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准确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有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符合组和不符合组,对影响穿刺活检准确的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穿刺活检总准确86.33%(259/300),术后并发症发生6.67%(20/300)。两组病变大小、分布类型、病变内有无大量坏死或较大空洞、肺部病变周围是否合并阻塞性实变或不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的良恶性对穿刺活检准确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准确的可能因素有病变大小、分布类型、病变内有无大量坏死或较大空洞、肺部病变是否合并阻塞性实变或不张。

  • 标签: 活组织检查 穿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电力负荷预测是供电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玉溪市用电负荷的特性、经济发展的特点、气候变化、预测技术等影响负荷预测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电网负荷预测精度的管理措施加强大用户的生产负荷计划管理;强化部门间协作,掌握多渠道信息;细化检修导致的负荷波动分析;加强枯汛交替期间小电出力的预测;总结负荷预测算法特点,提高预测软件运用水平。这些措施在玉溪电网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管理措施 计划管理 负荷波动分析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供电一般的流程中,我们通常把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叫做小电流接地系统,需要在日常的电力维护中尽可能的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单相接地的问题是我们在电力系统维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通过安装近年来研发出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就能更高效率的找出接地线路,为提高35kV及以下线路接地选线准确提供保障。

  • 标签: 电力系统 小电流接地 地址选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准确。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88例,将腹部超声给予患者,术后检查病理,将病理诊断的结果作为金标准,探察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结果:诊断的符合87.5%、误诊5.7%、漏诊4.5%;腹部超声显示,血流在病灶区内部较少,仅见短条状的血流,且较为稀疏,瘤体内部缺乏血供,而周边血供则较为丰富,且内部静脉血流居多,局部的病灶周围可见稀少的血流信号,呈现环状,血流平均阻力在周边血流的指数较瘤体内高。结论:子宫肌瘤检查时选择腹部超声,准确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诊断准确率 临床特点 腹部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肝脏 MRI技术、肝脏增强 CT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本院收治的 7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肝脏 MRI技术、增强 CT技术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肝脏 MRI技术检出肝癌 67例( 95.71%),增强 CT技术检出肝癌 56例(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肝脏 MRI技术对肝癌检出明显优于肝脏增强 CT技术,为肝癌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准确率 肝脏 MRI技术 肝癌 肝脏增强 CT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预防甲状腺恶性结节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98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通过对98例患有甲状腺患者进行检查并按照TI-RADS等级方式进行分类,发现有51例患者可达到4级,25例患者达到3级,15例患者达到2级,7例患者达到1级。医护人员通过对甲状腺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对超声图像、血液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文通过对甲状腺患者采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护理治疗,可以通过超声诊断结果来判断甲状腺患者患有恶性结节还是良性结节。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可以发现良性结节无论是从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情况与恶性结节具有较大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甲状腺恶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目前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现状,探讨能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方法:以2018、2019年该院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微生物标本的质量进行监测,分析微生物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过程的规范性和检验人员专业素养等干预措施对标本合格的影响。结果:在微生物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准备不充分、标本污染、采集数量不足、送检延误、送检数量不符合要求及暂时保存不当等,通过干预,送检微生物标本合格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微生物标本检验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同时能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情况,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干预措施 送检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内扫描数字化模型检测接触的准确,为数字化咬合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牙列完整的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读研究生志愿者20名,其中男性6名,女性14名,年龄(24.4±1.4)岁,研究区域为左侧半口牙列。采用诊断试验研究设计,以硅橡胶透光法提取的最大牙尖交错位(maximal intercuspal position,MIP)接触点为参照标准,提取界值设定为≤50 μm。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开口状态下上下颌左侧半口牙列,并扫描MIP状态下左侧牙列颊侧;选择MIP颊侧扫描图像不同位置,设置5种配准方法:1-3牙位法(中切牙至尖牙)、3-6牙位法(尖牙至第一磨牙)、4-6牙位法(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5-6牙位法(第二前磨牙至第一磨牙)、1-6牙位法(中切牙至第一磨牙),将开口状态下上下颌左侧半口牙列数据配准生成5种数字化模型的接触图像。将左侧上颌半口牙列面分为28个分区,计算数字化模型检测接触的准确;并进行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的亚组分析。结果5种数字化模型检测接触的准确分别为:1-3牙位法86.8%、3-6牙位法92.0%、4-6牙位法90.7%、5-6牙位法91.1%、1-6牙位法90.4%,其中1-3牙位法的准确显著小于其他4种方法(P<0.05),其余各法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5种数字化模型检测前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接触的准确分别为86.7%~92.8%、92.5%~94.4%、77.3%~93.6%,磨牙区1-3牙位法的准确显著小于5-6牙位法(P<0.05),1-3牙位法检测磨牙区的准确显著小于前牙区和前磨牙区(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扫描获得的数字化模型检测接触的准确较高。

