典型脉冲电位集合作为径向基网络的训练样本,让神经网络进行自适应学习,以实现对原始信号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在对模拟的脉冲电位信号进行分类时此方法的错误率比主成分聚类法和形状聚类法小。多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电活动信号应用此方法分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脉冲电位分类 多电极阵列 主成分分析 海马神经元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眼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和FS-LASIK的近视患者102例102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SMILE组53例53眼和FS-LASIK组49例49眼。采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和WaveScan像差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检测角膜形态特征和像差,应用MTF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2个组不同空间频率下不同时间点MTF值变化和术后6个月2个组去除低阶像差后MTF值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SMILE组去除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球差后MTF值的变化。结果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3、6个月各空间频率的MTF值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术后1、3、6个月各空间频率MTF值均高于FS-LASIK组。除55 c/d、60 c/d外,其余空间频率下2个组术后6个月MT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去除低阶像差后,各空间频率下SMILE组的MTF值均明显高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1 c/d空间频率下SMILE组去除球差、水平彗差后MTF值明显高于去除前MT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 c/d、3 c/d空间频率下去除垂直彗差后MTF值明显高于去除前MT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空间频率去除单项高阶像差后与术后6个月MT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术后眼MTF均较术前升高,且SMILE术后MTF值较FS-LASIK术后MTF值略高。

  • 标签: 调制传递函数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光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完全内界膜(ILM)剥除与联合保留中心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以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在线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选取以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作为研究对象,干预方式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联合保留中心ILM剥除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1日。排除重复、信息不完整或不相关文献和综述性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选择均数差(MD)和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量的估计值,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FT)、手术后黄斑裂孔(MH)发生率。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232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的417只眼进行分析,其中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保留中心ILM剥除分别为245、172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者与联合保留中心ILM剥除者治疗后BCVA、C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VA:MD=0.05,95%CI -0.00~0.11,P>0.05;CFT:MD=-4.79,95%CI-18.69~9.11,P>0.05);M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5.70,95%CI 2.22~ 14.61,P<0.05)。结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保留中心ILM剥除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眼BCVA、CFT均得到改善;与完全ILM剥除比较,保留中心ILM剥除手术后MH发生率更低。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脂康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6只大鼠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3腹腔注射(6×105u/kg)后高脂饲养6周,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饲以高脂饮食,血脂康组在饲以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300mg·kg-1·d-1血脂康;另选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末,观察大鼠主动脉斑块面积、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脂、肝脏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活化物激活受体-gamma及小蛋白-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物(MDA)明显增加(P<0.05);过氧化物酶体活化物激活受体-gamma(PPAR-gamma)蛋白表达下降(P<0.05),小蛋白-1表达增加(P<0.05)。血脂康组TC、LDLC、TG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改善;PPAR-gamma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小蛋白-1水平下调。结论血脂康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水平,上调肝PPAR-gamma的表达,下调小蛋白-1的水平,减少脂质进入肝细胞,从而减少肝脏氧化应激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血脂康 过氧化物酶体 模型组 应激水平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脱位入路头凹处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2月应用外科脱位入路经头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3例(26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例资料。其中男15例(18髋),女8例(8髋);年龄21~53岁,平均36.2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2例(15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8例(8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3例(3髋);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Ⅱb期5髋,Ⅱc期12髋,Ⅲa期5髋,Ⅲb期3髋,Ⅲc期1髋。术前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骨髓浓集液,测定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检测骨髓浓集液中骨髓单核细胞数量。无菌条件下制备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显露股骨头,经股骨头凹处开窗进行死骨清除,将自体骨粒与骨髓浓集液、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混合后,经股骨头凹处顺向打压植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12个月行骨盆X线片及CT、MRI检查,观察关节面塌陷及骨修复重建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关节疼痛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富血小板血浆测定血小板水平为(1.82±0.29)×106/μL,其中VEGF和TGF-β水平分别为(504.32±52.13)pg/mL、(134.19±20.52)ng/mL。骨髓浓集液中骨髓单核细胞数量为(8.17±1.54)×105/L。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125 min,平均108 min;术中出血250~400 mL,平均320 mL。23例患者术后随访26~42个月,平均36.6个月。1例出现大转子截骨端延迟愈合,二次手术后4个月愈合。11例(11髋)出现了关节面不同程度塌陷,其中10髋关节面塌陷1.0~3.0(1.9±0.82)mm,关节间隙可,塌陷关节面下骨质密度接近正常,关节功能正常,未予处理;1例股骨头坏死面积约占股骨头体积60%,术后17个月关节面塌陷3.5 mm,关节功能受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3例(26髋)中,术后25髋股骨头植骨均重建,完全重建时间为1~1.5年。25髋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38±8.21)分,高于术前的(58.92±10.42),VAS(2.58±1.58)分,低于术前的(7.42±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30、26.718, P值均<0.01)。结论外科脱位入路头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可以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骨;同时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应用,可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供细胞支架、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及VEGF和TGF-β的水平,促进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骨移植 外科脱位入路 自体骨髓浓集液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DEZA)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IMH并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23只眼(IMH患眼组)及其健康对侧眼23只(对侧眼组),以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健康者30名3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所有受检眼均采用国际标准Snellen视力表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统计分析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3组受检眼的CBFA、DEZA。CBFA:以中心为中心、半径1 mm圆形区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DEZA:水平方向上椭圆体带缺失区直径。对比分析3组受检眼手术前后CBFA及logMAR BCVA的差异以及IMH患眼组组内手术前后CBFA、DEZA、logMAR BCVA的变化。3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后视力与基线各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logMAR BCVA分别为1.26±0.7、0.48±0.22,CBFA分别为(1.49±0.30)、(1.92±0.17)mm2,DEZA分别为(1 080.22±576.98)、(433.78±423.04)μm。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3、7.77、6.58,P<0.01)。IMH患眼组手术前CBFA小于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F=14.13,P<0.01);IMH患眼组手术后CBFA与对侧眼组无明显差异(t=4.32,P=0.37 ),但仍小于正常对照组(t=4.07,P<0.0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logMAR BCVA与DEZA呈正相关(r=0.69、0.75,P<0.01);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CBFA与DEZA呈负相关(r=-0.49、-0.89,P<0.0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logMAR BCVA与手术前DEZA呈正相关(t=2.32,P=0.02)。结论IMH患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手术前后logMAR BCVA与DEZA呈正相关,DEZA与CBFA呈负相关。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局部血流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椭圆体带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角膜地形图和调制传递函数(MTF)测量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治近视术后有效光学区(EOZ)的大小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近视患者62例62眼。使用角膜地形图曲率差异图取值方法及MTF方法分别测量并计算SMILE术后6个月EOZ的大小。采用克隆巴赫系数和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测量数据的可重复性,采用Bland-Altman法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EOZ变化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使用角膜切向曲率差异图测量的EOZ平均值的克隆巴赫系数和ICC均>0.9,重复性较好。2种方法测量的EOZ差值平均为(0.20±0.35)μm,具有较好的一致性,95%一致性界限为-0.49~0.89 μm。SMILE术后6个月,使用切向曲率差异图测得的EOZ为(5.32±0.25)mm,较预计光学区缩小了(1.18±0.25)mm;MTF法计算的EOZ为(5.07±0.32)mm,较角膜地形图获取的值小(0.20±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7,P<0.01)。角膜地形图EOZ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364,P=0.004),与角膜曲率变化值及Q值变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7、0.514,均P<0.01)。结论使用角膜地形图切向曲率差异图测量的EOZ数据重复性好,与MTF法的计算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MILE术后EOZ显著缩小。

