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分析,基础设施领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旺盛的投资需求,实施特许经营能够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显而易见,特许经营不仅仅局限微观,而且事涉宏观;不仅牵扯改革,而且关系发展。如果举措得当,制度有力,善莫大焉。

  • 标签: 基础设施领域 特许经营 法律规制 PPP 政府职能转变 投资需求
  • 简介:<正>引言BOT是学界近年很熟悉的词,它是build-operate-trasnsfer的缩写。通说认为,BOT是由政府通过政府特许协议的方式将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权让渡给项目发起人或项目公司,并对部分项目风险提供政府支持与保证;项目发起人则设立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通过一系列协议联结众多的项

  • 标签: 立法问题 BOT PFIP 特许协议 行政合同 私人投资
  • 简介:Magill案中,法院以"新产品"标准作为核心设施理论适用的理由并没有真正揭示核心设施理论适用的内在原因,难以作为一般适用标准。事实上,决定是否适用核心设施理论主要是权衡两个方面的效果:短期对竞争的促进,以及长期对投资的抑制。对Magill案而言,适用核心设施理论不仅可以促进竞争,同时,作为电视节目衍生产品的电视节目指南仅仅是产业价值链中附带的很小一部分,许可使用并不会因此而抑制对电视节目的投资激励。

  • 标签: Magill案 核心设施理论 新产品标准 权衡
  • 简介:1988年6月28日,申请人天津港第二港埠公司因被申请人香港益丰船务企业有限公司所属“丰华”轮(FENGHUA)触损码头设施造成经济损失,申请海事请求保全。天津海事法院以(1988年)津海法(12)事裁字第1号裁定和(1988)津海法(12)事扣字第2号扣船命令,将该轮扣押在天津新港。6月23日,香港益丰船务

  • 标签: 码头设施 触损 鹏海 海事请求保全 损害赔偿 天津海事法院
  • 简介:<正>前言正在一路高速前行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在最近好像突然放慢了脚步,这并不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涟漪而带来的,而是因为最近在诸媒体上频频现身的各种"网络欺诈"现象。人们对于网络欺诈的谴责使目前中国众多仍然以营销或广告为核心收入

  • 标签: 市场支配地位 竞价排名 互联网产业 竞争法 反垄断法规 网络欺诈
  • 简介:为增进人民福祉,公共设施与日俱增,然公共设施屡遭破坏,损害必有救济,公共设施致损自然也不例外。公共设施致损理应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但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将公共设施致损归入民事赔偿,使本应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遁入私法"。公共设施致损纳入国家赔偿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套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公共设施致损国家赔偿制度理应被立法所接纳。在明确公共设施致损国家赔偿制度在国家赔偿体系中地位的基础上,要严格限制公共设施的范围,确立无过错归责原则,设计出符合实际的程序,配套措施也应该相应进行,充分彰显关注私权、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 标签: 公共设施致损 民事赔偿 弊端 国家赔偿
  • 简介:我国第三次修订之后的《专利法》第48条第2款规定了因为被认定为垄断行为而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况。但新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专利法》体系下适用时,存在一方面无法有效规制特定行为,另一方面无法合理限定强制许可适用范围的问题。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因构成垄断而实施专利强制许可的制度。该款所规定的强制许可依赖于垄断行为的成立,因此,通过《反垄断法》相关制度的完善来改进其适用是最佳的方案。反垄断法核心设施理论包含了谨慎理念以及严格的适用条件,是衔接《反垄断法》以及《专利法》第48条第2款的合适制度,能更好地实现促进竞争并保护创新的目的。

  • 标签: 专利法 强制许可 创新 反垄断法 核心设施理论
  • 简介:<正>1.2011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3次会议通过2.2011年6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3.法释〔2011〕13号4.自2011年6月13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等犯罪活动,维护广播电视设施运行安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采取拆卸、毁坏设备,剪割缆线,删除、修改、增加

  • 标签: 刑事案件 广播电视 定罪处罚 危害公共安全 缆线 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