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患双方围绕疾病诊治、医疗服务、医疗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重塑良好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将社会学与医学视角相结合,通过对云南省医患关系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力求阐明医患关系的本质问题,并借鉴日本良好医患关系的经验,为重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言献策。

  • 标签: 云南省 医患关系 调查分析 医疗制度 医患交流
  • 简介:8月4日,由日中医学会组织的日本传统医学考察团一行20人来辽宁中医药大学交流访问。学校党委副书记初杰代表学校对考察团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刘景峰主持学术报告会。考察团成员首先认真聆听了由学校张艳教授、黎凯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晶岩教授所作的专题学术报告。

  • 标签: 中医药大学 传统医学 考察团 辽宁 日本 北京大学医学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肝纤五项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20例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与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来检测血清肝纤五项标志物,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晚血组、慢血组与健康体检者的肝纤五项指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检测血清肝纤五项诊断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检出率,给临床治疗提供患者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日本血吸虫病 血清肝纤五项检测 诊断结果 应用价值
  • 简介:2006年1月10—12日,由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发起的第二届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非正式咨询研讨会在日本筑波市召开,日本东洋医学联合会(JapanLiaisonofOrientalMedicine)及日本筑波技术大学协助举办了这次会议。

  • 标签: 医学信息标准化 日本 咨询 世界卫生组织 东洋医学 筑波市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和慢性血吸虫病合并HBV(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含量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5例晚期血吸虫病中26例合并“大三阳”、48例合并“小三阳”,51例未合并HBV感染;145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中25例合并HBV“大三阳”、35例“小三阳”、85例未合并HBV感染者的上述4项指标:对照组50例正常人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的含量。HBV标志物采用ELISA一步法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晚血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晚血并HBV“大三阳”明显高于晚血并小兰阳患者(P〈0.01);晚血并HBV“小三阳”与晚血未感染HBV者无差异(P〉0.05)。慢血并HBV“大三阳”与晚血并“大三阳”组比较。除HA外,其余3项指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慢血并HBV“小三阳”与慢血并“大三阳”组比较,HA、Ⅳ.C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LN前者低于后者(P〈0.05),PCⅢ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末感染HBV组高于对照组(P〈0.05):慢血并HBV“小三阳”组与慢血未感染HBV组比较,前者HA、PCⅢ明显高于后者(P〈0.01),LN、Ⅳ.C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未感染HBV组与控制组比较,除LN外,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增高,合并HBV“大三阳”者较合并HBV“小三阳”者增高更为明显。

  • 标签: 日本血吸虫病HBV 合并感染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两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毒蘑菇中毒处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事件病例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收集剩余可疑毒蘑菇样品并到患者采集蘑菇地点的同一枯死树干和倒伏腐木上采集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事件进行分析处置。结果2018年11月24日和26日,南平市建阳区两自然村的外来务工人员8人和2人分别采食野生蘑菇,于餐后10~90 min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送医就诊,诊断为毒蘑菇中毒,以胃肠炎为主要中毒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毒蘑菇食用量越大,潜伏期越短,恶心、呕吐持续时间越长。入院后及时给予洗胃、导泻、抑酸护胃、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3 d出院。毒蘑菇样本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日本类脐菇(Omphalotus guepiniformis)。结论两起事件均为误采误食日本类脐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引起胃肠炎型症状,未造成其他脏器损伤,预后好。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毒蘑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 标签: 日本类脐菇 毒蘑菇 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物种鉴定
  • 简介:2006年3月16日,日本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了最近结束的多奈哌齐(安理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这项血管性痴呆试验是在9个国家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我国未参于此项实验。患者被随机地按2:1的比例分到多奈哌齐组和安慰剂组。初步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服用多奈哌齐的患者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认知功能有所改善,但是整体功能(整体临床效果)没有改善。初步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多奈哌齐组与安慰剂组的死亡率不同,多奈哌齐组的648个患者中出现11例死亡病例,而安慰剂组的326个患者中没有死亡病例。

