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是当今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I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子,亦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994年,HP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原.近年来,人们对HP与胃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又开始注意到其与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皮肤病等胃肠外疾病的关系.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40%~90%,平均59%[1].因此,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测方法及时检出HP,对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试验
  • 简介:青霉素主要用于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以及放线菌、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小且价格低廉,但在临床使用中变态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抗生素高,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几秒到20min内,主要表现为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和肺水肿、过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础护理学》均规定,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做皮试,然而在皮试过程中,假阳性率相当高。现就临床青霉素皮试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青霉素过敏 试验假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原因分 青霉素皮试 变态反应发生率
  • 作者: 刘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4-02开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检出细菌耐药性,以此便于医生针对细菌感染问题采用相应的药物。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耐药菌变迁的分析,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便于经验性用药。当下,感染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再加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在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与治疗当中,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病情加重,诱发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如病死率增加等。现使用回顾性调查与咨询的方法,针对临床医生、护士在微生物实验室关于细菌药敏试验报告中的疑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分析,并进行科学的总结。1想用药物未用到药敏试验中的原因在药敏试验中没有用到想用药物的原因与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有关,如肠球菌属对于多种药物天然耐药,即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以及克林霉素类,因其不能有效的治疗该菌,因此不会在报告单中出现[1]。2细菌报告中试验药物种类有多有少一些细菌报告中存在多种药物,有的仅有几种,原因如下:2.1不同细菌种类有不同的微生物报告药物种类,如天然耐药对此菌的治疗无效,因此不会在报告单上出现。2.2药物敏感性可能被其他药物预报,如葡萄球菌属报告中,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可以被青霉素G敏感性预测;肠杆菌科细菌:氨基青霉素类等[2]。3药敏试验中是否可以应用全部药物全部药物没有必要全部用来开展药敏试验,现如今随着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数目的不断增加,在开展药敏试验中不可能应用全部的药物,选用试验用药物的原则如下:按照CLSI标准文件来开展大多数微生物药敏试验判断标准与选择药物,关于药物的选择极具预报性与代表性,能够有效的提示抗菌药物使用或耐药机制,以此可以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科学的预测,究其原因如下:3.1代表性药物,是一些类似药物组,解释结果与抗菌活性相抵,不需要重复进行试验。3.2代表性药物及一群相关药物,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抗菌谱与解释结果、交叉耐药性与敏感性,为此在开展试验时一般只会选择一种药物。3.3没有可能:在开展药敏试验时,没有必要应用全部药物,由于一些药物在体外缺乏稳定性,且全部试验药物一定要具备操作、解释标准,而一些药物尚未制定上述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别对100例孕妇作声刺激试验(VAS-T)与传统的无负荷试验(NST)比较。结果两组对胎儿安危的监护意义相似,但VAS-T阳性价值略高于NST,特别是两者合并使用,更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声刺激 无负荷试验 VAS 临床测试 NST 阳性
  • 简介:本文通过采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12.5%拜虫杀悬浮剂,在医院内不同场所进行的现场灭蟑螂试验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医院蟑螂虫口密度明显下降,下降率为90.5%,RPI值为0.12,医院灭蟑螂工作通过考核达到了预期的防治效果

  • 标签: 拜虫杀悬浮剂 蟑螂 灭效
  • 简介:摘要人体挑战试验是指让人类志愿者有意感染病原体的试验,作为测试候选预防或治疗药物效果的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疫苗人体挑战试验因其较临床试验显著的优势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人体挑战试验的概念、发展、应用,人体挑战试验进行疫苗评估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在中国未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人体挑战试验的考虑。

