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例 HIV感染者合并腮腺结核临床资料,为诊断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对一例HIV感染者合并腮腺结核的临床表现, PPD试验,血常规,超声,病理检查,涂片进行分析。 结果:明确诊断:艾滋病合并腮腺结核。结论:要重视及能想到腮腺结核。

  • 标签: 艾滋病 腮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护理,提高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效疗法,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无效。主要给予充分的水、足量的进食、卧床休息,服阿司匹林以控制感染。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相关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流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职业等内容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控制方法。结果本组105例流腮患者,女性比例(61.0%)高于男性(39.0%),以7~17岁年龄段患者居多,发病率占56.2%,流腮发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5月为发病最高,10月最低,分别占15.2%、2.9%;流腮患者中学生最多,其次为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分别占59.0%、35.2%,流腮发病在时间和职业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干预,普及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提高相关疫苗的接种率,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腮的传播和流行。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唾液腺是其主要累及部位之一,其中最大的一对唾液腺即腮腺的影像检查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力高,技术手段丰富,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上相比其他检查有其独有的优势,笔者对腮腺MRI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腮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涎脂肪瘤是少见的良性脂肪组织肿瘤,好发于腮腺。笔者报道一例腮腺涎脂肪瘤MRI表现并复习国外文献报道中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块,MRI表现右腮腺内一椭圆形异常信号影,边界清晰,T1WI及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信号不均匀减低,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病理诊断为腮腺涎脂肪瘤。

  • 标签: 涎脂肪瘤 腮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腮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以及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符合度。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50例医院收治腮腺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声像图与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腮腺淋巴瘤声像图中多表现为囊实混合型低回声,后壁回声增强,实质组织的回声较为均匀,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临床观察发现多数肿瘤出现在腮腺耳下区,质地偏软,表面光滑且形态规则。超声声像图特点与临床病例特点相符。结论超声声像图特征符合腮腺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超声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该病临床筛查的诊断率。

  • 标签: 腮腺淋巴瘤 超声诊断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后沟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耳后沟切口行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2~66岁,其中混合瘤15例,腺淋巴瘤5例。术中总干法寻找面神经,向远心方向解剖面神经颈面干、颞面干及周围支,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并转移胸锁乳突肌瓣充填腮腺缺损区。分析总结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没有出现涎瘘及Frey综合征,无影响容貌的瘢痕,术区无凹陷畸形。结论耳后沟切口行腮腺浅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切口隐蔽、面神经解剖简单,可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区组织缺损,具有美容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腮腺肿瘤 外科手术 耳后沟 手术切口 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学校腮腺炎疫情处理的体会,分析疫情的及时报告以及疫苗的应急接种对疫情的处理及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对近两年几所学校发生的腮腺炎疫情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疫情的及时报告及疫苗的应急接种对控制疫情有很大的作用,而未及时报告的学校几未进行疫苗应急接种的学校疫情未得到及时的控制,导致学校学生发病人数多,疫情扩散快。结论出现腮腺炎疫情时学校没有重视进行及时的报告,错失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期,导致患病学生增加,且大部分学生没有注射腮腺炎疫苗,学校易发病人群集中,这些都是导致腮腺炎疫情的因素。因此,在发生腮腺炎的时候,要及时的汇报,控制疫情,同时提高学生注射腮腺炎疫苗也是控制腮腺炎疫情的重要举措。