  • 标签: 多奈哌齐 临床试验 出现 公司 日本 血管性痴呆
  • 简介:[目的]了解日本福冈县立大学护理学院师生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与满意度,为改进和完善中医护理知识的对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设问卷,对参加2012年暑期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日本福冈县立大学护理学院3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日本护理学院师生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其中满意度最高的3个项目依次为刮痧法、拔罐法和灸法;对培训内容需求广泛,尤其是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传统健身术、食疗、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护培训需求强烈。[结论]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对外培训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结合培训对象的需求,改进和完善培训项目,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医护理的国际化交流。

  • 标签: 中医护理 知识 技术操作 培训需求 满意度
  • 作者: 曾毅 肖永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史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日本安政霍乱大流行时期(1858—1860),汉方医并河济民发现使用巴豆治疗霍乱疗效显著,浪华某位医者发现鲊荅(走兽、牲畜的内脏结石)对霍乱也有显著效果。此后,伊予国小松藩藩医和尔子让听说了并河济民对巴豆的运用,兴法府医官马杉质也听闻了浪华医者的事迹。和尔子让在临证治疗中对巴豆进行试验,马杉质也验证了鲊荅的疗效。二人各自结合中医古代典籍,运用中医学理论阐释巴豆、鲊荅治疗霍乱的功效,将之视作霍乱“特效药”进行应用,并予以推广。和尔子让以巴豆为霍乱“特效药”的观点受到当时日本汉方医学界的关注。马杉质推广鲊荅的后续,由于缺乏资料暂不可考。

