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循证医学教学法+情景模拟在血液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2023年9月份分配至我院血液科实习的5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5例,前组予以常规教学方法,后组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法+情景模拟,比较两组组教学质量、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考核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带教总满意度100.00%较对照组84.00%居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法+情景模拟对血液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学质量、带教满意度提升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荐和施行。

  • 标签: 血液科 循证医学教学法 情景模拟 带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讲解-模拟-练习-实践-评价教学法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选取30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法(对照组)和讲解-模拟-练习-实践-评价教学法(研究组)进行护理带教工作,记录并对比护理人员的数据。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带教后的专业素养成绩更高;研究组自我评价评分更高;研究组对于护理带教活动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带教中,讲解-模拟-练习-实践-评价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为优异,其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带教 讲解-模拟-练习-实践-评价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04月-2023年04月期间选取88名儿科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常规带教方法)和观察组(n=44,翻转课堂教学法+情景模拟演练),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生带教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情景模拟演练,既能够提高考核成绩,还能够培养儿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推广。

  • 标签: 翻转课堂 情景模拟演练 儿科 护生 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发挥、结构折叠与解折叠的研究多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蛋白可能的作用机制模型及维持结构稳定的可能因素,但实验手段受到时间和空间分辨的局限以及蛋白结构的复杂性,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实验中提出的很多理论模型无法得以检验。分子动力学能够从原子水平上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对理论假设和(或)模型进行验证,为实验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可以预测新的结构和现象,为建立理论模型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目的:分别对采用实验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生理功能及其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一展望。方法:以"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CS-1"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有关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研究的相关文献,下载全文进行阅读,排除与蛋白生理机制无关的文章,最终对7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实验中主要对神经元钙传感蛋白在不同条件、不同位置中调控分泌、调控多巴胺D2受体、在肝细胞内调控腺苷A2A受体以及调控不同刺激下心肌细胞质和细胞核Ca-(2+)等方面提出相关理论模型;(2)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结构的视角,对维持蛋白结构稳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3)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蛋白生理机制的理解,共同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多巴胺 肝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神经元钙传感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情景模拟教学+PBL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6月中,我院收治的68名护生,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给予情景模拟教学联合PBL教学法,对比两组的教学满意度和综合成绩。结果 对照组综合成绩、满意度,都低于实验组,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选择情景模拟+PBL教学,对儿科实习中的护生,进行带教,能够在提高他们理论与实践操作成绩的同时,加强其对护理知识的掌握。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PBL教学法 儿科实习护生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病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联合应用PBL、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校从2019年到2020之间的护理专业学生3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应用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病理学教学法)各18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验成绩、临床操作及基本理论考核成绩均较高(P

  • 标签: 病理学 基础实验教学 PBL 情景模拟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结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产科学生带教中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我院人力资源样本库内收入的40名,进入产科接受实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后,确认可比。采用随机均分法对护理人员进行两组均分,按照实验习惯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均纳入20名护理人员。对照组内学生选择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内学生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标准化病人结合情境模拟教学活动,对两组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对培训后的各项护理能力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试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中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病情观察评估能力、应变能力和规范动手能力4个指标差异显著,实验组各项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产科的护理带教时,将反思性的教学活动应用于其中,有助于时护理质量得到保障,并且还能使护理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对护理学员的护理意识培养来说效果良好,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病人结合情境模拟教学 产科 学生 带教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轮转中的应用。方法:抽选56名在本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基础教学法,实验组用医学模拟教学方法,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整体教学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医学模拟教学方法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技能培训质量与水平,将理论与实践培训相结合,进而提升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保障临床医疗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医学模拟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神经内科轮转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从本院抽选2020年度于ICU见习的28名学生,将其纳为对照组,行常规教学;抽选2021年度于ICU见习的28名学生,将其纳为观察组,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加情景模拟。就教学效果作出观察。结果 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都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 情景模拟 ICU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景模拟再现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及作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泌尿外科护理师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教学前与教学后实践考核优良率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教学前相比,教学后考核优良率及满意度明显提升,具有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再现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实践中效果显著,该教学方法效果理想。

  • 标签: 情景模拟再现 教学 泌尿外科 护理实践 考核优良率
  • 简介:活动间隔垫包括由骨水泥或金属制成的股骨和胫骨假体样部件构成的关节面连接,及股骨和胫骨与相应假体样部件之间含抗生素的骨水泥。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期彻底清创后置人膝关节腔内,以保存膝关节腔间隙,维持膝周围软组织平衡,并可允许患肢在间隔期内有一定的活动和部分负重。

  • 标签: 膝关节腔内 胫骨假体 膝关节置换 软组织平衡 术后感染 骨水泥
  • 简介:本文报告了14例活动睾丸患者,手术中提示①睾丸引带的变异;②腹膜鞘状突未闭形成疝道;③提睾肌生长过度变粗;④新生儿腹股沟短等原因所造成。提出应及时手术缓解症状,不致睾丸内环境改变,造成可复性部分生精阻滞,导致少精症或不育症。

  • 标签: 睾丸引带 诊断和治疗 辜丸 腹股沟管 阴囊疼痛 少精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品管圈”活动提升服务品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78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56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服务品质提升效果。结果门诊开展品管圈护理质量评分与品管圈开展前相比更高,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满意度更高且就诊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门诊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调动护理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服务品质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ldquo 品管圈&rdquo 活动 门诊 服务品质
  • 简介:摘要ICU(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由于卧床、使用镇静药、肌松药等原因,易导致肌肉功能障碍,肌肉无力延长了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延长住院天数,增加了医院病死率。因此,及早运动减少卧床时间十分重要,欧洲重症监护医学顾问委员会建议危重患者应当及早开始功能锻炼[1]。早期活动被定义为在自生命体征稳定开始到继续留在ICU期间,病人在没有支撑作用下在病床上坐起,离开病床转移坐到椅子上,然后使用行走协助器,需要时在工作人员的扶持下开始行走。活动包括被动四肢活动、坐位、离床活动、在病房行走等[2]。其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相关制动后的后遗症,减少机体障碍和谵妄发生率,缩短ICU入住时间和病死率,提高ICU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现将其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早期活动 ICU 功能锻炼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病人术后活动性疼痛的现状分析,介绍术后活动性疼痛的相关理论、国内外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现状及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方法,指出国内对术后活动性疼痛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建议今后应提高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对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重要性的认知,对临床护士进行术后活动性疼痛的评估方法和健康宣教等知识的培训,纠正病人和家属对术后活动性疼痛认识的误区,参照国外的评估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呼吁国内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相关指南的颁布,为临床广泛开展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疼痛 术后活动性疼痛 评估
  • 简介:近年,肺结核的发病率上升,而且老年人及免疫不良者患结核的机会大增,使不典型的肺结核比例上升,影像学上容易误诊。本文通过一组病例回顾性分析,明确肺结核的CT特征,以提高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结核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