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拟就《峨嵋晚钟》、《忆》、《情歌》、《西子影集》四首现代钢琴组曲展开分析,以此论证如下问题:旋律对景色的描绘,织体对景色的渲染,节奏对景色的呈现,力度与触键对景色的模拟,音色的虚实将远景拉近及近景推远.

  • 标签: 峨嵋晚钟 钢琴 情景
  • 简介:<正>1987年7月,辽宁省电子局受省经委委托,在营口市电子仪器厂召开了“中意牌YD610电子琴鉴定会”。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秦咏诚教授及长影乐团、前进歌舞团等音乐团体的代表、东北乐器监测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参加了会议,对该厂生产的电子琴作了全面评定,认为:该厂与意大利SIEL公司进行电子键盘乐器技术合作,引进当代先进技术,生产的电子琴产品具有国际八十年代水平。一年多来,中意牌电子琴在省内和国内先后获金鹿奖、金号奖、康乐杯奖、省优秀新产品奖、

  • 标签: 电子琴 技术合作 键盘乐器 技术分析 意大利 音乐
  • 简介:2016年5月18日,沈阳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电子琴系专场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本场音乐会为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系列活动之一。兄弟院校和相关单位领导,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华、副院长魏煌、吴厚兴与师生共同观看了音乐会。本场音乐会分为管风琴作品、民族音乐、现代音乐三个篇章。第一篇章:管风琴作品。《d小调托卡塔》由庞渤编曲,与其研究生张丁戈、曾亚文共同演奏,采用了管风琴与两台电子管风琴合奏的形式,

  • 标签: 现代音乐 专场音乐会 沈阳音乐学院 托卡塔 民族音乐 精彩绝伦
  • 简介: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丰硕成果。这本来是清清楚楚的历史事实。然而在“四人帮”一统天下、人妖颠倒、腥风血雨的年代,江青出于她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贪天功为己有,硬把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写在自己的帐上。为了掩人耳目,封锁真理的声音,又心毒手狠地打击、迫害了一大批艺术家。然而真理的声音不可能被永远封锁。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这一历史沉冤已昭明天下。但由于一些同志不十分了解事情的内幕真相,因此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长期以来有所争论,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黎舟同志的这篇《飘风骤雨不终日——关于京剧现代戏的很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对现代戏创作、演出的历史事实作了披露,它将有助于澄清一些历史是非。今年6月适逢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30周年,我们愿意发表黎舟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 标签: 飘风骤雨 《红灯记》 观摩演出 人妖颠倒 艺术工作者 红灯记
  • 简介:提起作曲家曹光平,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真诚坦荡、儒雅随和的人。他梳着一头灰白的中长发,总是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踱着小步,有着作曲家的气质,却没有作曲家的架子。也正由此,我有幸与他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

  • 标签: 作曲家 曹光平 现代 民族 教授 人生
  • 简介:近日.韩国现代产业开发公司和英昌乐器公司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韩国现代产业开发公司井购英昌乐器公司。韩国现代产业开发公司副会长.英昌乐器公司董事长朴炳载、总经理朴钟润出席新闻发布会.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根田受邀在前台就座。来自全国的二十多家新闻媒体及部分英昌公司经销商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新闻发布会 公司并购 中国乐器 现代产业 韩国 产业开发
  • 简介:在“身心二元论”的哲学背景下,西方近代美学把审美经验视为纯粹的精神活动。音乐审美感性论长期无法挣脱精神美学的藩篱,研究者难以正确看待身体在音乐审美经验中的重要性。具有意向性的身体积极地参与到了音乐审美对象的建构中,并有着明确的目标和细腻的表现形式。在群体性的音乐审美活动中,主体间具有身体的共情能力。主体间音乐审美行为的协同性对审美信息的传达及审美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音乐审美缘身性与审美对象的属性及审美环境的类型有着密切关系,对象属性和环境类型决定了审美缘身性的程度和样式。

  • 标签: 身体化 音乐审美经验 身心二元论 身体意向性 审美缘身性 审美参与
  • 简介:本文以扬琴琴竹本土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琴槌材料“竹”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扬琴琴竹的演变。

  • 标签: 扬琴 琴竹 演变 音色
  • 简介:自从广东音乐音乐大师吕文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创制高胡至今,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但高胡不论在制作还是演奏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现在,高胡已成了民族器乐宝库中一件重要而又独具特色的乐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传播,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高胡是一件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器,是演奏广东音乐必不可少的主奏、领奏乐器。高胡独奏,更是一种使人陶醉、魅力无穷的音乐享受,而在民族管弦乐队中,高胡的地位有如西洋管弦乐队中首席小提琴所处的位置一样。高胡已成了一件举足轻重的民族乐器。