  • 标签: 江户时代 汉方医学 霍乱 知识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流行病学趋势及主要风险归因。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1990—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中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根据GBD数据库2019年全世界标准化人口结构计算年龄标准化率。观察指标:(1)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2)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3)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ASIR和ASMR变化趋势。(4)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死亡主要风险归因变化趋势。计数资料以绝对数、百分率和比值表示。采用Joinpoint(V.4.7.0.0)软件回归计算不同时段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变化率、年平均变化率(AAPC)及其95%可信区间(CI)。采用STATA(V.15.0)软件中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控制两个变量,不同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胰腺癌发病和死亡风险的影响,风险效应值采用相对危险度(95%CI)表示。结果(1)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2019年中国胰腺癌发病率从15~19岁的0.07/10万上升至85~89岁的64.01/10万,其中男性从0.09/10万上升至94.71/10万,女性从0.04/10万上升至47.47/10万;死亡率从0.04/10万上升至79.58/10万,其中男性从0.05/10万上升至116.50/10万,女性从0.03/10万上升至59.69/10万。日本胰腺癌发病率从15~19岁的0.03/10万上升至85~89岁的162.26/10万,其中男性从0.03/10万上升至177.67/10万,女性从0.04/10万上升至153.67/10万;死亡率从0.02/10万上升至154.88/10万,其中男性从0.02/10万上升至170.93/10万,女性从0.02/10万上升至145.94/10万。韩国胰腺癌发病率从15~19岁的0.04/10万上升至85~89岁136.78/10万,其中男性从0.03/10万上升至153.78/10万,女性从0.04/10万上升至129.73/10万;死亡率从0.02/10万上升至135.98/10万,其中男性从0.02/10万上升至156.21/10万,女性从0.02/10万上升至127.59/10万。中国胰腺癌人群发病和死亡人数高峰均出现在65~69岁男性群体,不同年龄组男性发病、死亡人数均高于同年龄组女性。日本胰腺癌人群发病人数高峰出现在80~84岁女性群体,死亡人数高峰出现在75~79岁男性群体,<80岁男性发病、死亡人数均高于同年龄组女性,≥80岁女性发病、死亡人数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韩国胰腺癌人群发病人数高峰出现在80~84岁女性群体,死亡人数高峰出现在70~74岁男性群体,<75岁男性发病、死亡人数均高于同年龄组女性,≥75岁女性发病、死亡人数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2)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效应:矫正时期-队列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死亡率风险均升高,其中女性较男性更明显,日本人群较中国、韩国人群更明显。时期效应:矫正年龄-队列效应,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死亡率风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中国人群时期效应更显著。队列效应:矫正年龄-时期效应,随着出生队列的推移,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死亡率风险均降低。(3)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ASIR和ASMR变化趋势。1990—2019年中国胰腺癌ASIR、ASMR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ASIR、ASMR分别为1990年的1.82倍、1.79倍。日本胰腺癌ASIR、ASMR均呈缓慢上升趋势,2019年ASIR、ASMR分别为1990年的1.09倍、1.05倍。韩国胰腺癌ASIR、ASMR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趋势。1990—2019年中国胰腺癌ASIR的AAPC为2.08%(95%CI为1.91%~2.24%,P<0.05);ASMR的AAPC为2.02%(95%CI为1.86%~2.19%,P<0.05)。日本胰腺癌ASIR的AAPC为0.28%(95%CI为0.15%~0.42%,P<0.05);ASMR的AAPC为0.13%(95%CI为0.03%~0.24%,P<0.05)。韩国胰腺癌ASIR的AAPC为0.50%(95%CI为0.21%~0.80%,P<0.05);ASMR的AAPC为0.15%(95%CI为-0.10%~0.40%,P>0.05)。(4)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死亡主要风险归因变化趋势。199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胰腺癌死亡主要风险归因依次为吸烟、高空腹血糖和高体质量指数(BMI)。主要风险归因为吸烟的胰腺癌死亡占比趋势显示:中国男性由1990年的31.4%上升至2000年的34.1%,继下降至2015年的31.1%,后呈缓慢上升趋势至2019年的31.7%;女性由1990年的6.7%上升至2005年的10.4%,继下降至2019年的8.7%。日本男性由1990年的38.8%下降至2019年的26.9%;女性由1990年的20.9%下降至2019年的14.8%。韩国男性由1990年的37.5%下降至2019年的30.3%;女性由1990年的12.6%下降至2019年的10.0%。主要风险归因为高空腹血糖的胰腺癌死亡占比趋势显示:中国男性由1990年的5.9%上升至2019年的7.1%;女性由1990年的6.2%上升至2019年的6.8%。日本男性由1990年的7.0%上升至2019年的7.7%;女性由1990年的5.0%上升至2019年的5.5%。韩国男性由1990年的6.8%上升至2019年的9.7%;女性由1990年的6.1%上升至2019年的8.2%。主要风险归因为高BMI的胰腺癌死亡占比趋势显示:中国男性由1990年的1.3%上升至2019年的3.0%;女性由1990年的2.1%上升至2019年的4.3%。日本男性由1990年的2.0%上升至2019年的2.4%;女性由1990年的3.1%上升至2019年的3.4%。韩国男性由1990年的1.9%上升至2019年的3.1%;女性由1990年的3.4%上升至2019年的4.3%。结论中国胰腺癌发病率仍然处于持续上升状态,日本和韩国趋于稳定。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的胰腺癌发病状况更需要得到关注。吸烟仍是最需要重视的胰腺癌危险因素;同时应更加关注高空腹血糖和高BMI增加罹患胰腺癌风险。

  • 标签: 胰腺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趋势分析 死亡风险归因
  • 简介:2014年6月27日,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与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牙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牙学院院长TakashiSaito教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程斌教授、党委书记李祥之研究员、名誉院长凌均綮教授等出席了签约仪式。程斌教授与凌均綮教授分别致欢迎辞,程斌教授对TakashiSaito教授一行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凌均綮教授回顾了两院间的交流与合作历史。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合作协议 中山大学 牙学院 北海道 医疗
  • 简介:摘要2020年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制定并发布了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切除术指南。该指南针对18个临床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涉及食管癌的术前诊断、适应证、内镜切除方案、可治愈性评估以及内镜切除监测5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2个部分。本文主要就食管腺癌部分的指南内容进行了解读。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腺癌 指南解读
  • 简介:目的:观察3种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童虫的体内作用效果。方法以经11轮亚治疗剂量吡喹酮筛选的日本血吸虫为吡喹酮抗性株,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作为吡喹酮敏感株,收集2虫株尾蚴感染小鼠,以300mg/kg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感染后7-8d童虫分别进行2次灌服用药(总剂量600mg/kg),所有小鼠于感染后45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并计数,计算减虫率和减雌率。结果300mg/kg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2日疗法(总剂量600mg/kg)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7-8d童虫的减虫率为69.8%-71.0%,减雌率为75.4%-79.8%;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7-8d童虫的减虫率为64.6%-66.1%,减雌率为69.3%-7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依然敏感,青蒿素衍生物与吡喹酮在日本血吸虫中不存在交叉抗药性。