  • 标签: 牙模型 口内扫描 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压疮风险评估准确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提高压疮风险评估准确”为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步骤(PDCA循环)开展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后对住院患者压疮评估准确由以前的73%提高到89%。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压疮评估准确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护士及患者预防压疮的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1。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压疮风险 评估 准确率
  • 简介:摘要10kV电网无功和母线电压变化非常快,每天投退10kV电容器较频繁,容易造成10kV电容器高压熔断器熔断等故障。高压电容器熔断器熔断后,运行人员需要用电容表测量故障电容器的实际容值,只有实际容值符合有关规定才能投入运行。电容表的可用性和准确性,将直接影响10kV电容器是否符合要求的判断。所以我们在使用电容表对10kV电容器测量前,必须保证电容表的可用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电容表所测的故障电容器的容值正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制作了一个可检验电容表的可用性和准确性的电容表校对器。

  • 标签: 电容表 校对范围 校对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肝脏MRI技术、肝脏增强CT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肝脏MRI技术、增强CT技术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肝脏MRI技术检出肝癌67例(95.71%),增强CT技术检出肝癌56例(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MRI技术对肝癌检出明显优于肝脏增强CT技术,为肝癌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准确率 肝脏MRI技术 肝癌 肝脏增强CT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供电系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选线方法与选线装置也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选线已经成为供配电系统发展的重要难题。基于此,本文从接地系统的特点入手,以选线装置工作原理作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小电流选线装置的运行状况、外部接线以及入网检查进行分析,为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选线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小电流 接地选线装置 准确率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在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中,售电量的高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开拓电力市场是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的进行电量预测,对企业经营决策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电量预测准确,通过分析现状、找出影响预测准确的因素,提出提高预测准确的措施,从而找出适合本地区的电量预测方法。

  • 标签: 电量 预测准确率 影响因素 预测方法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尿路(IVP)造影检查,而实验组则采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技术检查。对检查的符合以及检查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肾输尿管畸形病变患者诊断准确(96.66%)高于对照组患者(76.66%),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U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活动在提高挂号分诊准确中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小组,按照PDCA循环管理方法,首先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换号退号的原因、设定目标值、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实施4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巩固措施、总结。结果挂号分诊的准确从活动前的93%提高到活动后的99%。结论开展QC活动不仅能提高挂号的准确,还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参与管理的意识。

  • 标签: QC活动挂号分诊 准确率
  • 简介:  摘要:计算活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现实活动,也是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依据,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既能稳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也能及时优化小学生的生活能力与成长质量,保证小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受益终身。但是,要想切实达到这些预期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优化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計算准确。本文将从优化小学生的计算习惯、丰富计算训练内容与形式、合理借助错题资源实现因材施教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准确

  • 标签:   小学数学 计算准确率 培养策略
  • 简介:摘要在初中时期对学生数学能力加以培养乃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计算能力可以直接对学生知识应用以及日后学习造成直接影响。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初中生计算能力加以有效培养,让其学会对问题结构特征加以分析,把握运算方向,灵活进行计算练习。引导学生不仅要重视运算法则,同时还需重视运算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本文旨在探究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当中提升学生计算正确的方法,以期给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初中数学 计算准确率 课堂教学
  • 简介:摘要在初中时期对学生数学能力加以培养乃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计算能力可以直接对学生知识应用以及日后学习造成直接影响。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初中生计算能力加以有效培养,让其学会对问题结构特征加以分析,把握运算方向,灵活进行计算练习。引导学生不仅要重视运算法则,同时还需重视运算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本文旨在探究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当中提升学生计算正确的方法,以期给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初中数学 计算准确率 课堂教学
  • 简介:摘要: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是比较重要的教育内容,学生需要做好计算,以逐渐地发展并提升自身的计算素养。在数学试卷中,无不需求学生通过计算来进行习题的解答,拥有较高的计算准确,能够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自然需要充分地关注当下学生所具备的特点,了解学生在计算准确方面的发展需求,尽量采用多样的形式发展学生的计算准确,使得学生能够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 标签: 小学数学 计算准确率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