  • 标签: 民族管弦乐队 民族器乐 民族乐器 演奏方面 揉弦 吕文成
  • 简介:上海市闵行区梅陇中学是一所转制高级中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管乐队、舞蹈队、腰鼓队等一系列学生业余训练队伍。校领导达成共识,新世纪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二期课改的宗旨所在,所以,学校将坚持“校本、人本、成本”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深化二期课改,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 标签: 音乐教学 数字化 学生素质 上海市闵行区 全面发展 优化育人环境
  • 简介:<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作为一篇成功的博士学位论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03年4月出版.这是徐孟东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陈铭志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一项涉猎广博的、深入的学术研究,其史料性、理论性及对作品特性的敏锐而准确的把握和总结音乐现象的历史高度等等,使该论文成为近年来研究20世纪复调音乐的代表性文论.

  • 标签: 《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 书评 徐孟东 舞曲 现代音乐
  • 简介: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存在现代音乐的技法因素——新民族乐派“调式半音体系”、新古典主义音乐“二部写作技法”、表现主义音乐“自由无调性”的某些技法特征。这种现代技法因素体现出了中国作曲家对西方现代音乐的借鉴。但又是以和声民族化为契机和归属的。呈现出和声民族与和声创新的一致性。

  • 标签: 艺术歌曲 钢琴伴奏 现代技法 和声民族化
  • 简介: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常常蕴含着一尊不朽的作曲理念的丰碑,就像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个永久不变的期望,它将永远指引着徘徊在迷途中的作曲者。蒋祖馨的《庙会组曲》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音乐作品,经过四十余年时间的冲刷,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依然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想这正是由于其中有着人们所期待的那种作曲理念和真挚情感。本文意欲通过分析其中之三《老人的故事》,来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庙会组曲》 现代音乐创作 作曲理念 启示
  • 简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编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6月第4版/787×1092mm/特16开/23.75印张/正文362页,附录,CD-ROM1张/48.00元。ISBN978-7-103-30447-7。《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880×1230mm/32开/1插页/18.25印张/孙继南序,正文517页,特选谱例,参考文献,引用文献人名索引,图片索引,音响资料目录,后记,MP31张/39.00元。IS-BN978-7-103-03625-9。

  • 标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刘再生 近代 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
  • 简介:戏剧大众的理论和实践作为文艺大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时空。随着战争和工农革命的进行,戏剧大众也从单纯为启蒙、为艺术的乌托邦理想实验转变为适应战时环境和革命要求的实用工具,服务于现实的政治和经济,承担起社会革命的担子。

  • 标签: 戏剧大众化 延安戏剧 延安文艺座谈会
  • 简介:20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创作的突破口与着眼点主要集中在音高、节奏、音色等方面,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刘健的《风的回声》则另辟蹊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了复杂的音高逻辑,繁复的节奏组织,斑斓的音色调配基础,主要是在16支大竹笛所构成的同一音色基调上,通过“常规”、“颤音”、“气声”以及“花舌”等四种主要演奏法所分别形成的音色“旋律线”,并以复调特别是微复调的方式所编织的不同音色“织体”,在空间中的“传递”、“渗透”、“扩散”、“分层”,来形成“声音/画面”的运动感。本文主要通过对《风的回声》各段落织体的纵向构造形态与横向运动方式的考察,揭示作品各种织体形态——作为这部作品的首要结构力要素——整体上有机布局的内在逻辑,从而全面地展示作品微观与宏观层面上的结构途径。

  • 标签: 刘健 《风的回声》 织体形态 织体运动 微复调 结构途径
  • 简介:本文所介绍的一组文章,皆从后现代思潮出发,探讨民族音乐学民族志方面的问题。如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着人们对音乐进行认同,如何改变着人们的音乐实践;西方“他者”的概念如何从他民族、他文化扩展为一切同西方有差异的亚群体、亚文化。在这一探讨中,流行音乐是一个最理想的研究领域。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后现代主义 音乐实践 他者 流行音乐 多重背景
  • 简介:乐器是音乐的主要载体,维吾尔乐器是维吾尔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媒介,也是维吾尔人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下,古老的维吾尔乐器正在面临失传的危机,抢救维吾尔乐器工作势在必行,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对维吾尔乐器进行数字的保存及展示对维吾尔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数字化 多媒体 维吾尔乐器 传承
  • 简介:本文从音乐院校和声的教学和学习状况入手,揭示目前和声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从实践和实用的目的出发,将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和声教学融会贯通,以求学生在和声课的学习中得到最美的体验和最大的成功.

  • 标签: 和声课教学 音乐审美 听觉能力 鉴赏能力 创新能力 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