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拟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已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排痰引流,观察组行常规治疗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射药物。4周后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4周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L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安全可靠的优点,可以作为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首选方案。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洗与珂立苏(北京双鹤药业生产,注射用牛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MAS患儿在呼吸支持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在支气管灌洗后,给予珂立苏,给药时间为出生后1-24小时,初始用量为100-200mg/kg,必要时8-12小时后可重复剂量给药。给药方式为气管内给药。另选择47例应用相同呼吸支持及常规治疗的前期病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儿的生命体征、PH值(PH)、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结论支气管灌洗与珂立苏联合治疗MAS疗效值得肯定,能有效改善MA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支气管灌洗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阻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对其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1的分组方式分为A组(30例,行常规护理)与B组(30例,开展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功能的差异。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B组FEV1、FVC、FEV1/FVC等功能改善效果及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A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慢阻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慢阻肺 生活质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慢阻呼吸衰竭患者治疗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其氧代谢及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阻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包括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纳洛酮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氧代谢与功能的变化恢复状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氧代谢及功能的变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于临床慢阻呼吸衰竭病症的治疗,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的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氧代谢的改善,以及功能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纳洛酮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8F-FDGPET-CT、经皮穿刺活检对孤立性结节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方法以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62例内孤立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检查手段不同,分为PET-CT组(34例)及经皮穿刺组(28例)。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1)62例孤立性结节中,42例为恶性,18例为良性结节,平均直径为2.3士0.75cm。(2)经皮穿刺活检准确率高于18F-FDGPET-CT(96.43%vs82.35%,P<0.05)。结论18F-FDGPET-CT、经皮穿刺活检对孤立性结节性质判断的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手段。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PET-CT 经皮肺穿刺活检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水平喘膏金水平喘膏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2组按指南所制定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推荐治疗方案给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金水平喘膏。两组疗程均为3月。分别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及功能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达90%,对照组为60%,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治疗3月后,两组咳嗽、咯痰及喘息在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在咳嗽、咯痰、喘息及中医证候总体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FVC、FEV1、FEV1/EVC等指标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FVC、FEV1、FEV1/EV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MRC、气流受限分级、CAT等指标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mMRC、CAT、气流受限分级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于COPD稳定期核心病机的金水平喘膏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功能,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金水平喘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功能改善作用。方法对照研究,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截止2016年3月,入选对象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n=47),观察组(n=47),对照组常规护理,肺部康复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开展,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44例,对照组42例;出院时、3个月后,组间对比观察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组内对比出院时观察组FEV1、FVC高于入院时、3个月后高于出院时,组内对比出院时对照组FEV1、FVC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本身会导致功能受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功能恢复。

  • 标签: 肺功能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访观察研究补化痰汤门诊治疗虚痰湿型慢支疗效。方法选用自2014年2月—2016年5月门诊诊治患者128例,按治疗方法分组,B组常规西医治疗,A组除西医治疗外加用补化痰汤,通过门诊随访判定疗效及复发率。结果A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更快,A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为90.63%(58/64),明显高于B组75%(48/64),第2、3、6个月随访情况,A组复发率均低于B组。结论应用补化痰汤治疗慢支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说明加用补化痰汤效果确切,应予推广。

  • 标签: 补肺化痰汤 慢性支气管炎 肺虚痰湿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底积液影像诊断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影像诊断的底积液患者2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查方法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有区别,通过超声技术应用,检测出的底积液量更符合实际;结论采取符合病人具体实际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尽可能的使检查结果准确无误。

  • 标签: 肺底积液 影像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位年轻男性患者有持续胸闷2个月病史。CT提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无效。病情进展,双出现内多发病灶。患者合并有无明显症状的双眼葡萄膜炎及外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提示非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炎性病变,得以诊断结节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结节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 标签: 结节病 淋巴结肿大 肉芽肿 文献复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源性心脏病是指慢性胸疾病或血管慢性病变逐渐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我科对肺心病患者采用了中医临床施护,使患者阴阳达到新的平衡,气机条达,血脉冲合,效果较好。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疾病围术期保护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胸外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对58例术前依从性不理想的患者进行围术期保护的护理方法。结果全组患者术后预后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保护措施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曲菌病放射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以来所收治的20名曲菌病患者,采取先X线摄DR片检查,后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的方法。结果DR片在诊断过程中有8例患者未能做出准确诊断,CT则对全部20位患者中的19为做出了准确诊断,CT诊断准确率为95%,DR片诊断准确率为60%,CT诊断准确率远高于DR片。结论CT在曲菌病诊断上较DR片具有较大的优势。

  • 标签: 肺曲菌病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合并内感染的护理方法,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3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矽肺合并内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达97.5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7.5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矽肺合并内感染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矽肺 肺内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创伤性湿影像学诊断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湿患者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19岁-57岁,平均年龄38岁。34例均经摄胸片检查及胸部CT检查。结果CT对间质型者的病灶显示优于胸片。但立位胸片对肋骨骨折及撕裂伤病灶内的液平显示优于CT。本组病例中胸片漏诊2例间质型患者。结论胸部X线摄片因其简单、方便成为创伤性湿的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病变的探测和显示CT扫描优于X线摄片。因此,CT扫描是X线摄片诊断创伤性湿的重要补充,对已经确诊的创伤性湿患者可行胸部X线摄片监测。

  • 标签: 创伤性湿肺 影像学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