  • 标签: 日本血吸虫 吡喹酮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青蒿琥酯 蒿甲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现行日本呼吸学会(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 JRS)评分系统和GAP (gender, age and physiologic variables)分期标准在评估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上的一致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期间确诊IPF的155例患者,其中男149例,女6例,年龄40~80岁,平均(63±7)岁。分别使用JRS评分系统及GAP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疾病严重度分期,JRS评分Ⅰ期91例(91/155,58.7%),Ⅱ期29例(29/155,18.7%),Ⅲ期24例(24/155,15.5%),Ⅳ期11例(11/155,7.1%);GAP分期Ⅰ期89例(89/155,57.4%),Ⅱ期52例(52/155,33.5%),Ⅲ期14例(14/155,9.0%)。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情况。结果按照GAP分期,各期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征、脉搏氧饱和度(SpO2)、超敏C反应蛋白、圣乔治评分(SGRQ)、二氧化碳分压(PaCO2)、6 min步行试验及6 min步行试验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史(各期分别为68、37、9例)、存在呼吸道症状(各期分别为70、48、14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各期分别为22、20、8例)、ESR[各期分别为(24±17)、(30±21)、(41±22)mm/1 h]、PaO2[各期分别为(92±24)、(81±20)、(74±15)mmHg,1 mmHg=0.133 kPa]、FVC[各期分别为(2.9±0.6)、(2.2±0.5)、(1.6±0.3)L]及FEV1[各期分别为(2.4±0.5)、(1.8±0.5)、(1.4±0.3)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JRS评分,各期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呼吸道症状及体征、超敏CRP、ESR、圣乔治评分、6 min步行试验及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各期分别为(99±22)、(76±3)、(66±3)、(54±4)mmHg]、PaCO2[各期分别为(39±3)、(40±3)、(39±4)、(38±5)]、SpO2[各期分别为(97.2±1.2)%、(95.2±1.0)%、(93.2±1.3)%、(87.4±4.1)%]、6 min步行试验后SpO2[各期分别为(94.1±1.0)%、(93.2±1.2)%、(90.2±1.1)%、(87.4±4. 1)%]、合并肺动脉高压(各期分别为21、13、11、5例)及FVC[各期分别为(2.6±0.7)、(2.6±0.7)、(2.2±0.6)、(2.2±0.7)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分方法结果存在一致性(P<0.05),但一致性不强(Kappa值<0.75)。按照GAP分期标准的各期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JRS评分系统的各期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P分期标准和JRS评分系统在评估IP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上准确性和一致性均不高,两种评分方法在评估生存率方面未能体现出价值。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JRS评分系统 GAP分期标准 存活率
  • 简介:在天高气爽、吉获丰收的金秋季节,出席“2006国际华夏医药新技术新管理高峰论坛(中国烟台)”的61位代表组成赴日本国考察团,于2006年10月26日踏上了通向日本国学术交流与友谊合作之旅。

  • 标签: 国际华夏医药学会 学术交流 日本国 合作 友谊 纪实
  • 简介:2015年8月9-16日,日本朝日大学和明海大学师生一行12人光临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进行访问交流,双方师生代表就口腔医学教育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陈吉华院长代表医院会见了来自日本的客人。会见中,陈院长向日本师生介绍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的历史、成就和发展近况,回顾了3所院校之间的交流情况,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与日本两所友好学校定期开展的友好交流提出殷切期望。

  • 标签: 口腔医学教育 第四军医大学 医院 日本 师生 院长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