  • 标签: 近视 光学区 飞秒激光 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地形图 调制传递函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模型显像探讨基于飞行时间(TOF)和点扩散函数(PSF)重建对PET/CT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PET图像质量体模进行PET/CT显像,采用常规临床显像条件(3 min/床位)连续进行3次数据采集。分别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OSEM+TOF、OSEM+PSF、OSEM+TOF+PSF重建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对应的模型图像分辨能力、图像均匀性、"冷区"对比度、"热区"信噪比(SNR)和SUV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重建方法"热区"SNR、平均SUV(SUVmean)和最大SUV(SUVmax)与球体直径的相关性。结果OSEM和OSEM+PSF重建图像最小能分辨6.4 mm"热区"立柱,OSEM+TOF和OSEM+TOF+PSF最小能分辨4.8 mm"热区"立柱。OSEM+TOF和OSEM+TOF+PSF"冷区"对比度明显优于OSEM[(78.56±1.21)%、(78.85±1.17)%、(73.44±1.47)%;F=61.068,t值:9.503, 10.018,均P<0.001];OSEM+PSF最大和最小非均匀性百分比均优于OSEM(F值:10.286、27.630,t值:-2.599、7.698,均P<0.05)。各"热区"球体SNR及SUVmax在OSEM+PSF和OSEM+TOF+PSF重建时大于OSEM[SNR: (98.99±34.76)%、(98.29±28.66)%、(73.64±26.05)%; F=5.712,t值:3.209,3.412,均P<0.05; SUVmax: 8.96±2.72、9.28±2.17、8.01±2.21;F=3.931,t值:2.154、2.863,均P<0.05],而在OSEM+TOF重建与OSEM重建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值:0.297、0.272,均P>0.05)。SNR和SUVmean在4种重建方法中均随"热区"球体直径的增加而增加(r值:0.913~0.963,均P<0.05),SUVmax在OSEM+PSF和OSEM+TOF+PSF重建中与"热区"球体直径无明显相关性(r值:0.496和0.614,均P>0.05)。结论在特定采集及重建条件下,TOF主要提高"冷区"对比度和对小病灶的分辨能力,PSF主要提高图像均匀性和SNR,两者结合可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以及显著提高"热"病灶的SUV。

