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安徽巢湖早叠世青龙组南陵湖段的火山碎屑流沉积物,由火山碎屑岩组成,可分为英安质角砾岩、英安质晶屑-玻屑凝灰角砾岩、英安质玻屑-晶屑凝灰岩和凝灰质灰岩四种岩石类型。沉积层序分为两个旋回,包括Bouma序列的A—C、A—E段。层序分析表明,是介于近源和远源之间的过渡相,属于斜坡沉积环境,物质来源于巢湖以南的浅海区火山喷发物质。

  • 标签: 海底火山碎屑流 岩石学特征 形成机理 南陵湖段 安徽巢湖地区
  • 简介:在希腊和意大利存在个狭长线状盆地,其中两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古代的。通过对盆地内沉积物的分布进行研究得知:沉积物的分布与盆地构造格局的演化有关。这个盆地分别是上新世一第四纪的Patras-Corinth地堑、Reggio-Scilla地堑和中叠世的Mesohellenic猪背式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球动力条件。但是不论在哪种情况下盆地内都会出现一个狭窄区,狭窄区内水深急剧变浅形成带脊的海峡,海峡将盆地分成主、次两个亚盆地。尽管这个盆地沿着轴线的沉积环境不同,但是海峡对盆地内沉积环境的影响却是相同的。通过对老盆地的研究进而预测两个现代盆地及海峡里的沉积环境。海峡强大的潮汐流把细粒沉积物搬运到亚盆地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梯形扇角洲逐渐充填海底峡谷,最终海峡消亡。随着深度的不同,亚盆地中或者出现角洲沉积(小而浅的亚盆地),或者出现浊流沉积(大而深的亚盆地)。而且在海峡和主亚盆之间可能发育伸展陆架。陆架遭受峡谷侵蚀切割,沉积物由细变粗。以上沉积模式可应用于具有类似几何形态的盆地中。

  • 标签: 盆地 陆架 沉积环境 扇三角洲 几何形态 浊积岩
  • 简介:介绍了山区气候资源的特点,不同山区局地地形的气候资源利用以及山区气候资源利用的注意点。

  • 标签: 山区 气候资源 开发利用
  • 简介:2003年国家测绘局为支持河南省的1:1万比例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更新工作,对河南省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了1:25000航摄比例尺的航空摄影工作。为充分利用已有的1:35000航摄比例尺的控制成果资料,进行1:25000航摄比例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河南省测绘局于2004年底立项进行了“基于1:1万3D更新的不同比例尺空数据转换研究”。

  • 标签: 航摄比例尺 数据更新 数据转换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3D 国家测绘局
  • 简介:对于用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10组底片,用底片常数法和中心重叠法分别重新作了归算;对于饮食大时角底片的组,归算中使用在恒星常数中加进折射项的办法计入了大气色散改正。给出了15颗星的相对视和自行,以及由重叠解换算的绝对视差,对视差测定值的精度作了讨论。

  • 标签: 折射望远镜 恒星 三角视差 底片常数法 中心重叠法 归算
  • 简介:阐述了利用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地形环境虚拟现实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着重论述了基于OpenGL技术构造真实维城市景观模型的有关原理以及在计算机上实现城市维景观的重建与实时动态立体显示的有关技术。

  • 标签: 数字摄影测量 虚拟现实 数字高程模型 正射影像 OPENGL
  • 简介:本文内容是对前一文提出正确的变质量体的运动方程及修正谬误的运动方程的一个严格证明。其证明过程,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这样,就可使前文更具有完整性。

  • 标签: 天体力学 三体问题 变质量体 运动方程
  • 简介:2005年河南省测绘科技学术年会于2005年9月20日至23日在门峡市召开。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篇,参加撰写学术论文的作者达百余人。学会组织编印了《2005年河南省测绘科技学术年会论文集》200册,分发与会代表及有关会员单位交流。来自全省科技工作者112人参加了大会。河南省测绘局局长、学会理事长曹江水,特邀专家国家大地数据处理中心主任郭春喜博士,门峡市国上资源局局长丁宏俊、副局长阴旭阳,省测绘局副局长、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禄丰年,郑州测绘学校校长、学会副理事长李玉潮,黄委测绘信息工程院副院长、学会副理事长刘豪杰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测绘科技 三门峡市 学术年会 河南省 学会组织 科技工作者
  • 简介:对取自尼日利亚尼日尔角洲西北部11个海上和陆上油田的66个油样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从巨大而复杂的数据组识别油族。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同位素烃源参数把油归为个族:A族,位于陆上沼泽至过渡区,主要接受次含氧至含氧沉积环境晚白垩世或以后的海相烃源岩排逸的油;B族,位于近海区,其第系烃源岩接受了陆地和海相有机质的输入;C族,主要在海上,其第系烃源岩沉积于含氧的近岸或角洲环境,接受了大量陆源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表明,陆相(沼泽)油形成于生油窗的高峰,而过渡相至海相油则于生油窗的早期排出。

  • 标签: 尼日利亚 尼日尔三角洲 原油 地球化学 相关关系 烃源岩
  • 简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表皮和井筒存储效应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线性流动模型,用积分变换的方法求得了该模型的Laplace空间解,并对此解进行了反演,作出了该模型的试井分析曲线,对上述典型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考虑井储和表皮效应的情况下,对现场实例进行了分析,拟合效果较好.