  • 标签: 腮腺炎 学校 处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32-01
  • 简介:目的评价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58例腮腺肿块的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腮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总检出率为100%,对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68.4%,其中腮腺囊肿诊断符合率为100%。二维超声检查中腮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边缘和内部回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腮腺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的检出率分别为82.1%、94.7%。以收缩期峰值流速≥23.8cm/s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的标准,脉冲多普勒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71.8%;以阻力指数≥0.68(除混合瘤外)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的标准,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5.0%。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对腮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腮腺肿块 高频彩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腮腺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正压引流(橡皮片),实验组术后采用负压引流(硅胶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肿率、积液率、皮瓣坏死率、Ⅰ期愈合率及涎瘘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术后采用负压吸引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腮腺术 正压引流 负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ECT腮腺显像检查患者当中,给予其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8月收治的62例接受ECT腮腺显像检查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需接受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ECT腮腺显像检查患者而言,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ECT腮腺显像检查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腮腺来源的睾丸核蛋白(nuclear protein in testis,NUT)中线癌患者,为35岁男性,因“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3年,增大2周”入院,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手术标本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结果为NUT中线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随访10个月内无疾病复发或其他不良事件。腮腺来源的NUT中线癌临床罕见,易发生误诊、漏诊,目前诊断方式依赖免疫组化(NUT抗体阳性)以及分子检测(NUT基因融合异位),其预后情况与患者年龄、融合基因类型、手术范围、术后放化疗方案以及靶向药物的使用相关,因此临床医生需警惕腮腺来源NUT中线癌的发生,尽量做到正确诊断、个性化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治疗,以达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缩短流行时间,杜绝传播、传染的目的。方法环境消毒,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结果流行时间46天,58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治疗,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缩短流行时间,杜绝传播、传染的目的。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控制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腮腺肿瘤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到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腮腺肿瘤的患者8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44例,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研究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腮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中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腮腺肿瘤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腮腺混合瘤及腮腺淋巴瘤这两种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超声特点及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对2021年3月份起到次年10月份期间我院大外科收治的124名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灶的超声特点并分析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等因素对其具体患病状况的影响。结果:腮腺常见的良性肿瘤中主要有腮腺混合瘤及腮腺淋巴瘤。其中有吸烟史老年男性患者患腺淋巴瘤的几率较高。腮腺混合瘤平均发病年龄显著小于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淋巴瘤,腮腺混合瘤单发比率较高,且肿瘤直径较小。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吸烟史及超声报告对腮腺良性肿瘤作出初步诊断并进行病理分类,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腮腺良性肿瘤 超声检查 临床特点 腮腺混合瘤 腮腺淋巴瘤
  • 简介: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tis,HT)伴甲状腺肿大的疗效.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HT30例,均口服优甲乐,维持FT3、FT4及TSH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3个月后,甲状腺肿大仍较明显,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每次250mg,每日1次,共7次,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片10mg,每日3次,每周减5mg至停药,共6周.激素冲击治疗前后行甲状腺B超检测.结果激素冲击治疗后甲状腺左右叶长、宽、厚及峡部明显缩小(P<0.05),左叶治疗前后长分别为(57.42±12.87)~(46.37±7.67)mm,t=4.58;宽(26.68±7.71)~(22.21±6.09)mm,t=4.56;厚(27.18±6.60)~(21.14±5.67)mm,t=7.28;右叶治疗前后长分别为(58.17±12.32)~(49.73±9.35)mm,t=3.84;宽(26.14±7.37)~(23.00±6.68)ram,t=3.29;厚(27.57±6.42)~(22.00±5.55)mm,=5.88;峡部治疗前后分别为(9.94±4.15)~(6.19±2.57)mm,t=6.09.1年后随访复发率17%(5/30).结论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肿大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糖皮质激素 左旋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因淋巴结肿大、皮疹、贫血就诊,病程中突发急性溶血、急性肾损伤、心肌梗死,完善相关检查提示患者同时存在冷凝集素综合征、Ⅲ型冷球蛋白血症。鉴于此时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尚未回报,给予利妥昔单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红蛋白回升,肾功能、心肌酶恢复正常。淋巴结组织病理最终明确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1程化疗后患者颈部淋巴结明显缩小,冷凝集素、冷球蛋白转阴。AITL可出现丰富的免疫现象,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继发的冷凝集素综合征及冷球蛋白血症均有效。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冷凝集素 冷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