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蚕业发展史情况表明,蚕种质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而且影响丝绸行业兴旺发达。在漫长岁月里,无数德高望众老前辈和当今专家学者为了提高蚕种质量付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今蚕业在不断向前发展,蚕品系在不断更新换代,气象因子在不断改变,微生物适应性在不断增强,这些因

  • 标签: 蚕种质量 丝绸行业 微粒子病 栽桑 蚕业 蚕病
  • 简介:<正>根据茧丝产销形势,并考虑各地不同情况,为了稳定和正确引导蚕茧生产,控制盲目扩大桑园面积,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从1992年秋茧上市起将蚕茧收购价格作适当调整,并相应调整厂丝价格.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1、今年秋茧收购价格,各省(自治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以维持每50公斤鲜上茧中准级(干壳量9.2克)480元价格不变,也可以适当下浮,但下浮水平不得低于每50公斤440元.具体价格由各省(自治区)在上述规定范围内自行决策.现行等级差价率不变.

  • 标签: 茧丝价格 秋茧 有关问题 通知 上茧 收购价格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这直接影响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业发展。减少蚕房等养蚕设施投入,实现省力化养蚕是推进蚕业发展重要举措。冕宁县蚕桑事业管理局借鉴山东、江苏、浙江及四川内地大棚养蚕经验,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新型养蚕大棚研制推广,取得了一些经验。

  • 标签: 大棚 养蚕 技术
  • 简介:自家蚕一代杂交种普及以来,雌雄鉴别一直是蚕种研究重要课题。田岛(1941年)发现限性普斑系后,后经改良,终于在七十年代得到普及,此后日本育成实用蚕品种约半数是普斑限性品种。这类品种雌雄鉴别可在五龄期进行。由于雌雄鉴别时间短、劳力集中,因而实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蒋同庆(1948年)根据基因互作现象提出了利

  • 标签: 限性品种 雌雄鉴别 蚕品种 一代杂交 基因互作 全茧量
  • 简介:中国为世界蚕桑生产起源地,已有5000多年历史。20世纪中后期,在国家急需外汇情况下,蚕桑生产为国家计划,国家对丝绸产品实行垄断经营,这期间蚕桑丝绸是国家出口创汇重要产业(年创汇额高达40亿美元,为全国第二大创汇产业),从1970年我国蚕茧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蚕桑丝绸产量一直跃居世界首位。

  • 标签: 果桑 夏伐 蚕桑生产 国家外汇储备 蚕桑丝绸 丝绸产品
  • 简介:文章通过对泥咕咕概述、题材、造型、色彩、装饰纹样等方面研究,分析农耕时代下民间艺人精湛绝伦表现手法,并希望把现代审美与古老民俗艺术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顺应现代人审美需求和保护好这门古老民间艺术文化。

  • 标签: 浚县 泥咕咕 艺术特色 造型设计
  • 简介:随着茧丝行情波动,桑园面积大起大落,农民大喜大悲,教训深刻,经过我们二年探索和试验,通过利用桑枝栽培香菇,提高了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形成互补,这对稳定蚕桑生产非常有利.1999年我县栽培50万袋香菇,2000年推广到200万袋,使每亩桑园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好达到2000元.利用桑枝生产香菇,获得2000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木屑栽培 栽培香菇 桑枝木屑
  • 简介:在昆虫中,尿酸不仅有排泄氮代谢废物功能,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普通家蚕体壁由于尿酸蓄积而不透明,而在没有尿酸蓄积突变体中体壁却透明或半透明.有大约25个油蚕突变形成与尿酸生成、运输和蓄积相关.将油蚕作为研究尿酸代谢模型,有助于阐明其他动物体内尿酸代谢机制,对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及药物开发有所帮助.

  • 标签: 嘌呤代谢 突变 油蚕 家蚕 突变体 氮代谢
  • 简介: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浒关蚕种场有关原蚕点建设经验和成功做法,主要抓好农村养蚕环境消毒,做好生产前准备工作,蚕期严格贯彻消毒防病措施,对蚕桑生产进行全面指导,取得了很大成效。

  • 标签: 原蚕点 建设 管理
  • 简介:今年春季,合川县以大石区为中心,方圆三个乡两平方公里土地上桑叶受到某农药厂逸出害虫双严重污染,这一区域内14多张蚕儿饲喂这种桑叶后,全部发生中毒。杀虫双属有机氮类农药。杀虫范围广.系新型杀虫剂。不仅对农作物、蔬菜虫害有杀灭效果,而且对家蚕也有剧毒。蚕儿误食含有这种有机氮桑叶后,重则数小时内死亡。轻则表现中毒症状,不吃或吃叶极少,软卧箔内,很少活动。如改喂正常无污染叶,虽不至立即死亡,但一般均不能上簇结茧,甚至有不能进入下一眠期而中途致死。蚕儿中毒后,无论中

