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常克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心火上炎表现者从心有余立论,认为心火上炎也是当前小儿多动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以心火上炎为主者治以清心泻火,凉营养血,方用玉女心经汤;治疗多动症者需谨记“衰其大半而止”;此法标新立异,使本病辨证更详细,治疗更明确,在临床上获得颇多好评,为多动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多动症 心火上炎 儿童
  • 简介:洪丽君主任治疗小儿疾病经验颇丰,尤其是在应用中药直肠推入保留灌肠方面的经验丰富,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疗效,不仅解决了中药内服口感差,小儿依从性差的问题,还提高了部分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灌肠/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洪丽君 名医经验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儿童过敏性紫癜中临床效果确定,值得运用和发展。

  • 标签: 紫癜 过敏性 护理 中医护理学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及术式选择.方法对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13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4例,均为Ⅰ、Ⅱ级脾破裂而无其它脏器损伤者;手术治疗9例,其中脾破裂单纯缝合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1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6例;1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治疗则尽量行保脾手术,必要时采用联合多种术式保脾,但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

  • 标签: 脾破裂 诊断 脾破裂 外科学
  • 简介:1病例摘要患儿女,10个月。以“周身红斑,水疱,脱皮伴发热5d”为主诉入院。患儿给予退热剂后肩部,前胸初起散发红点,次日晨起出现红点处变为水疱,粟粒大小至中午发热达38.5℃,水疱变大(在当地用药1d,不详)第4d出现手臂及躯干表皮大片脱落呼吸气促,哭闹无力,状态差,露出鲜红色糜烂面,手臂处糜烂面色暗,可见散在薄壁松弛水疱有破溃,尼氏征(+),血液及脓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入院诊断:中毒性大疱表皮松懈症。患儿入院后3h转入儿科抢救室,精神萎靡,呼吸急促,一般状态差,呻吟状,双上肢不自主抖动,末梢凉,右下肢血压98/71mmHg,心率144次/min,入院后予盐水扩容,镇静,吸氧,万古霉素与马斯平联合抗炎,甲基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抑制炎症免疫反应,丙种球蛋白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入院第3d精神状态好转进食有力,对症给予口服补液盐。入院第6d面部有结痂无新鲜水疱形成。入院第8d面部及双下肢结痂及坏死表皮脱落露出粉红色皮肤。入院第9d患儿转入外围继续治疗,第20d痊愈出院。2护理2.1病房要求室温控制在23℃~26℃之间,湿度在55%~65%,房间早晚用紫外线消毒2次/d,室内物品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严格...

  • 标签: 大疱 水疱形成 糜烂面 下肢血压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静脉留置针穿刺
  • 简介:目的通过对氯胺酮合并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麻醉,探讨其复合麻醉的优点.方法对60例小儿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氯胺酮1mg/kg、异丙酚2mg/kg静注;B组氯胺酮1.5mg/kg静注,麻醉中监测Hb、SpO2,术后根据患儿出现肢体动作和能有应答作为评判麻醉苏醒的情况.结果A组出现肢体动作及应答时间较B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施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是方便可行的,并能减少氯胺酮的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氯胺酮 异丙酚 静脉麻醉 小儿 复合麻醉 不良反应
  • 简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胆红素对神经原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主要在于胆红素聚集、结合和沉积在神经系统3个步骤,在聚集与结合步骤,神经原损伤均可逆,至沉积步骤,病变转为不可逆,即为核黄疸,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应予以高度重视。为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防治措施包括光照疗法、换血治疗及药物治疗等,其中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其疗效好,副作用少。为提高护理质量,结合对我科16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的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2例均为我科1994年~2005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其中男婴97例,女婴65例,日龄1d~28d,其中早产儿48例,足月儿114例,均于出生后18~72h出现黄疸,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光疗,光疗60h的5例,48h的76例,24h的74例,<12h的7例。2护理2.1光疗前的准备光疗前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应及时调换。将1500mL蒸馏水加入新生儿培育箱水槽中,根据患儿不同胎龄和体重调节新生儿培育箱的温度、湿度,并保持恒定。观察患儿全身情况及皮肤黄染的程度,监测生命体征。尽可能暴露患儿皮肤,洗澡后不要扑粉,深色尿布且面...

  • 标签: 例护理 光照疗法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通过在小儿手术中建立喉罩通气(LMA)与气管内插管(Endotachealintadion)两种通气方式,总结喉罩通气(LMA)用于小儿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将80例拟行手术的小儿随机分成喉罩组(L组)与气管内插管组(E组),两组各40例,经快速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和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放置与通气情况。结果喉罩顺利放入率为100%,气管内插管顺利率为90%,L组2例(5%)出现口腔漏气,E组无漏气,2种方法对通气均无明显影响。喉罩组插入喉罩后与诱导前循环各参数相比元明显差异。E组插管后,与诱导前循环各参数相比有显著性增高(P〈0.01),5分钟后趋于平衡,呼吸复苏后拔喉罩前与拔管前循环各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喉罩通气相对气管导管插入简单、方便,患儿对喉罩插入的耐受性较好,反应性小,适合于部分气道困难的麻醉,其麻醉过程平稳,不影响通气,是小儿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外科手术 腹腔镜 喉面罩 肺换气
  • 简介:作者于2005年7月至2011年1月收治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伴左半结肠坏死患儿,均施行套入部与鞘部坏死的末段回肠、升、横、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切除,术中经肛远段结肠灌洗,I期行回-降结肠(或回-乙状结肠)吻合术,疗效满意。

  • 标签: 结肠 灌洗 肠套叠 坏死
  • 简介:目的探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68例确诊NRDS病例予NCPAP治疗,观察患儿在NCPAP后的临床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68例应用NCPAP后58例患儿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气P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降低(P<0.01)。结论NCPAP可以改善氧合,对NRDS治疗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编辑委员会是杂志依托全国各地小儿外科专家办刊的重要组织形式。杂志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热心杂志工作、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编审能力的编委会队伍。为此,根据第三届编委会推荐以及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社编委会换届章程,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将于2017年6月4日在长沙举行。

  • 标签: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 会议 编委会 外科专家 学术水平
  • 简介:报道一例3-羟基异丁酰辅酶A水解酶缺乏症,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和诊疗现状。患儿,男,1岁6个月,发热、腹泻后出现发育倒退、阵发性肌张力不全等症状;头部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病变。线粒体基因组全长检测未发现致病突变。线粒体相关疾病核基因检测发现患儿HIBCH基因新发复合杂合突变:c.439-2A〉G和c.958A〉G(p.K320E),分别遗传自其父母。予以患儿"鸡尾酒疗法"、限制缬氨酸饮食及对症治疗,2周后患儿肌张力不全症状改善,运动以及智能较前缓慢进步。

  • 标签: HIBCH基因 3-羟基异丁酰辅酶A水解酶缺乏症 LEIGH病 儿童
  • 简介:小儿毛细支气管发病急、病性重,以剧烈的喘息为特点,且常伴有烦躁不安,缺氧等症状,故迅速平喘是治疗的关键。我院儿科近两年来,对收治得30例小儿支气管炎除常规用抗生素等治疗外,均采用维生素K3与硫酸镁联合应用平喘,收到良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K3 酸硫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