  • 标签: 人体挑战试验 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试验启动前各环节审批耗费时间情况,探讨临床试验启动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启动的药物临床试验启动前各环节审批耗费时间,比较不同情况的药物临床试验合同签署时间和启动时间。结果医院自2020年至2021年6月启动的药物临床试验合同签署中位时间为19(11~26)天,从立项审批通过到召开启动会中位耗时235(175~317)天。不同的试验分期、不同申办方发起、不同药物类型、医院是否为组长单位的临床试验间合同签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药物试验相对于其他期别的试验启动前耗费时间最长,国外制药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相对于国内制药企业发起的试验启动时间的中位数为136天(P<0.05)。结论临床试验机构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将合同审批及伦理审查前置,鼓励申办方使用本院模板文件;各专业设置GCP联系人,统一负责临床试验相关事宜;申办方提高内部流转沟通效率,尽快根据中心要求递交审查资料,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有利于缩短临床试验启动时间,提高启动效率。

  • 标签: 临床试验 启动效率 启动时间
  • 简介:摘要异种移植的发展有望缓解供体器官短缺的状况。目前,基因编辑猪被认为是临床异种移植的理想供体器官来源。在相关技术的推动下,异种移植临床前研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这为开启早期临床试验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近两年,国外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从供体猪基因编辑、受试者全程管理原则、伦理和社会心理学三方面讨论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的关键问题。相信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未来异种移植将逐步转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人类。

  • 标签: 移植,异种 临床试验 基因编辑 免疫抑制治疗 受试者
  • 简介:摘要心肺运动试验(CPET)作为一种客观、定量、无创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康复临床实践。它不仅可阐明运动不耐受、运动相关症状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而且在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医疗干预效果评价、运动处方制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了保证CPET临床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制定了本共识,以促进CPET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合理应用。

  • 标签: 运动试验 心肺康复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临床试验注册旨在增进公众对医学研究的信任,是医学研究的伦理需要,是临床试验研究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发表研究成果的必需。

  • 标签: 注册 临床试验 伦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在评价运动试验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综合分析患者运动时间长短、运动量高低及冠心病易患因素等,从而提高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08例患者心电运动平板试验的结果,探讨其心电图特点、及其结果阳性者中与40例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与冠心病的诊断的符合率,加强临床工作着对心电运动平板的临床应用的认知。方法分析1年来408例患者的心电平板试验资料。结果阳性者中40例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论本文资料显示心电运动平板试验在早期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及其心功能的评估及预防心脏猝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心脏猝死
  • 简介:目的分析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探讨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应用及理论价值。方法使用丹麦爱尔开-阿贝优公司的吸入组点刺试剂和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食入组点刺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组胺液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结果①908例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77.4%。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76.9%,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72.4%和74.7%;食入变应原总阳性率37.1%,食入变应原在前3位的为小虾22.9%,金枪鱼7.3%,蚌6.7%。②皮肤点刺结果为强阳性(++++)的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64.0%和66.4%,其次为霉菌1,阳性率为7.1%。③1-14岁哮喘儿童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均有升高趋势,在各年龄分组中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各年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908例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变应原检出率,对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哮喘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儿童
  • 简介:摘要通过我科碘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多年来对做碘试验的经验总结,对其原因做一些探讨,出现假阳性反应可能与医护人员预先暗试;病人的性格;患者的学历及知识层次;以及心情,病人在做皮试时就有感冒等症状;护理人员对其过敏反应表现的症状掌握不够有关,对其原因进行了解,使其假阳性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延误病人的检查,又防止出现过敏反应而延误抢救时间。

  • 标签: 碘过敏试验 假阳性反应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粪便隐血试验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法和联苯胺法的粪便隐血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克隆抗体法阳性率低于联苯胺法阳性率。结论粪便隐血试验的检查应将化学法和免疫法联合应用以提高阳性的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单克隆抗体法 联苯胺法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2389例应用标准Brace方案进行次极量TET,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运动诱发心律失常517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PVS)340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PAS)109倒,频发PVS、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频发PAS、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共68例。结论TET是诱发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偶发的期前收缩对于TET阳性与阴性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阳性惠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潜血试验对血尿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尿隐血阳性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和尿沉渣染色镜检分析。结果尿隐血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尿沉渣染色镜检分析结果更为直观可靠。结论尿潜血试验对于肾损伤的确定、鉴别及病程中动态观察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尿隐血 尿红细胞 肾损害 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