  • 标签: 杀虫双中毒 蚕儿 杀灭效果 有机氮 新型杀虫剂 中毒症状
  • 简介:重点蚕区开发是当今商品社会发展经济必然.这里既有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问题,又有社会经济问题,很值得认真探讨.近几年来,重点蚕区开发建设,有成功、也有失误.要寻求新开发建设路子,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总结提高,联系本地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重点蚕区 开发建设 生态条件 蚕桑发展 商品社会 社会经济条件
  • 简介:方格蔟被业界公认为最好蔟具,因为它具有提高茧质、使用方便、易于保管、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目前方格蔟普及程度已成为一个蚕区蚕业发展水平重要标志之一,可以说没有方格蔟普遍应用就难有该地区长远、高效蚕桑业。因此,方格蔟应用备受各地蚕业部门重视,但因各地所处条件及推广方案等不一样,推广成效也迥然有别。实际上方格蔟推广已不单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更需要统筹策划、多方努力,只有把它作为系统工程制定并实施好,它才能在一个蚕区全面推广成功。

  • 标签: 系统工程 方格蔟 蚕业发展 使用寿命 蚕桑业 蚕区
  • 简介:近年,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制种质量有所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原蚕饲养方面,我们通过在农村原蚕点几年实践和观察,就目前原蚕点中常出现几种情况,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在此提出来与大家交流。l桑园施肥一般情况下,农村原蚕户对原蚕饲养认?..

  • 标签: 原蚕点 生产 桑园 施肥 蚕头 饲养密度
  • 简介: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和生存方式,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领域.家蚕作为生物技术研究模式昆虫,和现代生物技术有许多结合点,本文将把生物技术在家蚕领域研究热点进行概括.

  • 标签: 家蚕 生物技术 模式昆虫 蛋白质工程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 简介:养蚕布局是以蚕儿自身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温湿度等主要生理特点为依据,以桑树剪伐形式、肥培管理状况为基础,以气象规律为条件来确定一年中养几季蚕.合理养蚕布局是提高蚕茧单产、提高蚕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重要措施之一.一、对我县几十年来养蚕布局回顾1.年养蚕次数变更.我县养蚕历史悠久,从前只养春蚕1季,1939年逐步推广改良品种,改每年饲养1季为春、秋2季,春季在5月上旬发种,发种量占全年60%,秋季在8月中旬发种,发种量占全年40%.1957~1976年普遍推行1年养蚕3季,增养晚秋蚕,发种时间大体在秋蚕上簇时,其发种量占春、

  • 标签: 养蚕布局 发种量 单产 桑树剪伐 生长发育 冬季重剪
  • 简介:俗话说:"养蚕全靠一把灰".这充分说明了石灰在养蚕生产中重要性.石灰虽然价格便宜,却是养蚕生产中主要消毒药剂之一,在养蚕防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桑叶叶面消毒等许多养蚕生产环节,可谓是量大而面广.本人就在养蚕生产中使用石灰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 标签: 石灰消毒 饲养管理 作用原理
  • 简介:古人总是意境与山水,意境对于现代人在生活中满足精神内涵文化内涵,同样也是未来室内空间设计大方向.在大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要营造空间环境越来越偏向功能与精神且功能服务与精神.意境是通过对时空镜像描绘呈现出一种情景交融律动生命艺术境界.

  • 标签: 室内空间 绿色 家具 心理
  • 简介:夏季日照充足,气温高,是桑树旺盛生长季节,亦是各种桑树害虫严重发生季节.在夏季四川各地主要桑树害虫有桑螟、野蚕、褐金龟、桑天牛、黄星天牛、云斑天牛、黄天牛、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桑白蚧等.如桑螟第2代、第3代、第4代发生于6、7、8月,各地为害都相当严重,在1995年北

  • 标签: 桑树害虫 云斑天牛 桑红蜘蛛 桑天牛 桑粉虱 为害特点
  • 简介:农村家蚕常见病毒病有血液型、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各有其表现症状.需从消毒、管理、选用抗病品种等方面着手进行病毒病防治,以提高养蚕效益.

  • 标签: 家蚕 病毒病 症状 防治 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