  • 标签: 模型,结构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两种不同输入函数重建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Patlak多参图像对肺癌病灶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完成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扫描的肺癌患者的扫描原始数据,总扫描时间为75 min。采用两种输入函数进行Patlak多参重建:①以0~75 min降主动脉时间-放射性曲线(TAC)为输入函数(IDIF)。②以耶鲁大学研发的基于人群的输入函数(PBIF)。Patlak多参数分析软件分别以上述输入函数重建获得代谢率(MRFDG)、分布容积(DV)图像,感兴趣区法勾画病灶获得多参定量信息包括MRFDG及DV的最大值(max)、峰值(peak)和平均值(mean),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例接受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成像的肺癌患者的原始数据,以两种不同输入函数进行Patlak重建,得到肺癌病灶MRFDG-IDIF和MRFDG-PBIF的max、peak及mean值分别为:(0.26 ± 0.15)、(0.19 ± 0.12)、(0.14 ± 0.08)μmol·min-1·ml-1和(0.26 ± 0.15)、(0.20 ± 0.13)、(0.15 ± 0.09)μmol·min-1·m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IDIF和DVPBIF的max、peak及mean值分别为(165.56 ± 99.89)%、(117.66 ± 72.24)%、(62.16 ± 33.65)%和(170.04 ± 103.93)%、(121.91 ± 73.71)%、(65.05 ± 3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基于人群的输入函数或可成为难以耐受长时间平卧的肿瘤患者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多参显像的替代输入函数

  • 标签: 肺癌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量参数 输入函数 重建方式
  • 简介:目的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neuropathy,AN)患者在不同测试强度下的单音节识别率,总结AN患者在言语识别方面的特点。方法AN患者10例,共20耳。根据听力图形状将AN患者分为上升型听力组和非上升型听力组,两组分别包括12耳和8耳。分别在患耳0.5、1、2和4kHz纯音平均听阈(4FA)以及4FA上10dB、20dB、30dB共4个强度测试单音节识别率。绘制得分一强度(Performance--Intensity,P—I)函数曲线。结果AN患者的P—I曲线大致可以分为3段。在昕阈附近得分较低,在4FA+20dB处达到相对较高得分,平均最大言语识别率为42.8%±23.8%;在4FA+20dB以上得分没有随强度增加显著增长,而是总体得分呈轻微回跌。大多数AN患者P—I曲线呈非单调性,且变异范围较大,最大言语识别率得分的差异可达60%~70%。在各强度下,上升型听力组和非上升型听力组在全部4个强度下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N患者的单音节P—I曲线呈现低得分、非单调、变异大的特点。

  • 标签: 前庭耳蜗神经疾病 言语知觉 测昕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贝叶斯概率估计算法的多维度周边快速对比敏感度函数(pqCSF)检测方法,并评估此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非连续纳入12名健康正视眼受试者19眼,平均年龄(22.92±2.91)岁,平均球镜度和柱镜度分别为(-0.34±0.52)D和(-0.30±0.42)D,裸眼视力均≥1.0。基于贝叶斯概率估计算法,通过对比敏感度峰值γmax、空间频率峰值ƒmax、带宽β和低对比度截距δ来快速描绘全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函数(CSF)曲线,建立了(pqCSF)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4个方向6°、12°、18°和24°离心率的16个周边视野位置(其中周边18°的颞侧视野接近生理盲点,不纳入研究)进行pqCSF检测。比较各个视野位置的CSF曲线下面积(AULCSF)以及19个空间频率(以对数单位等间隔分布)所对应的对比敏感度。结果各方向内随着离心率不断增加,AULCSF逐渐降低,不同离心率间AULCS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周边6°、12°和24°水平方向(鼻侧+颞侧)AULCSF均较垂直方向(上方+下方)AULCSF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F曲线显示,随着与中心距离的增加,pqCSF、AULCSF及高频截止频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数据标准差也逐渐增大。结论pqCSF检测可以描绘出周边大范围视野较完善的周边CSF曲线图,较好地反映周边视功能质量。

  • 标签: 周边视功能 快速对比敏感度函数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尿碘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非对称U型响应曲线关系。方法以“碘”“尿碘”“甲状腺”“甲状腺结节”为中文关键词,以“Urine Iodine”“Goiter Prevalence”“Thyroid Nodule”为英文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pringer数据库中有关尿碘浓度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关系的文献,时间范围定为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语种限定为中文与英文。共纳入46篇文献(国内、国外文献分别为24、22篇)。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以Sigmoid函数模型分别对低尿碘至适宜尿碘浓度区间、适宜尿碘至高尿碘浓度区间的尿碘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拟合,评估中国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情况。结果所拟合的低尿碘至适宜尿碘浓度区间、适宜尿碘至高尿碘浓度区间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与尿碘中位数对数值剂量效应曲线,较好模拟了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非对称U型曲线定量关系,分段函数分界点的尿碘中位数为198 μg/L。根据纳入文献的总样本人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中国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95%CI)为23.0%(17.3%~30.7%)。结论基于分段函数构建U型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对尿碘水平响应曲线实用性较强,且有较好拟合效果。

  • 标签: 尿 甲状腺结节 剂量效应 U型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