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纤维素-壳聚糖共聚产物对石质文物封护保护的可行性,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将醋酸丁酸纤维素(CAB)与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纤维素-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同时研究了纤维素和壳聚糖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条件:引发剂K2S2O8浓度1.5mmol/L,预处理温度40℃,时间2h,纤维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8h,交联剂0.12mL,总液体积100mL。分析了纤维素-壳聚糖用量对石质文物封护材料的性能影响,并且对石材试样进行模拟试验,测试分析了色差度、光泽度、接触角、附着力、透气性和耐老化等性能指标,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纤维素-壳聚糖接枝聚合物浓度为15%的封护材料保护后,石材试样保持了原有的质感、光泽、颜色,并且憎水性、耐老化性等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对石材试样具有良好的封护效果,为天然高分子在纸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标签: 壳聚糖 纤维素 接枝共聚 文物保护
  • 简介:<正>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大型编钟是一套音域很广、音色优美的大型古代乐器。每个编钟都可发出双音,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分别发出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声,同时还有一些分音发出。为了研究编钟的发音机理,必须掌握编钟两个基音及一些主要分音的振动模式。我们用正弦电信号激励编钟共振,使编钟进行简谐振动,分别发来不同的音响。而记录简谐振动物体的振动模式,采用激光全息时间平均法是当前最好的方法。我们用时间平均法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进行全息照相。设振动物体全息图再象

  • 标签: 曾侯乙墓 鼓部 湖北省 振动模式 技术研究 激光全息
  • 简介:“先秦”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从字面上看下限明确,截至秦王朝诞生的公元前221年。上限则不确定。由于其源自文献,本意也就有了狭义史学的特征,一般被界定为夏商周三代,而多指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笔者取“秦以前的时代”的概念①,对其上限则不做明确的界定。就本文涉及的时段而言,可上溯至公元前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 标签: 先秦 中国史 扫描 城邑 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周三代
  • 简介:激光清洗应用于青铜文物上有时会使其表面颜色及其他一些物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何优化这种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为此,本工作将琼脂凝胶-激光联用作为一种可能的优化手段,首先研究了凝胶对激光能量和作用的影响,包括以能量计测量激光穿过凝胶层后的能量减弱幅度,以及通过热敏纸和文物样品上的烧蚀斑观察凝胶对激光烧蚀结果的影响。其次在不同类型的青铜文物样品上将之与普通湿法激光清洗、机械清洗等手段做清洗效果的对比实验,并以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分析验证。实验结果发现,凝胶能小幅度降低激光能量,减轻激光引起的青铜文物表面微观结构的改变,为清洗操作提供更灵活多样的选择。凝胶-激光联用的方法在实验的文物样品上取得了理想的清洗效果,兼顾了操作的效率性和安全性,是在今后的应用中可被考虑的手段。

  • 标签: 琼脂凝胶 激光清洗 青铜文物
  • 简介:一、前仰韶时代城邑(7000—5000BC)这是东亚大陆城邑的初现期。已发表材料的城址13处,均为环壕聚落。在北起辽河,南至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的广大地域均有分布,而以钱塘江流域上山文化的环壕聚落最早。其中兴隆洼文化的环壕聚落最为集中,计5处。此外在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黄河下游的后李文化、淮河中下游的顺山集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和皂市下层文化中都有分布,

  • 标签: 城邑 中国史 兴隆洼文化 专稿 扫描 先秦
  • 简介: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入点,对河北“国保”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河北的旅游发展提出建议,期望借“国”字招牌,发挥“国保”优势,大力发展河北的文化旅游事业,让旅游者能够从中汲取历史文化精华,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

  • 标签: 河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旅游
  • 简介:为重建馆藏青铜器香薰三维模型和研究其制造工艺,利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进行数字成像(DR)和锥束扫描(CT)两种方式扫描香熏,获得其灰度图像,经过图形图像处理,获取表面轮廓三维数据。表面定义和提取后,将数据输入逆向工程软件系统,重建香熏的三维CAD模型。结果表明,获得的点云数据密集均匀,未见扫描盲区;发现香熏存在焊孔和变形;逆向三维重建的香熏CAD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研究提示,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方法空间分辨率高,精确度高,可以作为一种获取青铜器三维数据的可靠方法。

  • 标签: 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无损分析 三维重建
  • 简介:2017年8月11日-12日,由上海博物馆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所(CNRICVBC)共同主办的"文物保护修复中的激光清洗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国内首次以"文物激光清洗技术"为主题的会议,来自38家中外文博单位、高校、企业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博物馆 文物保护 清洗技术 保护修复 激光
  • 简介:开展中世纪早期剑的研究,对中世纪早期考古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是一种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重建的图像分辨率高。本研究中的剑均出土于德国西南部劳斯海姆(Lauchheim)的中世纪早期墓地。应用锥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检测剑的内部结构,不会对腐蚀层造成再次损坏。

  • 标签: 西南部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