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例71岁女性患者出现夜尿增多(2~3次/晚)2~3个月,门诊查血钙3.11mmol/L。追问病史,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及骨性关节炎近2~3年规律服用碳酸钙D3(含元素钙300mg/片,1片/d)、阿法骨化醇(0.5g/d,1.5年前增加为0.75g/d)及两种保健品(多种维生,每片含维生D31000U、元素钙500mg,1片/d;关节王,每个剂量含维生D32000U,2个剂量/d)。另外,患者因高血压长期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每片含氯沙坦钾50mg和氢氯噻嗪12.5mg)、1次/d。入院后查25-(OH)D〉280μg/L,故考虑患者为维生D中毒及高钙血症。停用钙片、保健品及氯沙坦钾氯噻嗪,多饮水并增加食盐摄入,给予硝苯地平,并予以水化。4d后查血钙水平稳定在2.33~2.41mmol/L。

  • 标签: 维生素D 高钙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 D营养状况与儿童疾病的相关性,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时间为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 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血清维生 D水平,同时统计记录两组儿童出现维生 D缺乏、不足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健康儿童的血清维生 D水平为( 38.52±3.66) ng/mL明显高于观察组( 20.85±3.14)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维生 D缺乏率分别为 32.00%、 8.00%,血清维生 D不足率分别为 58.00%、 2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SPSS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生率随着维生 D水平的降低而升高,两者呈现正相关( r=0.386, P< 0.05)。结论:维生 D营养状况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紧密相关,应及时预防维生 D缺乏,有效预防儿童疾病。

  • 标签: 维生素 D 儿童疾病 相关性 营养状况
  • 简介:维生A、D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物。本文在介绍基因表达过程的基础上,综述了维生A及维生D对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机制及其结构和生理功能。

  • 标签: 维生素A 维生素D 基因表达 调控 生理功能
  • 简介:摘要临床流行学研究表明,维生D缺乏与各种感染性疾病风险升高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认为,维生D是机体抵抗感染的核心调控因子。在人类固有免疫系统和天然黏膜屏障功能中,活性维生D触发抗微生物信号通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抗和抑制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发的感染。同时,活性维生D也调控超敏反应,减轻器官、组织免疫损伤等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提示,维生D从多个方面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对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维生D的抗感染作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仍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本文重点复习综述维生D抗感染的免疫调控机制。

  • 标签: 维生素D 感染 免疫 抗微生物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推广应用锡盟中心医院“青苗儿童早期发展计划”项目为0-2岁婴幼儿进行定期常规体检的同时监测维生D,分析0-2岁儿童常规体检、定期检测维生D、及时指导补充维生D发生维生D缺乏性佝偻的几率与未进行定期常规体检维生D缺乏性佝偻的发生几率的差别。方法:本次研究中的对象来自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进入“青苗儿童早期发展计划”项目的0-2岁的婴幼儿共600名。将其进行分组,从我院产科出生并建档的新生儿中选取足月、顺产、适于胎龄儿、无先天性器质性疾病的新生儿300名划分为一组;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0-2岁的儿童中选取满足同等条件的300名婴幼儿划分为另一组。两组均于1岁内每3个月检测1次;满1周岁后每6个月检测1次,直至满2周岁。比较两组婴幼儿维生D缺乏性佝偻的发生率,与早期指导补充之间的关系。结果:从我院产科出生并建档的这一组新生儿,按照常规定期体检,因能够及早发现维生D缺乏,及时给予干预指导进行维生D的补充,导致发生维生D缺乏性佝偻的几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出生后常规体检同时接受维生D检测,有助于做到儿童维生D缺乏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发生维生D缺乏性佝偻的几率降低,有助于婴幼儿骨健康。

