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一例送检三瓶培养,在120h内仅有一瓶仪器报阳并鉴定出胎儿弯曲菌、另外两瓶“阴性瓶”经转种后均有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生长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怎样提高实验室关于培养检出少见菌及疑难菌的能力。方法:通过革兰染色涂片镜检及郑州安图质谱鉴定仪和法国梅里埃质谱鉴定仪认识胎儿弯曲菌,了解其生长特性,同时关注培养仪检测原理及细菌生长曲线,对疑似“阴性瓶”进行验证。结果:检出的细菌经过染色及质谱鉴定确认为胎儿弯曲菌,“阴性瓶”中生长的细菌经过确认与报阳瓶中结果一致,这是一例由胎儿弯曲菌感染所引起的菌血症。结论:少见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常常由于细菌生长缓慢导致结果“假阴性”,实验室应当认真慎重对待每一个报阳瓶及生长曲线,并关注感染病原体,发放出最值得有参考意义的检测报告单。

  • 标签: 胎儿弯曲菌 假阴性 菌血症
  • 简介:一、建筑工程系简介建筑工程系依托国家首批10个综合管廊工程建设试点城市,设立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和建设工程管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专业方向,形成了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集群。拥有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专业教师具备国家注册执业资格或工程实践经历,培养了大批实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门人才。

  • 标签: 建筑工程技术 人才培养基地 城镇化建设 技术技能 建筑工程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 简介:本文研究了烤烟漂浮育苗系统中培养质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漂浮育苗基质中有机质材料的比例对烟苗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以草炭、蛭石、膨化珍珠岩为原料的培养中草炭比例以50%~70%较为适宜,低于40%或高于80%均影响烟苗根系的发育.2.有机质材料的选择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以一定比例的腐熟作物残体代替草炭亦是完全可行的,同样能够培育出根系发达,均匀一致的壮苗.3.基质配比确定后,苗盘中基质容重对烟苗影响较大.试验以美国漂浮育苗商品基质SunshineTobaccoMixLT5为材料,证明苗盘装填容重在0.15~0.25g/mL适宜于烟苗的生长发育.4.基质中加入少量的肥料,有利于烟苗前期的发育,肥料浓度超过50mg/L即影响烟苗生长.试验显示营养液中的氮和钙、镁、铜、铁、锰等元素在基质上部富集,可产生肥料盐害.5.漂浮育苗与传统育苗方式相比,烟苗移栽大田后还苗快,生长迅速,增加收获叶片数,促进烟株开片开秸,为烟叶的优质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烟草 漂浮育苗 基质 烟苗生长发育 影响
  • 简介:此课题由深圳市园林科研所于1998年立项研究,课题主持人钟晓,华南农业大学为协作单位。从1986开始花卉培养质的研制和生产。课题从花卉和绿化植物的生长条件和需肥特点出发,对本地易得、廉价的工农业废弃物进行筛选和加工,化废物为资源,使之成为理化性状良好,养分配比科学合理的培养质和花卉、草坪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系列产品。经本市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皇岗公园、仙湖植物园及广州、佛山、香港等多家园林单位的长期使用表

  • 标签: 培养基质 深圳市 科研所 工农业废弃物 园林 绿化植物
  • 简介:1991年8月我校数学系获教委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地”。三年来我们在基础建设和改善设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教学工作上也实施了多项改革尝试。一、“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1.建设目标。根据国家教委“教高[1992]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情况与地域特点,我们从学校建设目标出发,对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师资队伍,图书资料和设备

  • 标签: 理科基础 教学人才培养 基地建设 教学工作 图书资料 硕士研究生
  • 简介:摘要探讨了现存的教育模式,以及现代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总结、回顾开展临床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经验与体会,在中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妥善解决理论知识学习、临床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注重研究生中医理论和临床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 标签: 中医教育管理 研究生教育 教学模式
  • 简介:2012年10月30日上午,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地”挂牌仪式在国信招标集团会议室举行。国信招标集团总裁袁炳玉、副总裁柳泽伟、总工程师荆贵锁及相关领导,国际关系学院刘慧书记、陶坚院长及多名学生代表出席了会议。

  • 标签: 人才培养基地 高等学校 招标 挂牌 市级 北京
  • 简介:2012年8月17日,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带领专家组对西安外国语大学申报的“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人才培养地”进行了考察和评审。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汇报了基地建设的思路和方案。评审会议由该校党委书记郝瑜主持。

