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食对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60例CHB肝硬化病人,随机分观察组30例运用FibroTouch检测,对照组30例使用FibroScan检测,对比两组餐前、餐后肝硬化值及治疗前后肝功三项。结果两组各个时间段干硬化值无显著差异,组内餐前餐后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肝功三项治疗前和治疗后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CHB肝硬化病人进食对FibroTouch检测结果不存在影响,临床上可广泛运用该检测仪。

  • 标签: Fibro Touch检测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温开水、5%葡萄糖水(5%GS)、安素在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效果,寻找一种更合理有效的早期肠内营养制剂,促进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将90例胃癌患者随机对照单盲分成三组行早期肠内营养,A组使用温开水作为早期肠内营养饮食,B组使用5%GS作为早期肠内营养饮食,C组使用安素作为早期肠内营养饮食,观察三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天数的影响,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异。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使用安素作为早期肠内营养制剂更为有效、合理。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进食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50例肝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术后早期进食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切口康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分别是(15.02±4.17)小时、(24.30±6.13)小时以及(41.42±11.17)小时,和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手术患者采用术后早期进食护理措施后,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是一种可行的饮食护理方案。

  • 标签: 术后早期进食 肝癌手术 术后并发症 营养状态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损伤患者128例按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1.观察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n=64);2.对照组常规护理组(n=64)根据传统吞咽能力评估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发生误吸率明显降低。同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也明显下降。结论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方便、可行,洼田饮水试验与早期康复能促进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 标签: 洼田饮水 吞咽能力 脑损伤
  • 简介:摘要体像不满可能会导致进食障碍,这种关系受自我客体化、以瘦为美观念的内化、外表比较和情绪调节障碍这几个风险因子的调节。本文还从正面的视角,总结了可能阻断或减缓体像不满的个体发展成进食障碍的保护因子。身体欣赏是一个直接保护因子。高自尊、高媒体素养、女权主义信念、以健康为动机的锻炼和自我容受则主要通过调节风险因子而起到保护作用。对这些风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展开研究为该疾病的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支撑,有益于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体像 进食障碍 风险因子 保护因子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护理质量,给予其早期经口进食护理措施,对其在快速康复外科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选取时间:2019.03-2021.03,例数:80例,将纳入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二组患者均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给予对照组传统进食法,实验组则采取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干预,对比二组患者康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经口进食 快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早期经口进食是快速康复理念中有效促进肠胃蠕动的方法之一,也是快速康复理念下需要重点研究的临床热点问题。研究中显示,胃癌患者在手术以后尽早经口进食是可以加快病人康复速度的,但是在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胃癌患者术后的经口进食时间、种类和方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快速康复理念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胃癌患者 早期经口进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进食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患者的病理表现、病因分析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021年,我区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哨点医院监测到20人食用小龙虾后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分析小龙虾致RM患者的病理表现、病因分析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前24 h内均有食用小龙虾史,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肌肉疼痛,但均无发热、呕吐、四肢抽搐,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红蛋白(Mb)均明显高于正常值,给予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患者均未发生急性肾损伤,无死亡病例。结论:小龙虾相关RM是一种以肌肉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并发症少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通过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小龙虾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模式要求不断提高。现阶段,加强早期的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食育将“食物”作为教育载体和学习中介,教师与幼儿共同对食物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更多与食物相关的知识,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种植体验活动”以“种植”为活动主题,让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动手操作获取全新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在劳动中进一步了解食物的由来、功效及作用。

  • 标签: 种植体验活动 幼儿 食育 培养策略
  • 作者: 李炜洁 李晓舒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6-04
  • 机构: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患者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诊的肝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早期进食护理,比较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病患营养状态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术后实施早期进食护理可调节病患的营养状态,降低术后风险性,该护理模式优势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进食护理 肝癌 并发症 营养状态
  • 简介:[目的]观察胃肠减压与进食活动对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病人分为实验组(肛门排气后继续胃肠减压2d或3d、禁食)和对照组(肛门排气后即拔除胃管并进流质饮食),观察腹胀及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道排气后适当延长胃肠减压及进食时间可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 标签: 胃肠减压 肠梗阻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 进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经口进食进行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作用进行探究。方法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患者经鼻空肠营养管实现肠内营养的目的,观察组患者在发病72h内经口进食细实线肠内营养的目的。分析两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及病死、腹腔感染、手术干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腹腔感染率、病死率、手术干预率等方面差异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经口进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同时有助于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经口进食 急性重症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7月 -2020年 3月所收治的 80例胃肠道手术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 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有效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 7.4±2.9) d、肛门排气时间( 37.8±4.4) h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 10.65±2.79) 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研究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显著,不仅促进肠功能恢复,同时也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胃肠减压管 早期进食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miRNA-1246(miR-1246)促进食管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miR-1246在癌旁组织、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转染miR-1246mimics或inhibitors对食管癌细胞EC109转移能力的影响;裸鼠尾静脉转移实验观察稳定表达miR-1246对食管癌转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246的候选靶基因为GSK3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246后EC109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GSK3β的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blot检测miR-1246对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食管癌组织中的miR-1246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多个食管癌细胞中miR-1246的表达比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miR-1246mimics显著促进EC10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反之,miR-1246inhibitors明显抑制EC10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体内实验发现稳定过表达miR-1246明显升高EC109细胞的肺转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246能够抑制GSK3β的3'-UTR区荧光素酶活性;转染miR-1246后,EC109细胞中的GSK3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iR-1246过表达显著抑制GSK3β-wt,而不能抑制GSK3β-mut的蛋白表达。结论:miR-1246能够通过靶向GSK3β促进食管癌转移,抑制miR-1246的表达或增加GSK3β的表达可能是抑制食管癌转移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食管癌 转移 微小RNA miR-1246 GSK3Β
  • 简介:摘要:当前时期,国家和政府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同时也出台了多样化的政策,予以鼓励和支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进行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整体的监管工作开展有紧密性的联系,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应当要明确整体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并做好对后续食品安全监管的优化落实,本文主要结合以防范监管风险为抓手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上水平思路构建展开了研究分析。

  • 标签: 防范监管风险 抓手 食品安全监管 水平思路 构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正确率,调查2019年5月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病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情况并进行要因分析及真因验证,并拟定及实施3个主要对策:强化专科培训及提升专业能力、改进工作流程及规范临床应用、制作“多功能餐垫”“进餐口诀牌”及满足宣教沟通需要。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正确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正确率由58.6%提高到91.4%,目标达成率113.6%,

  • 标签: 品管圈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安全进食 正确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 对卒中后咽期吞咽启动延迟患者治疗性进食的研究。方法 选取31例卒中后咽期吞咽启动延迟患者,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6例)。对照组在常规吞咽治疗后进行治疗性进食,观察组于治疗后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同时进行治疗性进食。每次治疗20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对比两组GUSS、SSA、FOIS等级。结果 不同方法应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咽期吞咽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与护理组(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周期结束后,护理组患者总蛋白(62.14±1.91)g/L、白蛋白(37.22±2.10)mg/L、血红蛋白(91.36±0.98)g/L,并发症发生率(0.00)%,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肝癌手术 术后早期进食护理 并发症 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