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76例(其中69例母体有心脏病史)中孕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腹中的胎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胎儿心脏情况,分析超声图像并对比产后胎儿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为84.6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母体有心脏病史,胎儿有心脏病的比例为13.04%;母体没有心脏病史,胎儿有心脏病的比例为1.87%。结论孕妇有心脏病史时在怀孕期间尤其注意胎儿的发育情况,另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且诊断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该方法是值得临床上应用以及推广的。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心脏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心脏手术的有效配合方法与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完成的280例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进行总结。结果280例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感染,术后一个月内死亡3例,主要是由于重度低心排和肺部并发症导致死亡。结论要想配合好心脏外科手术,手术室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外,还要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心脏外科专科知识学习,工作中有高度责任心和较强应急变能力。

  • 标签: 心脏外科 手术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而对照组仅为9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心脏介入治疗之后,为其患者提供系统性的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脏介入 术后护理分析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手段,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份至2012年2月份收治的74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含37例。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并选取硝酸甘油进行静脉滴注。针对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小剂量的美托洛尔,与硝酸甘油实现联合用药。记录患者在疗前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次、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室率等指标上的变化,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表现出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疗法皆有效,同时,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并口服小剂量美托洛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显著改善肺部通气状况,治疗效果十分良好,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积极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联合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之治疗的患者84例,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为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观察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2%;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8.1%,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减少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12月临床疑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103例,均进行彩超检查,其中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49例。结果本组4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彩超检查结果如下室间隔缺损19例(38.8%),动脉导管未闭14例(28.6%),房间隔缺损6例(12.3%),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6.1%),肺动脉瓣狭窄3例(6.1%),尖瓣下移畸形2例(4.1%),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例(2.0%),三尖瓣闭锁1例(2.0%)。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彩超是一种无创、准确的检测手段,对于提高临床确诊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彩超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其疗效。方法选择13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以全程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孕产妇病死率和诱发心力衰竭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的干预手段,能够有效预防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产后心力衰竭的发生,保护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孕产妇 全程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观察152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寻找引起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EF)低,术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长有关。结论改善术前新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EF),缩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合理使用呼吸机等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心脏手术 瓣膜置换术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ICU监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术后顺利转出ICU,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精心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 ICU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预防严重并发症,促进孕产妇康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流产2例,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24例,无产褥感染、心力衰竭发生,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合并症,应加强监测与护理,以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胎婴儿的死亡率。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孕产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近几年来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病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9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积极干预治疗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预防措施。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病因分析 临床护理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孕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孕妇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其中包括例糖尿病孕妇(观察组)以及正常健康孕妇(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两组孕妇胎儿心脏的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心室面积(LVDD)、周长(LVDP)、右心室周长(RVDP)以及面积(RVDD)等进行监测。结果在经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后,观察组孕妇无论是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心室面积(LVDD)、周长(LVDP)、右心室周长(RVDP)以及面积(RV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糖尿病孕妇而言胎儿心脏均较大,提升了心脏的收缩能力,因此对于此类孕妇应当加强胎儿心脏检查,为胎儿心脏功能的变化检测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孕妇 胎儿心脏检查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缺陷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缺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中运用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素质,值得推广。

  • 标签: 零缺陷理论 手术室 心脏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探究因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猝死的法医学鉴定特点。方法选取1例因风湿性心脏病猝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法医到场之后,依次对死者进行尸体检查,镜检,病理学诊断和毒物检验。结果心脏重量增加,主动脉与二尖瓣呈现出增厚,质地变硬,卷曲,缩短现象,是典型风湿性心脏病的联合性病变。结论进行详细的病理学组织检验与尸体解剖是确诊为该疾病的关键。同时了解其生前资料,并对其进行排外性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公允的鉴定结果。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并发症 猝死 心脏 病因学 法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儿童保健科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方法。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体检的0~3岁儿童中,收集所有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对其发现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收集患儿242例,因为心脏杂音被发现的患儿占81.8%,因为孕期超声被发现的患儿占3.7%,1例患儿因为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下被发现,但另外有4例严重先天性心脏患儿同时合并脉氧低下。结论孕期超声是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多次心脏听诊+脉氧测定”能够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适合儿童保健科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工作。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孕周胎儿心脏畸形的检测中,使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早孕、中孕、晚孕期孕妇各400例,针对其均实施超声诊断,并对其不同时期的超声畸形检出率,分析其价值。结果孕妇均顺利实施超声检查,并均完成随访观察,其中中孕检出率为91.67%,明显高于早孕检出率50.0%、孕晚期的71.43%。结论不同孕周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不同,其中中孕的阳性检出率价值最高;早孕心脏畸形检出后,及早干预,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胎儿心脏畸形 超声 不同孕周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心脏病患者保健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的60例社区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此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B组,2组患者各30例,A组予以系统化的社区健康教育,B组予以传统健康宣教,并观察2组患者的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MNA评分、SAQ评分及PSQI评分。结果A组心脏病患者的认知度评分为(90.57±5.13)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9.44±5.36)分、MNA评分为(13.25±1.08)分,SQA评分为(93.22±8.37)分及PSQI评分为(8.18±2.08)分,均优于B组,P<0.05。结论予以社区心脏病患者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以此提高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脏病 保健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