  • 标签: 人才培养基地 汉语国际推广 外国语大学 评审会 多语种 西安
  • 简介:目的研究人脐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体外培养扩增,并检测其功能。方法应用Ficoll-Hypaque离心获得界面细胞,贴壁培养2h,获得悬浮单个核细胞,体外以重组人白介素-1、重组人白介素-2、γ-干扰素和CD3抗体诱导培养15d。在CIK发育过程中,在光镜下观察其生长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IK表型。采用MTT法检测CIK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结果CIK前3d细胞扩增不明显,在培养4d后,细胞增殖,呈团,可观察到不规则形的细胞.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少、胞核大、圆.有时可观察到细胞分裂相。培养12d后CIK细胞高表达CD3^+CD56^+,CD3^+CD8^+细胞缓慢增长,CD3、CD4细胞有所增加,在d7之后有所下降,CD3^+细胞维持高水平且变化不明显。CIK细胞对2种来源于不同组织的肿瘤细胞均产生了明显的杀伤性。结论人脐经重组人白介素-1、重组人白介素-2、γ-干扰素和CD3抗体体外诱导培养,能诱导出CIK,并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

  • 标签: CIK 脐血 细胞体外扩增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评价国内外预防培养标本污染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内关于预防静脉血液标本污染的证据,包括指南(BPG)、最佳实践信息册(BPIS)、证据总结(ES)、推荐实践(RP)及系统评价(SR)。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9年3月27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循证指南1篇,以专家共识为基础的指南4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实践推荐1篇,系统评价6篇。最佳证据包括采血人员、采血时间、皮肤消毒、采血途径、采血部位、标本注入、无菌手套、标本转运等。结论护理部应与检验科合作,加强对于护理人员静脉培养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教育,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时,要注意采血时间,采血过程中要使用无菌手套,正确进行皮肤消毒,选择合适的采血途径、部位,采血完成后要及时转运标本,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静脉采血 血培养 污染 最佳证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医院医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对于基层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改革教育制度,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各方面素质,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现代化护理人才,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势在必行。在医院里,护理人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就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用各自的专业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 标签: 基护教改 现代化护理人才
  • 简介:摘要:“强计划”的实施是为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确定招生的学科专业,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体现了引导大学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文章讨论了“强计划”背景下特优学生的培养策略。

  • 标签: 高中教育 强基计划 特优生 培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通过优化培养工作流程的方式是否可以缩短菌血症标本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阳性报警到审核时间(阳性报警后处理时间)和标本周转时间(TAT)。方法本实验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集的阳性培养标本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本研究中的传统流程阶段(2014年),共纳入分析阳性培养标本502瓶;流程优化第一阶段(2016年),较传统流程阶段延长了工作人员在岗时间至22:00,共纳入分析阳性培养标本976瓶;流程优化第二阶段(2018年),较流程优化第一阶段增加了质谱快速鉴定流程,共纳入阳性培养标本1 029瓶;流程优化第三阶段(2020年),较流程优化第二阶段引入新型VIRTUO BACT/ALERT培养系统。比较不同阶段中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培养阳性报警后处理时间和标本周转时间的差异。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在传统流程阶段(2014年),阳性报警后处理时间为55.70(47.35,68.45)h;流程优化第一阶段(2016年),阳性报警后处理时间为47.25(33.88,59.96)h,流程优化第一阶段阳性报警后处理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流程阶段(Z=‒10.734,P<0.001);流程优化第二阶段(2018年)阳性报警后处理时间为47.18(36.41,59.40)h,在17:00之前12.18%革兰阴性杆菌的初步鉴定结果可以在审核前回报临床;流程优化第三阶段(2020年),原有BACT/ALERT 3D系统的培养标本TTP为39.56(21.52,62.65)h,TAT为78.16(64.68,99.72)h;新型VIRTUO BACT/ALERT系统的培养标本TTP为37.03(21.08,58.22)h,TAT为73.41(62.88,89.48)h,VIRTUO BACT/ALERT系统较BACT/ALERT 3D系统的TTP明显缩短(Z=‒2.273,P=0.023);VIRTUO BACT/ALERT系统较BACT/ALERT 3D系统的TAT明显缩短(Z=‒4.040,P<0.001)。结论通过对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工作流程进行多方面、多措施的持续改进,可缩短培养中各阶段的处理时间,使临床获得受益。

  • 标签: 感染 血培养 评价研究 阳性报警时间 标本周转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的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并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细菌分离标本148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测定13种常用抗生素对标本的药物敏感性分析,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分离数占前5位的菌株依次为甲型副伤寒、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结论临床需及时掌握培养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血液 细菌培养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