  • 标签:  [] “青苗儿童早期发展计划”项目  0-2岁婴幼儿   定期监测维生素D 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D对母儿25羟维生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16例)和对照组(337例)。干预组<35岁269例,≥35岁47例;对照组<35岁283例,≥35岁54例。干预组自妊娠28周至分娩每日补充维生D≥600 IU,对照组每日补充维生D <600 IU。检测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统计分娩方式、早产比例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分别为(27.91±7.56)μg/L、(16.24±4.31)μg/L,均高于对照组(24.65±6.83)μg/L、(12.60±3.9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维生D缺乏率分别为19.62%(62/316)、17.09%(54/316),均低于对照组47.18%(159/337)、49.26%(166/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4/316)、2.53%(8/316),均低于对照组4.15%(14/337)、6.23%(2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晚期每日补充维生D≥600 IU可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期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但对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 标签: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体格发育 新生儿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维生D干预治疗方案对血清25-羟维生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0月血清25-羟维生D缺乏或相对缺乏的婴幼儿102例,分为以下用药方案:A组:一次性维生D15万IU;B组:一次性维生D20万IU;C组:一次性维生D30万IU;D组:每日维生A3600IU+维生D2000IU,持续1个月。一个月后取清晨空腹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D水平。结果:A、B、C、D组方案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D水平均高于用药前(P〈0.01)。A、B、C组血清25一羟维生D提升水平均高于D组(P〈0.01);C组血清25-羟维生D提升水平高于A、B组(P%0.01)。结论:一次性维生D15-20万IU的是安全有效干预治疗方案。

  • 标签: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儿童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生D+中强度有氧训练对2型糖尿(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糖脂代谢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愿意进行有氧训练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在生活、饮食等生活规律上不变(禁食含糖量较高水果与加入糖类的小吃、零食、糕点),对照组加补维生D进行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中强度有氧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糖代谢指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糖代谢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脂代谢指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脂代谢指标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7%明显少于对照组19.15%(P<0.05)。结论维生D补充联合中强度有氧训练对T2DM患者糖脂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生素D 中强度有氧训练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补中益气汤的药方为补升阳气,具有甘温除热的显著特征。适用于体质虚弱、抑郁寡言、四肢无力、以及食欲不振的临床患者。补中益气汤的药方在妇科、内科、儿科、五官科以及各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得到全面应用。此药方在妇科血虚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妇科临床 异病同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治疗糖尿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尿微量蛋白、尿素氮、肌酐、TC、TG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通络治疗糖尿肾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维生D水平与肌肉质量和握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入住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年龄≥60岁的2型糖尿患者20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25羟维生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为维生D缺乏组[25(OH)D<20 μg/L]140例和非缺乏组[20 μg/L≤25)(OH)D<70 μg/L] 61例,测定患者握力、步速及上下肢肌肉质量。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生D非缺乏组患者的握力、上肢及下肢肌肉含量显著高于缺乏组[(33.49±9.43)kg与(29.59±10.30)kg、(4.99±1.09)kg与(4.57±1.11)kg、(15.69±3.10)kg与(14.54±3.03)kg,P值分别为0.010、0.015、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D缺乏与握力减低及下肢肌肉质量下降独立相关(OR=1.286,95%CI:1.197~1.346,P<0.01;OR=1.231,95%CI:1.102~1.283,P<0.05)。结论维生D缺乏是老年2型糖尿患者握力减低及下肢肌肉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握力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男性2型糖尿患者血清25-羟维生D[25(OH)D]水平,并探讨其与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男性2型糖尿患者371例,检测其25(OH)D水平、糖脂代谢指标、骨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根据25(OH)D水平采用四分法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组间糖脂代谢及性激素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25(OH)D与总睾酮及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维生D缺乏或不足患者占住院男性2型糖尿人群的96.5%。25(OH)D较高的患者有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TG)则相对较低(P<0.05)。在线性回归模型中,25(OH)D与总睾酮(TT)呈线性正相关关系(β=0.116,P=0.006),在校正BMI后上述相关性消失(β=0.061,P=0.053)。结论在住院男性2型糖尿患者中,维生D呈普遍缺乏或不足的状态,维生D与总睾酮之间呈线性正相关,但受BMI影响。

  • 标签: 糖尿病,2型 男性 25羟维生素D 糖脂代谢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2型糖尿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温针疗法联合玉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2021年2月至12月展开,选入患者60例,并进行1至60编号,取其中的30例,在治疗的过程中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需要按照温针疗法联合玉液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骨密度水平、糖代谢情况以及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温针疗法 玉液汤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