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干扰素α-1b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保肝法进行治疗。分析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HBeAg血清、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eAg、HBeAg血清、HBV-D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干扰素治疗,不仅可降低血清病毒水平,还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存活率,反映出HepG2细胞经药物Z2处理,所存活下来的数量,间接反映出药物Z2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的强弱,为研究药物Z2之后的药代学和药理学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MTT法 药物Z2 细胞毒性 毒性试验HepG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祁阳县近10年乙型病毒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情况,分析发病特征与流行趋势,为制订乙肝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祁阳县2008—2017年乙肝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祁阳县共报告肝病例3100例,其中男2300例,女800例,男女为2.881。发病率为29.88/10万,死亡2例,死亡率为0.02/10万,发病率呈先升后降,由2008年的13.91/10万上升到2011年的43.66/10万,再下降到2017年的26.93/10万;发病年龄集中于20—60岁人群,占95.19%,以30—40岁年龄组最多1273人,占41.06%;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低31例,占1.00%。乙肝的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1692例,占54.58%,其次是学生212例、工人201例,分别占6.84%,6.48%。结论祁阳县近10年乙肝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应采取以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为主,同时须加强儿童、成有乙肝疫苗接种的查漏补种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及时补种疫苗。

  • 标签: 乙型病毒肝炎 发病率 防控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何首乌中的4种单体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素的肝肾毒性,为何首乌的肝毒性研究提供有益探索。方法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苯乙烯苷组、大黄酸组、大黄素甲醚组和大黄素组。每组按照100mg·kg-1剂量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结束后,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2h,称重,取血并剖取肝脏、肾脏,计算肝系数和肾系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胆汁酸转运体mRNA变化。结果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素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大黄酸给药组小鼠的肝系数显著升高(P〈0.05);二苯乙烯苷可同时显著升高TG、CRE、ALB和GLU的水平(P〈0.05或P〈0.01),蒽醌类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均可引起BUN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大黄酸和大黄素均可引起TG显著下降(P〈0.05或P〈0.01);4种单体成分对胆汁酸转运体MRP2、BSEP等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何首乌的4种单体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素按照100mg·kg-1剂量灌胃给药14d可改变ICR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对不同胆汁酸转运体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何首乌 肝损伤 小鼠 胆汁淤积 胆汁酸转运体
  • 作者: 赵艳娟张兵刘宇张立波赵艳清杨本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赵艳娟张兵刘宇张立波赵艳清杨本强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及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入住我院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总计40例,查阅并记录我院内与研究选取患者相关的各项资料,对比分析MRDWI与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诊断方法下各类肝脏占位性病变均存在特异性表现,MRDWI的诊断效果与增强扫描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结论结合MRDWI的信号表现能够准确分析刚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增强扫描,值得广泛落实应用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
  • 简介: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对脂多糖诱导肥胖大鼠感染脓毒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肝脏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肥胖组(n=30),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将两组大鼠再随机分成对照组、脓毒症组、脂氧素组,每组各取8只大鼠。对照组、脓毒症组、脂氧素组分别予生理盐水、脂多糖、脂氧素A4+脂多糖腹腔注射,观察12h后心脏采血并采集肝脏组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TLR4、TRAF6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mRNA、TRAF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饮食喂养6周后,肥胖组大鼠的平均体重、Lee's指数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与普通组比较,肥胖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5);同一饮食组内,脓毒症组较对照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5),脂氧素组较脓毒症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普通组比较,肥胖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LR4、TRAF6蛋白及TLR4mRNA、TRAF6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同一饮食组内,脓毒症组较对照组TLR4、TRAF6蛋白及TLR4mRNA、TRAF6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而与脓毒症组比较,脂氧素组TLR4、TRAF6蛋白及TLR4mRNA、TRAF6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LXA4能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LXA4能抑制TLR4、TRAF6在脓毒症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的。

  • 标签: 肥胖 脂多糖 脂氧素A4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应用中医辩证至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B组33例实施中医辩证治疗,观察组间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患儿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A组患儿有效率71.87%(P<0.05)。结论应用中医辩证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期
  • 简介: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京山仁和医院收治的儿童病毒性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喘憋、气促、高热及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hs-CRP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4%(2/55)、5.45%(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有效缓解病毒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儿童病毒性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共选取病毒性肝炎者50例,作为A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B组。所有受检者均实行血常规+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生化检验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与B组比较血常规检查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应用,能明确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红细胞功能、生化指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利参照,存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作为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细胞来源而受关注。麻醉药物是否对MSCs移植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尚待研究。本文研究旨在探讨麻醉药物如何影响MSCs生物学,为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依据。

  • 标签: 麻醉药物 间充质干细胞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大黄不同给药途径对中毒性肠麻痹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患有中毒性肠麻痹的危重患者47例,观察大黄鼻饲和保留灌肠24、48和72小时后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浓度的影响。结果大黄给药24、48小时后鼻饲组中毒性肠麻痹缓解率高于保留灌肠组;大黄给药24、48和72小时后鼻饲组TNF-α、IL-6浓度均低于保留灌肠组(P均<0.05)。两组在大黄给药72小时后中毒性肠麻痹缓解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黄给药24、48小时鼻饲较保留灌肠更能有效缓解中毒性肠麻痹,大黄给药24、48和72小时鼻饲较保留灌肠清除机体内血清TNF-α、IL-6浓度更明显。

  • 标签: 大黄 中毒性肠麻痹 预后 炎症介质
  • 简介: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5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7)。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43%比70.37%,χ^2=6.8198、P<0.05)。2组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不良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性脑病是脓毒血症常见并发症,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但对脓毒相关性脑病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仍存有争议,其诊断尚无特异性。本文综述了脑电图对脓毒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脓毒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2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患儿为对照组,实行康复护理的患儿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患儿治疗效果的情况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实验组的体征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内江市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指导急性乙肝病例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内江市2006~2016年报告乙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6年内江市报告的乙肝病例2010年之前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出现下降。报告病例中以慢性乙肝为主。全人群报告急性乙肝发病率从2006年的6.43/10万下降到2016年的3.90/10万;<15岁人群所占构成比由13.68%下降到0.46%,<15岁人群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从2006年的4.72/10万下降到2016年的0.15/10万。结论内江市急性乙肝报告病例已经明显下降,<15岁人群下降更为明显。

  • 标签: 乙肝 报告 发病
  • 简介:摘要虽然现在医学发展非常快,但是在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仍然是难以攻克的难关。本文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的依从性做了详细的研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具体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根据乳酸清除率将其分为两组,乳酸清除率低于10%为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高于10%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以及病死率。结果与低乳酸清除率组相比,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较低,初始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d后,共有63例患者存活、37例患者病死,与病死组相比,存活组患者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较高,初始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够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提供参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脓毒症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