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创助产技术和传统助产技术减轻足月正常分娩中会阴裂伤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220例足月正常分娩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助产,实验组开展无创助产,评估两组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住院时间更短,会阴侧切及术后会阴肿胀率更低,产后2h、24h、72h时VAS疼痛评分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产妇会阴无裂伤率为59.1%,会阴II度裂伤率为9.1%,与对照组的36.4%、3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无创助产技术有助于缓解会阴裂伤严重程度,改善产后疼痛,促进产妇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足月分娩 无创助产 会阴裂伤 产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观察。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4年1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孕产妇110例,将110例确诊为孕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治疗组47例,对照组孕产妇采取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治疗组采取静脉点滴催产素引产,观察两组孕产妇各项情况,总结优异的治疗方法。结果表1结果显示引产后,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和催产素引产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及宫颈成熟率显著提高,而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比催产素引产组宫颈成熟率更高,差异显著。表2结果显示,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也有显著差异,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产程时间更短,而剖宫产率也显著低于催产素引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这两项指标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是运用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效果较好,其在引产过程中各个过程较单纯采取催产素效果好,临床对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患者多建议使用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

  • 标签: COOK宫颈球囊 催产素 孕足月促宫颈成熟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应用于足月胎膜旱破引产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100例足月胎膜旱破引产患者,按照引产方法,将应用缩宫素引产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引产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宫颈成熟效果、1d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用药至临产平均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组间24h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用药至临产平均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对比,p<0.05。结论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应用于足月胎膜旱破引产中,能加快宫颈成熟速度,引产用药方便、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 标签: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 缩宫素 足月胎膜旱破引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PCT、CRP、B族链球菌联合检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病检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分析组,选取48例同时期来我院就诊的病检无绒毛膜羊膜炎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将其视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PCT、CRP、B族链球菌联合检测,对照组进行血清PCT、CRP检测,回顾性比较两组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效果。结果分析组孕妇的PCT值以及CRP值和B族链球菌诊断率在统计学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率更高,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检验结果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差异具有分析价值。结论血清PCT、CRP、B族链球菌联合检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的临床诊断中,诊断效果更优,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的实效性价值。

  • 标签: 血清PCT CRP B族链球菌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足月新生儿肺炎治疗中一氧化氮吸入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接受祛痰止咳、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抗炎指标、抗氧化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MDA(丙二醛)、AOPPs(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IP-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TAOC(总抗氧化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MIP-2、TAOC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肺炎治疗中一氧化氮吸入能够显著改善应激状态和炎症,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一氧化氮吸入 新生儿肺炎 抗氧化 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