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中年知识女性离婚后单身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有的妇女,婚姻的失败以人生的失败来做代价,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较大的影响。原因主要是人们受男权文化统治的社会习俗所禁锢。警惕离婚中年女性心理的亚健康已刻不容缓。

  • 标签: 中年知识女性 心理亚健康 离婚 家庭
  • 简介:学生的隐性心理伤害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教师不当管理行为给学生造成的精神性伤害.主要是由侮辱性语言、公开揭露"隐私"、张榜公布成绩、动辄发出禁止令、不公平对待、变相体罚、处处怀疑学生等教师的不良言行导致的.它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破坏了正常的师生关系,而且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它的发生与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素养低下、教育艺术缺乏等因素有关.因此,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和教师素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是预防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学生 隐性心理伤害 教师
  • 简介:目的探讨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的干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急性应激障碍维和女军人患者实施安全干预措施、寻求社会支持干预、药物治疗干预、行为治疗干预及认知治疗干预.结果实施干预治疗13d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通过近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痊愈.结论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程度的评估是保证疗效的基础步骤,积极寻求有效的社会(部队)支持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关注军事心理应激障碍的焦虑、抑郁障碍是提高患者康复质量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军事人员 应激障碍 创伤后 危机干预
  • 简介:学校的心理辅导一般应以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式有别于其他学科,主要突出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个别辅导则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无论是心理课程的教学还是个别心理辅导都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要对症下药.

  • 标签: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障碍 教学方法 抑郁症 沟通方式
  • 简介: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妙玉。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却又不同于其他十一位。在大观园的众多奇女子中,唯妙玉是出家的尼姑。入得佛门,受到的性禁锢和性戒律更多。自然要五大皆空,六根清净,因为佛家是以“情”为烦恼之根源的,故要戒断情缘。

  • 标签: 妙玉性心理 幻觉描写 性幻觉
  • 简介:一、性格的概念(一)什么是性格“性格”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绘图”,“印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用其描述人的“性情”,“习惯”和“思想方式”。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家提奥夫拉斯塔(TheophrasTus公元前约384—322)也曾将其应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意思是指“记号”,“标志”、“属性”、“特性”等。他不但用其说明事物的特性,而且也用其表示人的特性。作为心理学概念,现代各国心理学家对于“性格”一词的理解和运用不尽相同。苏联一些心理学家对“性格”和“个性”两个概念一般不作严格区分,有时竟把两者互相等同,如B·A·克鲁切茨基认为性格是“习

  • 标签: 希腊哲学家 奥夫 思想方式 个性心理 心理学概念 克鲁
  • 简介:在“9·7”彝良地震伤员集中救治的医院里,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派的彝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发展了以支持性心理干预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服务模式。该模式以病房心理护士作为联络者,立足于医学服务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在全面健康评估与重点评估心理创伤应激的基础上,以解决患者及照顾者的现实问题为重点,提供支持性心理干预,并借助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内容量化的自评来激励心理护士对地震伤员提供的心理支持工作。在实践中,该模式能够得到医院管理者及医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患者及家属普遍接受,具有连续心理服务的可操作性。

  • 标签: 地震 伤员 心理干预
  • 简介: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之后的平台期。虽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全员参与性不够、课堂渗透不多和师资队伍不强,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为此,应建立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高校 全员性 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督促中职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可以充分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树立学生内心的秩序感,帮助学生化解情绪障碍,引导学生遇见更美的自己。学习内驱力等是根是养料,语文核心素养是叶是红花,根深才能叶茂,养肥才能花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护理体系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性心理、疾病感知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94例住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以简单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45例和家庭支持组49例,常规组出院后采用常规随访护理,家庭支持组出院后在常规随访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家庭支持护理体系。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疾病感知控制能力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HAMA评分、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乳腺癌特异模块评分及总分)、疾病感知控制能力评分(认知、情绪、理解能力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支持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15.2±1.7)比(19.3±2.0)分,(18.0±1.7)比(23.1±2.5)分](t=8.061、8.021,均P<0.001);家庭支持组干预后躯体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乳腺癌特异模块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21.3±2.5)比(16.4±2.1)分,(18.4±2.0)比(15.1±1.7)分,(22.0±2.6)比(15.1±1.5)分,(28.8±3.6)比(24.8±2.6)分,(113.3±15.5)比(101.4±12.5)分](t=10.126、8.695、15.508、6.205、4.091,均P<0.001);家庭支持组干预后认知、情绪、理解能力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常规组[(29.4±3.0)比(34.9±3.7)分,(10.3±1.7)比(13.0±1.4)分,(4.1±0.5)比(7.4±0.8)分,(48.9±5.3)比(59.0±6.1)分](t=8.063、8.285、24.456、8.597,均P<0.001)。结论家庭支持护理体系可改善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性心理、生活质量,增强疾病感知控制能力。

  • 标签: 乳腺肿瘤 生活质量 家庭支持护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当中恶性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对象,提供给患者化疗后,随机均分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性心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服务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性心理状态,还能够帮助患者优化生活质量水平,运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恶性淋巴瘤 化疗 负性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90例为对象,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性心理、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恶性淋巴瘤 负性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延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及性心理的影响分析。方法:入选5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主要于2021年5月-2021年12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出院指导)与研究组25例(延续性护理)。观察指标:SAS评分、FRAX评分、并发症。结果:SAS评分及FRAX评分护理前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的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利于改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自护水平。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延续性护理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患者接受个性化饮食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其心理情绪以及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因胃溃疡入院的患者内随机选择76例,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即实验与对照,各组内病患人数为38例。对照组整体病患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病患均接受个性化饮食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分析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性情绪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性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还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个性化饮食护理 健康教育 胃溃疡 心理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相关护理并发症及性心理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选取对照实验类型,在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治疗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152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对照实验要求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76)、对照组(n=76),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分别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对于患者并发症及性心理改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性心理缓解程度,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性心理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护理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 护理干预 并发症 负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