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老年 慢性阻塞疾病 (COPD) 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 个体化呼吸康复训练 的临床价值 。 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在我院 治疗的 90 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对照组( 45 例)和观察组 (45 例 ) ,对照组实施以常规 宣教 来 指导呼吸训练 , 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呼吸训练模式 ,比较两组 慢阻症状消失时间 、 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 治疗总时间 ; 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指标 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 , 观察组 慢阻症状消失时间 、 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 治疗总时间 较 短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均 < 0 . 05) ; 观察组患者 治疗期间 的 FEV1 、 FEV1 / FVC 等功能指标水平升高 ; 观察组患者 CAT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均 < 0 . 05) 。 结论 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在治疗期 接受 个体化呼吸训练模式 干预, 可 改善患者功能, 缩短病情恢复和临床治疗时间 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个体化呼吸康复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疾病(COPD)模型大鼠消化道的病理改变,为探究COPD营养不良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烟草烟雾暴露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检查大鼠功能、动脉血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水平以及组织、肝、脾、胃、小肠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功能残气量、总量上升,静态顺应增加,呼气流速50毫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值下降;肺泡结构大小不一、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均高于对照组,促炎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抗炎介质IL-10低于对照组;肝小叶中央静脉充血伴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轻度水肿、脾出现淤血、胃出现轻度糜烂、小肠黏膜萎缩伴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在COPD大鼠模型中,肝、脾、胃黏膜、小肠黏膜等消化道组织均出现充血、水肿、淤血、糜烂、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性病理改变,这些病变可能与COPD营养不良有关。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炎症 消化道病理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以“治未病”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探讨慢性阻塞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干预方法,就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剖析。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3月内我院收治60例阳虚型及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观察组(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内,组间患者人数均为30例。评价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0d后,观察组PH(7.39±0.03)、PaO2(15.97±5.62)及PaO2/F1O2(27.10±1.23)与对照组(7.28±0.07、11.67±4.63、19.33±6.06)对比明显较高(P<0.05);而观察组RR(20.24±2.67)、HR值(95.87±13.17)明显较低于对照组(24.25±5.27、114.63±24.34),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为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情况,并对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平喘乳膏 穴位贴敷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稳定期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疾病( COPD )患者接受全科护理的效果。 方法: 抽取 80 例老年 COPD 患者入组,入选后划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一组命名为观察组,施以全科护理,评估两组功能改善情况,以问卷调查法评估满意度。 结果: 在 FEV1 、 FVC 、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老年 COPD 患者接受全科护理,提升功能水平,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患者 全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功能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治疗后的功能指标FVC、FEV1以及FEV1/FVC值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改善通气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疗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延伸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负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采用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优劣。方法选取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干预前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pH值(7.44±0.07)、PaO2[(74.25±10.13)mmHg]及SaO2[(95.93±3.02)%]均高于对照组[(7.19±0.15)、(68.15±7.43)mmHg、(90.65±4.57)mmHg](t=10.679、3.433、6.816,均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PaCO2[(47.13±4.70)mmHg]水平低于对照组[(57.57±4.54)mmHg](t=11.297,P<0.05)。两组干预前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其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RR[(17.62±3.16)次/min]、HR[(70.10±7.52)次/min]低于对照组[(20.33±3.26)次/min、(85.90±7.95)次/min](t=4.221、10.209,均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FEV1[(1.65±0.72)L]、FEV1/FVC[(60.12±3.9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1.32±0.65)L、(56.15±3.62)%](t=2.406、5.239,均P<0.05)。观察组24 h排痰量[(26.86±5.27)mL]高于对照组[(19.93±3.02)mL](t=8.068,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6.62±1.38)d]及住院时间[(6.95±1.23)d]均缩短于对照组[(7.76±1.64)d、(17.85±2.39)d](t=3.761、28.674,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10/50)]低于对照组[44.00%(22/50)](χ2=6.618,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通气机,机械 护理 呼吸功能试验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和进行发展为特征的慢性气道阻塞疾病。COPD患者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外合并症,骨质疏松是COPD最重要的系统合并症之一。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的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OPG/RANKL/RANK)系统在控制和调节骨形成和骨破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关键通路。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期蛋白。CRP是COPD的确定性炎症标志物。CRP在体内存在2种构象:循环天然五聚体CRP(nCRP)和单体CRP(mCRP),不同构象CRP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本文综述了mCRP通过RANKL调节破骨细胞分化的相关机制研究,以期为将来通过免疫分子途径干预或治疗COPD的合并症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骨质疏松 RANK配体 合并症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用我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收治的 60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80%,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中医证候积分及 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开展慢性阻塞疾病(慢阻)规范化诊断、治疗、干预与管理以及监测评估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中国居民慢阻监测为评估慢阻患者人群的规范化诊断、治疗、干预与管理水平提供了基础数据。本专题文章基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监测数据,报告了我国≥40岁居民慢阻患病知晓率,分析了≥40岁慢阻患者人群的功能检查率、药物治疗率、吸入药物治疗率、呼吸康复治疗率、戒烟率、成功戒烟率以及肺炎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开展以慢阻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专项行动提供了科学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监测 诊断 治疗 管理 知晓
  • 简介:摘要在我国,农村慢性阻塞疾病(慢阻)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以慢阻为主要疾病组成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年来居致死性疾病首位。因此慢阻防控重心应在基层,然而目前我国基层的整体防治水平不容乐观。基层医生对慢阻的认知依然不足,功能检查使用率低,并存在较高的漏诊、误诊以及治疗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将根据国内外指南,从主动筛查到诊断、治疗、转诊,再到社区管理,对慢阻基层临床实践作简要介绍,并提出可行建议,以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授权教育干预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9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COPD常规治疗以及优质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进行授权教育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提升情况。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管理能力均有所提升,研究组在症状、生活、情绪、预防、自护等各个方面提升状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管理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管理效能均有所提升,研究组的心理调节、呼吸调整、环境天气应对、运动锻炼、安全行为各效能提升状况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授权教育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管理效能。

