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 (ECLIA) 与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检测艾滋病病毒 (HIV) 抗体的效果。 方法:选取 320例高危 HIV血液样本,均经 CLIA、 ELISA检测,将 HIV确认中心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 320 例高危 HIV 血液样本中 HIV 抗体阳性 9 例,阳性率为 2.81 %;在 9 例 HIV 抗体阳性血液样本中, CLIA 检测阳性 8 例, ELISA 检测阳性 7 例;在 311 例 HIV 抗体阴性血液样本中, CLIA 检测阴性 298 例, ELISA 检测阴性 296 例; CLIA 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高于 ELISA 。 结论:在 HIV 抗体检测中 CLIA 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高于 ELISA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艾滋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联免疫以及化学发光的效果对比。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乙肝患者共计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联免疫进行血清检验,观察组应用化学发光进行血清的检验,观察两组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的检验准确率、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艾滋病抗体检测中采用联免疫和胶体金的检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疾控中心收治的75例初筛阳性待复查的血清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均采取联免疫和胶体金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同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操作时间和血清用量。结果 联免疫的艾滋病抗体阳性检出率(96.0%)与胶体金(9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免疫的操作时间[(84.53±5.56)min]长于胶体金[(19.79±2.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血清用量[(60.28±4.18)μL、(60.17±4.39)μ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联免疫和胶体金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但相比较而言,联免疫的操作时间更长、操作步骤更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现实情况选择更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艾滋病抗体 检测价值
  • 简介:对5种不同种类的液(包括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预处理对麦草化学制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液分别来自于AspergillusnigerAn-76、BacilluspumilusA-30、PencilliumdecumbensA-10、AspergillusL22和Bacillussp.Y106等5种菌株的发酵液。实验结果一明,与常规烧碱法制浆相比,在蒸煮前用适宜的液对麦草进行预处理,可以改善麦草的化学制浆性能,获得具有较低卡伯值和较低筛渣率的纸浆。但粗液的性质对制浆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具有较高木聚糖酶活与纤维素活比值的液预处理的效果较佳(如An76液),它可在保持纸浆得率的基础上降低纸浆的卡伯值(降低20.43%)和筛渣率(从1.39%降低到0.53%)。同时降低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因而可在获得相同纸浆硬度的前提下降低蒸煮用碱量。而具有较高纤维素活性的粗液预处理,在改善麦草制浆性能的同时,也会导致纸浆得率的降低和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增加。

  • 标签: 纤维素酶 预处理 化学制浆 造纸 麦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1(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脑红蛋白浓度与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心肺复苏成功后昏迷患者为昏迷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2例心肺复苏成功后24 h内意识恢复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院24 h内均检测血清UCH-L1、脑红蛋白浓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和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CPC)评分评估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预后。Spearman秩相关分析UCH-L1、脑红蛋白浓度与GCS评分、CPC评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分析UCH-L1、脑红蛋白预测心肺复苏术成功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结果昏迷组血清UCH-L1[(0.63±0.21) μg/L]、脑红蛋白浓度[(89.34±21.35) mg/L]高于对照组[(0.27±0.08) μg/L,(32.13±9.2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338、18.846;P均<0.001)。UCH-L1、脑红蛋白在轻型、中型、重型昏迷组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6.430、26.958;P均<0.001)。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血清UCH-L1[(0.72±0.06) μg/L]、脑红蛋白浓度[(100.35±5.79) mg/L]高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0.52±0.08) μg/L、(75.58±6.9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585、13.086;P均<0.001)。UCH-L1、脑红蛋白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s=-0.685、-0.669,P均<0.001),与CPC评分均呈正相关(rs=0.688、0.670;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GCS评分(OR=0.552,95%CI:0.392~0.776,P<0.001)、高水平UCH-L1(OR=1.881,95%CI:1.276~2.773,P<0.001)和脑红蛋白(OR=1.677,95%CI:1.206~2.331,P=0.001)与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独立相关。联合UCH-L1、脑红蛋白预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AUC为0.954,大于单独UCH-L1、脑红蛋白的0.821、0.790(Z值分别为2.351、2.649,P均<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后昏迷患者血清UCH-L1、脑红蛋白浓度均增高,高浓度的UCH-L1、脑红蛋白与昏迷程度加重和神经功能不良有关,可作为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 标签: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 脑红蛋白 心肺复苏 昏迷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进行结果比较,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势与利用发展前景。方法通过罗氏cobase411分析仪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血清甲胎蛋白进行测定,对比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进行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结果两种方法呈正相关,都有很好的重复性。但罗氏cobase411分析仪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甲胎蛋白的灵敏度较高,为1.5ng/ml,且CV值明显小于酶联免疫吸附,而在检测范围上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也要优于酶联免疫吸附。结论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进行血清甲胎蛋白的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较好、稳定性很强等诸多优点,是现今检测血清甲胎蛋白较好的方法,这些优点使其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血清甲胎蛋白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非饮用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中应用底物与过滤培养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到2021年9月,选取我市47家公共场所50件确定存在嗜肺军团菌的非饮用水样进行研究,对全部样本分别应用底物与过滤培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确定结果进行对比,确认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嗜肺军团菌的检测准确率,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非饮用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中应用底物与过滤培养能够取得大致相同的结果,但是底物的操作更为简单,可以提高检测效率,有必要大力推广。

