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6例ANFH患者的17只髋先常规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继而分别每支血管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供血动脉内共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15~25万u、丹参40ml及低分子右旋糖酐50mg;治疗后复行供血动脉造影检查及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1~20个月(平均10-5个月)示FicatⅡ期以内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ANFH的血管造影表现是复杂多样的。而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患者男,31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伴不规则发热。用药后不见好转腹痛加重,扩散全腹,体温骤升,高达40℃。伴恶心呕吐及血性腹泻入院。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腹为著。X线示:符合肠粘连性肠梗阻。B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血RT在正常范围。手术所见:肠壁粘连,乙状结肠上段系膜处有5cm×3cm穿孔,有坏死,腹腔内有脓液约500ml。病理检查:切除肠管一段,全长25cm,距一端12cm处有一肠壁缺损区,11cm×3.5cm,不规则,粘膜皱襞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肠壁 肠粘连性肠梗阻 乙状结肠 腹部绞痛 脓液
  • 简介:大约40%的病人经过动脉溶栓治疗后动脉完全再通,大约35%的病人经过溶栓治疗,17项关于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包括了5216个病人[1]

  • 标签: 中风溶栓 治疗进展 溶栓治疗
  • 简介:缺血发生后,出现了缺血区域内白细胞浸润,组织水肿为标志的急性炎症反应。研究表明,粘附分子中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上调是炎症反应中白细胞(早期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粘附并穿越血管屏障的起始因素。P-选择素在脑缺血损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P-选择素 脑缺血性损伤 配体 作用机制 血小板
  • 简介:摘要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缺血肠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常无特有的临床表现,检查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且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如何通过现有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几年来缺血肠病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进展性缺血脑卒中(SIP)与同期127例对照的非进展性缺血脑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SIP患者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白细胞血症、发热及Na+-K+平衡紊乱等病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出现大脑中动脉大面积梗死及分水岭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的预后较对照组差(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脑卒中在多种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影像学改变提示好发部位,预后不佳.

  • 标签: 进展性脑卒中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心血管疾病逐渐增多,缺血肠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临床常规治疗方式包括:内科保守治疗、血管介入以及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效果并不让人十分满意,而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在时时刻刻困扰着我们。近年来,随着生物疗法的不断拓展,干细胞移植为缺血肠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脐血干细胞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课题研究中,探究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72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每组患者各为36例,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健康指数、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组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指数、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时,配合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住院的青年缺血脑卒中的患者的资料,对青年缺血脑卒中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青年缺血脑卒中患者,根据TOAST分型进行分组,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组24例,心源性栓塞组13例,小动脉闭塞组11例,其他明确病因组7例,不明原因组5例。对各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TOAST分型组血白细胞介素(IL)-1、IL-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组血IL-1、IL-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4型组;心源性栓塞组血IL-1、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小动脉闭塞、其他明确病因及不明原因组,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动脉闭塞组,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4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TOAST分型青年缺血脑卒中患者病因不同,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是青年缺血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青年缺血性脑卒 危险因素 疾病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该文主要分析了缺血脑卒中患者的全程护理,全程护理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患者的院前预防护理、院内精准护理和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随后,本文还分析了全程护理的落实,具体见下文。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调查患者初始NIHSS评分,将评分值下降2分以上的患者作为进展组,总计40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缺血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非进展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24h内收缩压下降值、合并动脉斑块、梗塞灶直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比较后,差异不明显(P>0.05);进展组NIHSS评分高于非进展组,NHSS评分≥8分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空腹血糖指标、入院后24h收缩压下降20%以上,合并颈动脉斑块、梗塞灶直径>15mm是造成进展性缺血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在进展性缺血脑卒中的风险分析中,相关人员应关注患者入院后NIHSS评分、对患者空腹血糖指标、收缩压下降幅度、是否合并颈动脉斑块、梗塞灶直径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关诊断,以降低危险程度,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危险因素 Logistics分析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