  • 标签: 垂直裂缝 井筒存储 表皮效应 试井解释 流动模型 水力压裂
  • 简介: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把教育、制度、监督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发挥惩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截止到目前,全局共获得市以上奖励280项。2002年,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荣获“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先进集

  • 标签: 党风廉政建设 反腐败 反腐倡廉 国土资源管理
  • 简介:中下扬子区广泛分布着叠纪滩相、潮坪相和岩溶带3类碳酸盐岩。根据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组构、孔隙类型和成岩环境等特征对3类岩石进行比较。滩相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岩作用是在海水渗流、潜流和淡水渗流、潜流成岩环境下产生的胶结、云化和溶解作用。潮坪相白云岩和富含石膏的蒸发岩则以高盐度的海水渗流带的准同生毛细管蒸发浓缩云化作用为主,在大气淡水渗流或潜流成岩环境下则以去云化、去膏化和溶解作用为主。岩溶带碳酸盐岩-蒸发岩及其岩溶堆积角砾岩主要经历早期海水强烈蒸发作用下准同生云化作用和晚期表生淡水环境下的岩溶作用。上述主要成岩作用使3类岩石次生孔隙率增加。因此,成岩作用对其成为有希望的储层起到了主导作用。

  • 标签: 中下扬子区 三叠纪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成岩环境 岩溶带
  • 简介:潘—煤矿小断层较为发育,尤其是P2ss^1第含煤组主采煤层(11—2煤)。采用构造地质学的分析方法,对井田内P2ss^1第含煤组主采煤层中断层的特征、发育规律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分析,根据已采区小断层分布规律以及井田构造应力场进行了研究,对未采区构造分布作出预测。

  • 标签: 煤矿 第三含煤组主采煤层 小断层 断层特征 发育规律 形成机制
  • 简介:通过对查查香卡地区晚叠世火山岩岩石学特征、空间分布、形态、火山机构、火山岩与构造关系的研究,确定该套火山岩时代为晚叠世.岩石地层单位为鄂拉山组,为一套陆相喷发火山岩,呈NW向展布于大海滩-都库隆瓦地区.以-高钾、高钙、低钛为特征,属钙碱性系列.火山喷发活动由强到弱,岩性由中性向酸性渐变,岩浆活动由啧发型向侵入型递进.表明岩石构造环境为陆内消减带火山岩的造山区.是来自地壳下部的火山岩浆经分异结晶并在上涌过程混入有上地壳物质而喷发形成.喷出时的大地构造环境为陆内造山环境,该火山岩最初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由于A型俯冲构造活动,测区乃至鄂拉山地区产生一系列右旋走滑断裂带,受NW向右旋走滑断裂的影响,岩石孔隙加大,并出现强烈的热流活动,导致岩浆沿这些断裂带喷出地表.

  • 标签: 查查香卡 火山岩 构造环境 晚三叠世
  • 简介:通过对测地雷达(GPR)、浅层岩心样品和露头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一个下奥陶统Ellenburger群合并坍塌古溶洞系统的井问雏结构。这些数据采集于得克萨斯州中部MarbleFalls附近的一个研究区,数据采集区面积约为800×1000m(-2600×3300ft),可覆盖象西得克萨斯州这类地区典型井网(0.65km^2)的多口油井。通过对岩心的岩相描述和GPR反射响应的综合分析,识别出了几个仅靠GPR数据就可以成图的古溶洞相:①连续反射的是未扰动地层;②具有断裂和褶皱特征的相对连续反射的(几十米以上)是扰动地层;③不连续或连续性很差的杂乱反射反映的可以在岩心中识别出的、而在GPR数据则无法分辨的非均质溶洞角砾岩相。它们包括强扰动地层相、粗碎屑杂乱角砾岩相、细碎屑杂乱角砾岩相和沉积充填相。基于岩心和GPR数据描述的合并坍塌古溶洞系统的维结构表明,角砾岩体走向带存在350m(1100ft)宽、1000(3300ft)多米长、数十米厚。这些角砾岩体是合并坍塌古溶洞。角砾岩体之间是200m(660ft)宽的扰动和未扰动围岩。当一个溶洞系统被埋藏之后,机械压实作用会形成多种构造。这些构造包括褶皱、下陷和断层。褶皱和下陷的规膜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与坍塌有关的断层数目很大,断距可达数米,其中多数为正断层,逆断层也有可能出现。

  • 标签: 合并坍塌 古溶洞系统 扰动围岩 杂乱角砾岩 沉积充填 坍塌角砾岩
  • 简介:四川盆地叠系具有较为优越的成盐条件,通过对含盐岩系及盐类沉积物在地史进程变质演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沉积成岩的演化模式,阐明了水溶、热熔交替叠加的变质作用对富钾卤水及含钾盐类沉积在成因上的重要意义,并对盆地东北部及西部寻找富钾卤水的远景提出了评价。

  • 标签: 三叠系 含钾岩系 富钾卤水 变质演化 四川盆地
  • 简介:对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区内晚叠-早白垩世地层、沉积相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认为南部存在侏罗千佛岸组,中南部有较多的角洲相沉积;讨论了沉积相的时空展布规律,这对区内上叠-下白垩统沉积-层控矿产的研究和油气资源勘探均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地层 沉积相 沉积体系 晚三叠-早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