  • 标签: 授权教育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86例,对照组为未合并感染的患者214例。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及干扰素(IFN)α、IFN-γ],分析引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IL-1β、IL-2、IL-4、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77±0.78)ng/L比(26.57±3.8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59、67.098、17.886、17.259、92.807、17.181,均P<0.001)。观察组TNF-α、TNF-β、IFN-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81±11.53)μg/L比(33.91±10.84)μg/L、(95.36±17.87)ng/L比(46.12±12.18)ng/L、(26.81±4.45)ng/L比(7.78±3.54)ng/L],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6.25±10.09)pg/L比(55.67±14.23)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66、34.719、51.532、8.658,均P<0.001)。两组年龄≥60岁者(75.52%比49.07%)、住院时间[(25.63±6.76)d比(20.53±5.87)d]、抗生素使用时间[(21.54±3.87)d比(13.50±4.21)d]、糖尿病史(77.27%比53.74%)、机械通气(69.23%比10.28%)、应用糖皮质激素(44.75%比69.16%)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285,t=8.824、22.133、30.759,χ2=172.640、29.47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应用糖皮质激素是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OR=1.527、6.386、2.801、2.632、2.084,均P<0.05)。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炎症指标的检测,对肺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均易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因此临床中可根据相关因素采取针对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部感染 炎症因子 相关因素 机械通气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糖尿病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 2017年 2月 -2020年 1月本院就诊的 75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服务组和综合服务组。常规服务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综合服务组给予综合护理服务。评价:( 1)对本次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2)病房基础护理评分、文书规范性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安全管理评分;( 3)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差错发生率、投诉发生率。结果: ( 1)综合服务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显著比常规服务组高( P<0.05);( 2)综合服务组病房基础护理评分、文书规范性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安全管理评分均显著比常规服务组高( P<0.05);( 3)综合服务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差错发生率、投诉发生率均显著比常规服务组低( P<0.05)。结论: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规避差错和医疗投诉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慢性阻塞疾病; 综合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service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75 patients with COPD from February 2017 to January 2020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service group and comprehensive servic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routine servi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service, and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service. Evaluation: (1) the satisfaction of this nursing service and nursing quality; (2) basic nursing score, document standard score, operation skill score and safety management score; (3)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complications, errors and complaints. Result: (1) The pati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nursing service and quality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service group (P < 0.05); (2) the pati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service group in terms of basic nursing score, document standardization score, operation skill score and safety management score (P < 0.05); (3)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complications, errors and investment in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ai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routine servi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service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s accurat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void errors and medical complaint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servic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除呼吸系统症状外,后期还会出现失衡、步态异常,致使患者跌倒风险增加。这与慢性阻塞疾病患者膈肌功能下降有关,遂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加强改善膈肌功能,辅助性地进行下肢功能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步态维持及平衡能力。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步态 膈肌 平衡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急诊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究。方法:选择90例慢性阻塞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急诊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实验组,使用急诊护理中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FEV1指标,FEV1/FVC指标等功能指标,护理总满意率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急诊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无 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 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80 例 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1 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躯体疼痛、活力、生理职能四个维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 pH 值、动脉血氧分压以及 SaO21 ,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动脉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基因多态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血红素加氧酶1(HO-1)作为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COPD关系密切。本文将从HO-1与COPD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的诊断、治疗及管理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基因,重复 血红素加氧酶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呼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对COPD患者进行呼气肌训练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1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项临床对照试验。Meta分析表明,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6 min步行试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的合并均方差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8(-1.34~2.51)、8.11(-2.64~18.86)、-0.12(-0.22~-0.01)、-16.47(-40.76~7.82)、-1.52(-3.75~0.70)(除了功能P<0.05外,其余均P>0.05)。结论在COPD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呼气肌联合吸气肌训练并不比单独的吸气肌训练获得更好的效果,建议只进行吸气肌训练,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费用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呼气肌训练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临床中采用全科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数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 年11月,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将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全科护理指导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指导方式对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FEV1 、FVC、FEV1/FVC等功能指标以及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护理的应用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功能指标、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全科护理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