  • 标签: 非饮用水 嗜肺军团菌 酶底物法 过滤培养法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阴道细菌检验采用聚合链反应检验、细菌培养的实际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阴道炎性感染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参与研究,给予100例患者均实施聚合链反应检验、细菌培养,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阴道细菌检验阳性率以及不同致病菌分布情况。结果:经统计,聚合链反应检验的阳性检出率为91%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72%,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聚合链反应检验、细菌培养结果上看,细菌比重由低到高分别为肠球菌、棒状杆菌以及特纳菌,两种方法在各种致病菌的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致阴道炎症产生的致病菌包括肠球菌、棒状杆菌和特纳菌,从阳性检出率上看,聚合链反应检验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的情况,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联免疫和胶体金的结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6月份就诊的146例艾滋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给予胶体金联免疫对艾滋病的抗体进行检验,主要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检测结果、检测满意度。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结果和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胶体金还是联免疫方法,对于检验艾滋病的抗体均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疾病的检出率,同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对于临床艾滋病检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抗体检测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联免疫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集到6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均作观察对象,并分别予以化学发光联免疫检验。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检出阳性率较联免疫更高(P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血清 阳性率
  • 简介:目的应用全自动分析仪分析肌酐试剂对血清钙和镁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混合血清单独检测钙和镁,以及测肌酐后再测定钙和镁,比较前后差异;将混合血清均分为6份,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肌酐试剂后检测钙和镁,并以加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比较前后差异。结果混合血清单独测定钙和镁均值(mmol/L)分别为2.38、0.95,测肌酐后再测均值(mmol/1.)分别为2.16、0.86,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混合血清加入肌酐试剂后测得钙和镁浓度较对照组为低,且降低程度与加入量相关。结论肌酐试剂中与H2O2显色的物质TOOS为含羟基和甲氨基等配基的配位体,属硬碱,能与属硬酸的钙和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影响钙镁离子测定。

  • 标签: 肌酐试剂 软硬酸碱 络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尿素在幽门螺杆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以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先后完成快速尿素与呼气试验诊断,以呼气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快速尿素的检验价值。结果:呼气试验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70例,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30例,快速尿素的诊断敏感度是92.86%。特异度是93.33%,准确性是93.00%,误诊率是6.67%,漏诊率是7.14%,阳性预测值是97.01%,阴性预测值是84.8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检验中应用快速尿激酶,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呼气试验 快速尿激酶法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凝固试验玻片结果的最佳判读标准。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70株葡萄球菌属细菌,以聚合链反应(PCR)检测葡萄球菌凝固基因(金标准),同时以乳胶凝集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lidexStaphPlus),试管法、玻片检测葡萄球菌凝固。经VITEK—Ⅱ全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到种。结果70株葡萄球菌属细菌中,PCR检测葡萄球菌凝固基因56株为阳性;SlidexStaphPlus与PCR法相对应的56株为阳性;试管法检测与前2种方法相对应的54株为阳性,2株为假阴性;玻片为强阳性;VITEK-Ⅱ全自动分析仪鉴定56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PCR同)。另14株菌经鉴定为溶血性葡萄球菌。玻片以粗大颗粒状或明显大絮片状凝集为血浆凝固试验阳性的判断,其准确度为80.00%,假阳性率为20.00%。结论葡萄球菌凝固试验玻片结果最佳判读标准:以10s内血浆中呈不可磨散的明显团块状凝集,液面清亮,在无菌生理盐水中不凝集为阳性。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 玻片法 结果判断 实验室技术与方法
  • 简介:采用超声波协同复合提取南瓜水溶性多糖,试验将2种独立的提取方法进行协同作用,考察协同作用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单一超声波、复合解法相比较。首先原料经复合解处理,解条件为:1%纤维素,1.5%果胶,pH值5.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40℃水浴振荡30min,解中多糖会有部分溶出;在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超声波处理,通过超声破壁作用,进一步增加提取液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试验确定超声波协同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超声波工艺为:超声时间为10min,超声功率300W,料液比1:30,多糖提取率为25.94%。通过对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超声波协同得到的南瓜多糖提取率最高,其次是复合

  • 标签: 南瓜多糖 酶解 超声波 提取率
  • 简介:血糖水平,即葡糖与血清血红蛋白经非糖化作用生成的HbAIC,是评价糖尿病控制水平的长期指标。然而,葡糖不仅与Hb也和其他许多蛋白的β—氨基发生非糖化反应并且有普遍性。迄今为止,已有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柱层析、二维电泳、尿糖纸片等等,各具优势。我们将手工和仪器两用的葡糖氧化—过氧化物酶(血糖测定试剂盒)与果糖胺(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用于临床对比测定糖化蛋白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清糖化蛋白 果糖胺 对比观察 酶法 糖化血清蛋白 非酶糖化反应
  • 简介:摘要 : 临床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当前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主要是利用联免疫发,通过设备实现自动化检测,测得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还会受到多 重因素影响,本次基于实践检测详细分析,就影响各因素进行控制,提升检测质量。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检测 艾滋病抗体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通常对于成衣染色与所采用的是二浴工艺进行处理,但因该种处理方式耗费时间较长,且工艺流程复杂,因而逐渐弃用。一浴所采用的是活性染料与中性纤维素,能够有效地缩短工艺流程时间并降低用水量与能耗,同时不会对织物造成较大损伤,因而得到较好应用。鉴于此。本文对成衣活性染色与纤维素整理一浴加工工艺流程进行概述,比较一浴与二浴工艺处方与效果,分析一浴的有效性,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领域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成衣染色 纤维素酶 一浴法 二浴法 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