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PKP)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术前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P<0.05);术后,椎前缘、中缘高度均有明显提高,VAS评分有明显降低,Cobb?s角度有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收并行多次法根管治疗的31例牙牙髓病患者,将其作为A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另31例牙牙髓病患者作为B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且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对比,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两位一”社区护理模式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社区门诊部门近两年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依据双盲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两位一”社区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1.5小时的血糖含量变化情况等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模式护理5个月后观察组空腹及餐后1.5小时的血糖含量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位一”社区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对2型糖尿病的认知,提升自我管理意识,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缓和病情,提高其生存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ldquo 两位一体&rdquo 社区护理模式 老年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扁桃切除术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扁桃切除术患者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针对扁桃切除术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和术后24小时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小时和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出血1例、切口感染0例、扁桃残留0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扁桃残留1例)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扁桃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针对性护理 术后疼痛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临床价值体会。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牙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方法,研究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时间、疼痛评分、咀嚼功能评分、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时间为(4.50±1.22)d,明显短于对照组,t值=12.3213,P值=0.0000;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为(2.55±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15.1824,P值=0.0000;研究组的咀嚼功能评分为(95.75±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32.1732,P值=0.0000;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5.0051,P值=0.0253;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6.0606,P值=0.0138。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更高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方法,且治疗安全性更高,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牙髓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牙牙髓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行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效果理想,不仅有利于病情的快速恢复,同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牙髓疾病的疗效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牙科门诊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9.4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并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治疗 多次法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牙髓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牙牙髓病患者80例,根据患者接受麻醉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研究组40例采用碧兰麻浸润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碧兰麻在牙牙髓病中麻醉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疼痛感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牙髓病 碧兰麻 临床效果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患者实施桃核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60例椎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30)、结合组(n=30),常规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结合组采取桃核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合组患者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椎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患者实施桃核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便秘 桃核承气汤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与注射硫酸钙(CSC)椎成形术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1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CSC椎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椎管侵占率及Cobb角变化。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4.87%、78.2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椎管侵占率、Cobb角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固定与注射硫酸钙(CSC)椎成形术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椎侵占情况及椎体高度,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内固定 硫酸钙 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椎管侵占率 Cobb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病区医护一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的促进。方法选取本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医护一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责任制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七知道、患者躯体检查、护士专业操作熟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基础护理、精神科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医护操作配合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一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可促进护士积极观察患者的病情,提高医护之间的配合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责任制 整体合作 综合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探讨“医护药信息”一化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运用“医药护信息”一化模式体系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正确率。结果应用“医护药信息”一化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口服药发放流程改进前后患者给药事件比较及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医药护信息”一化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正确率。

  • 标签: &ldquo 医药护信息&rdquo 一体化 口服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护一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7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运用医护一化护理流程,并对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痴呆及抑郁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痴呆及抑郁情况的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化护理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痴呆水平、抑郁情况具有紧密的关联度,在运用医护一化的护理流程后,能使护理效率获得显著的提升,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的心情处于舒畅的状态中。对于患者的治疗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并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中被大力的进行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超急性期脑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NT-proBNP)正常患者中的血清胆碱酯酶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方法选择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正常的患者78例,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心功能Ⅲ级),B组(心功能Ⅳ级),每组39例。经对症治疗后,复查血胆碱酯酶。结果治疗前A组胆碱酯酶水平高于B组(P=0.016),治疗后A组和B组胆碱酯酶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且A组胆碱酯酶明显高于B组(P=0.036)。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心功能改善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切割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行玻璃切割术的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玻璃切割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视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 玻璃体切割术 围术期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通过一化护理模式后在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一化护理模式。从心理状态改善及生活质量状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通过一化护理模式后在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显著,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一体化护理模式 卵巢癌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化管理模式在降低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作用价值。方法2015年我肝胆外科开始实施医护一化管理模式,将2015年1月至12月肝胆外科手术70例患者为观察组,2014年1月至12月6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士对于深静脉血栓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8.9%,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护士对于防治深静脉血栓知识知晓率为100.0%,对照组为70.0%,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成立医护一化的管理体制可以降低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并提高护士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管理 肝胆外科 深静脉血栓 防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9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疗的牙牙髓病患者87例,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参照组43例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研究组44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45%,高于参照组74.42%,(P<0.05);并发症发生率4.55%,比参照组20.93%低(P<0.05)。结论临床以根管疗法治疗牙牙髓病,一次性根管疗法应用效果比多次法根管疗法更显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防治并发症,临床操作起来安全性也较高。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收集45例(49只眼)确诊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报道,均收治于本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间,均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置入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6只眼(73.5%)显示最佳矫正视力≥0.5,视力在0.3~0.4的有6只眼(12.2%),视力在0.1~0.2的有4只眼(8.2%),有3只眼(6.1%)视力<0.1;术后并发症的21只眼(42.9%),其中后囊膜混浊6只眼(28.6%),5只眼(23.8%)出现眼压升高,2只眼(9.5%)复发葡萄膜炎,8只眼(30.1%)出现黄斑水肿。结论对于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可帮助有效恢复视力,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葡萄膜炎 白内障 工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