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下丘不同亚区神经元相位锁定反应及其潜伏,探讨下丘不同亚区时间信息的神经传入差异。方法采用单极玻璃镀膜钨丝电极记录14只豚鼠下丘单神经元单位的动作电位。双耳给予持续时间200ms的纯音,频率范围为50~3000Hz,用Level—CrossingDetector(Tueker-DariesTechnologies)记录神经元单位的特征性频率,频率反应面积(Frequencyresponsearea)及围刺激时间柱形图(Perisfimulustimehistogram)。在记录结束时,用5μA电流通电10s作一电损伤标记,退出电极,在相距大约1mm处作另一电损伤标记。用计算机软件重建周期柱形图(Penodhistogram),并计算向量强度(Vectorstrength)。利用组织学切片,细胞色素氧化酶染色法染色,重建记录神经元的部位。结果165个神经元单位的记录部位能通过组织学方法确定,其中11个位于背皮层的外侧部,18个位于外核,134个位于中央核。73%的背皮层神经元单位显示对纯音的相位锁定反应,33%的外核神经元单位发生相位锁定反应,75%的中央核神经元单位显示对纯音的相位锁定反应。在下丘锁相反应神经元中,74%的神经元单位(63/85)的相位随刺激频率变化图为线性,26%的神经元单位呈现为非线性。不同亚区的潜伏范围为:中央核,4.6~15.4ms[(8.2±2.8)ms];背皮层,12.8~21.3ms[(16.5±3.4)ms];外核,12.1~14ms[(13.4±0.9)ms]。结论下丘三个亚区的相位锁定反应及潜伏各不相同,其相位锁定的神经传入不同。下丘神经元不仅接受来自下级听觉中枢核团的传入,可能还接受来自上级听觉中枢核团和听觉皮层的相位锁定神经传入。

  • 标签: 下丘 相位锁定反应 纯音 潜伏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妊高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妊高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肾功能情况,对其治疗前后的主要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损伤2-3患者在入科10.2±6.5h内开始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在4.7±2.8d恢复。结论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对妊高合并2-3急性肾损伤患者有利。

  • 标签: 连续血液滤过 妊高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半喉切除术围手术营养干预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例喉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半喉切除术围手术,给予营养护理,行饮食管理,加强术前、术后血糖控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患者术前、术后的血糖控制良好,切口愈合好,如期拆线,未发生感染及咽漏,按预期目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营养护理,严格监测血糖,预防感染,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喉癌 糖尿病 半喉切除术 营养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足三里合培元生金汤内服对哮喘缓解儿童肺脾肾虚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仅予以天灸治疗,治疗组在天灸基础上同时予以中药培元生金汤内服及穴位注射足三里,依据病情分级水平进行阶梯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降低哮喘患儿的肺脾肾虚症状评分,减少喘息发作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足三里合培元生金汤内服能有效降低哮喘患儿的肺脾肾虚症状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穴位注射 足三里 培元生金汤 哮喘缓解期
  • 简介:虽然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治疗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方式,并且口内器(oralappliance)不具侵袭性,但两者长期配戴的顺从性一直是临床上要面对的难题。针对拒绝使用保守疗法或保守疗法失败的OSAHS患者,以上呼吸道手术来维持睡眠时呼吸道的稳定度和通畅度有其临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术后"伤口疼痛"和"可能的并发"一直是传统上呼吸道外科手术最常被提及的缺点,也常是OSAHS患者考虑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时很重要的因素。

  • 标签: 打鼾(Snoring)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Sleep Apnea Obstructive)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Pressure)
  • 简介:目的检查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HHT)患者中Smad4基因突变及听力情况。方法根据2000年Shovlin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对7例ENG和ACVRL1基因筛查均阴性的HHT患者进行Smad4基因筛查和听力检查。结果7例患者smad4基因测序均未发现突变位点,2例患者除严重鼻出血外还伴肝脏血管畸形,7例患者均无听力障碍、胃肠出血者及肠息肉患者。结论Smad4基因与HHT、耳聋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SMAD4基因 耳聋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MED)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5月~2014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18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的意愿确定手术方式,行MED治疗78例,行FD治疗102例。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随访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MED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及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FD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术后随访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少,恢复快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而FD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住院时间较长,术后并发较多,恢复较慢,但适用于各种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 简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耳聋基因诊断高级研讨会暨全国第四耳聋基因诊断学习班"8月28日至9月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主办,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协办,1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耳鼻咽喉科医师和检验科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 标签: 基因诊断 学习班 耳聋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会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喜疗妥外敷治疗对预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喜疗妥软膏外涂,观察组组采用红外线照射加喜疗妥软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透析4周后动静脉内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管并发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喜疗妥软膏外涂,可有效减少硬结、红肿、血管狭窄等静脉炎发生率。

  • 标签: 尿毒症患者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喜疗妥软膏外涂 红外线照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