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观察气管插管复合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在腹部肿瘤手术的应用情况。将240例腹部肿瘤患者ASA(Ⅰ-Ⅲ)随机分三组(n=80)。对照组(Ⅰ、Ⅱ)分别在单纯静吸全麻、硬外麻下行手术;实验组(Ⅲ)采用两者复合。通过三种方式的运用、对比,发现复合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此方法在腹部肿瘤手术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腹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文丘里经气管插管给氧与CPAP在SBT中的应用。方法60例行气管插管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文丘里面罩给氧,对照组30例采用CPAP给氧,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一般体征、自主呼吸试验(SBT)成功率和48小时重新插管率方面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对SBT成功率和48小时重新插管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对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文丘里经气管插管给氧相比CPAP也能较好预测拔管成功率,但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 标签: 自主呼吸试验 文丘里面罩 CPA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6.72%降至3.57%。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中,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注不同剂量肌松药在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术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6组(n=6)全麻诱导丙泊酚TCI2ug/ml,芬太尼3ug/kg后,对照组V1、V4组分别静注2倍ED95剂量维库溴铵和3倍ED95顺式阿曲库铵。预注组V2、V3、V5、V6分别预注10ug/kg、20ug/kg维库溴铵和15ug/kg、30ug/kg顺式阿曲库铵,待肌松起效后给予剩余的插管剂量肌松药。观察肌松起效时间(T1=0),气管插管条件。结果6组的气管插管优良率均为100%。预注组V2、V3、V5、V6的起效时间(T1=0)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不同剂量肌松药能显著缩短起效时间,加大预注量并不能进一步缩短肌松药的起效时间。

  • 标签: 肌肉松弛剂维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全身麻醉TC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更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有效地控制相应的并发症。方法将58例气管插管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间隙注入方法湿化气道,观察两组方法所致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出血、湿化液过量等现象。结果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方法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间隙注入方法(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方法明显降低了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更安全、有效的湿化途径。

  • 标签: 气管插管 气道湿化 并发症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23-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洗必泰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以往接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63例,将此63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研究组32例,研究组32例患者采用洗必泰0.13%进行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两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口唇干裂、口腔异味的消除、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洗必泰应用到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口腔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替代生理盐水的价值。

  • 标签: 洗必泰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体重婴幼儿心脏术后预防非计划拔除气管插管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56例心脏术后停留气管插管低体重婴幼儿采用一套集束化预防非计划拔除气管插管护理方案气管插管选择、固定方法、约束技巧、吸痰技巧、合理镇静、细节护理等。结果56例低体重婴幼儿心脏术后无一例出现气管插管脱出、移位、非计划拔管。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能减少低体重婴幼儿心脏术后非计划拔除气管插管,确保围手术期监护安全,提高了心脏术后成功率。

  • 标签: 低体重 婴幼儿 心脏术后 非计划性拔管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在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28例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人工机械通气,多功能呼吸机先采用A/C模式,待病情稳定后尽早改为SIMV+PSV模式,之后逐渐调整参数后改为PSV模式脱机。结果成功救治22例(78.6%),死亡6例(21.4%),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例(32.1%)。结论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危重COPD 呼吸衰竭 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所有妇科腹腔镜手术均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静脉用药选择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吸入麻醉药选择安氟醚。监测麻醉前、诱导后、气腹后、拔管后的HR、MAP、SpO2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以及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诱导后均有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诱导前有显著变化。气管插管后3min后心率血压多能自动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HR、MAP、SpO2无显著变化。手术结束后5min内均能完全清醒。结论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于妇科腹腔镜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 标签: 静吸复合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妇科腹腔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用于全麻慢诱导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气管插管病人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组(n=20);B组盐酸哌替啶+氟哌利多+咪唑安定组(n=20)。两组患者手术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并以1-2%丁卡因对咽、喉腔黏膜表面麻醉;两组患者均通过静脉注射诱导,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环甲膜穿刺前后1min,气管插管前后1、2、3min时间点的MAP、HR、SPO2的变化;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诱导过程的记忆。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较,A组诱导后各时间点MAP、HR呈下降趋势(P﹤0.05);而B组于环甲膜穿刺后及气管插管后MAP、HR均升高,其中以气管插管后1、2min升高较为明显(P﹤0.05)。但A组患者的呼吸抑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镇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表麻下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痰涂片革兰氏染色与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方法32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共960份痰标本行痰涂片和痰培养,分析痰涂片标本合格率,比较痰涂片与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痰标本的合格率为91.67%,痰涂片与痰培养的总符合率为82.5%。结论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痰涂片标本合格率高,与培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为临床医师早期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从而增加患者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痰涂片 ICU 气管插管患者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喉罩(LMA)与气管插管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CochraneLibrary、CNKI、CBM、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中,有关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10月,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RCT,合计1446例患者,其中喉罩组722例,气管插管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可以降低拔管呛咳、术后咽痛和术后声嘶的发生率。(2)两组侧卧位气道压力(Paw)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喉罩组插入时引起的血应激指标升高小于气管插管组。(4)首次置入成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髋关节置换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2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外科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 标签: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抢救当中,给予患者纤支镜引导鼻气管插管以及综合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7月收治的75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都需要接受纤支镜引导鼻气管插管抢救,同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接受这一方案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患者接受抢救之后血气参数指标明显优于抢救之前,前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抢救,给予其纤支镜引导鼻气管插管以及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鼻气管插管 纤支镜 综合护理 血气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院前急救指伤病员发病或受伤后,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病人抵达医院前对其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院前急救是高风险、易感染、集急、危、重、杂为一体的多元素交叉的工作,受环境、病情、心里、舆论、技术、社会、支持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在院前危重病人抢救中,气管插管是保证病人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争取最佳的抢救时机,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法。方法自2008年1月以来急诊科院前急救措施多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气囊和呼吸机,在抢救危重病人生命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结果通过我们的积极抢救,236例危重病人中1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224例危重病人得到积极的抢救,保持气道通畅、紧急建立人工气道以恢复通气、获得早期有效的氧供应。结论通过对院前危重病人迅速成功地气管插管,对急危重多发伤、复合伤,设立不同的护理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抢救成功率达到94.9%,降低了死亡率。

  • 标签: 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危重病人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院前急救人员心肺复苏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对128例心肺复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院前急救人员插管组(A组)和院内医护人员气管插管组(B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出院成活率,比较院前插管与院内插管的疗效。结果院前插管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43.6%,存活率为34.8%,院内插管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10.4%,存活率为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急救人员实施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人员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成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应用两种口腔护理方的临床症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06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人,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棉球搽洗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患者用益口含漱液棉球搽洗,再生理盐水冲洗,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53例患者住院第三天出现口腔异味的概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三天,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应该实施益口含漱液棉球口腔护理,此种护理方法能够保证口腔达到良好的卫生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口腔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