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9年全年接诊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10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期康复情况总体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干预方式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及急诊护理。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低于B组,并发症却高于B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严重创伤 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9年2月-2020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和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急救时间、健康知识评分和预后恢复情况等等。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和健康知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观察组预后恢复良好比例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恢复良好比例57.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2.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严重创伤性 休克患者 综合护理干预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抢救成功率等指标。结果:针对抢救成功率,研究组97.5%,比对照组占80.0%高,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5%,比对照组20.0%低,P<0.05。结论:于严重创伤性休克中用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严重创伤性休克 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笔者通过调阅所在科室的病例资料,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来我院急诊的12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对其病情发展和原因进行调查,总结有效护理经验,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显示根据计划措施进行急诊护理后,患者好转比例占到82%,有98例,无变化者13例,占比11%,病情严重者9例,占比7%。这说明在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过程中,采取预见性强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使患者好转而且减少并发症出现率。

  • 标签: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严重出血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2015年11月~2016年11我院采取肾结石患者84例展开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及介入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2例。分别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严重出血行介入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严重出血行介入治疗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矫形术中发生严重神经并发症的自然转归及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7 851例脊柱畸形患者接受矫形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发生单侧或双侧下肢全瘫或不全瘫等严重神经并发症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31例;年龄为25.0±16.3岁(范围6~71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6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2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10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脊柱侧凸5例,其他类型脊柱侧凸16例。5例患者为双下肢完全性瘫痪,17例患者为双下肢不全性瘫痪,37例患者为单侧下肢不全性瘫痪。根据损伤原因,机械性损伤患者分别予螺钉拔出、血肿清除、松开矫形、椎板切除减压处理,缺血性脊髓损伤患者予扩容升压处理。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提出的神经分级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Fisher精确检验及Logistics单因素回归分析临床因素、围术期因素与患者神经功能未恢复的相关性,将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0.75%(59/7 851)。至末次随访时42例(71.2%)患者获得完全恢复,10例(16.9%)患者获得部分恢复,其中44例(74.6%)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余7例患者未获得恢复,包括Ⅰ型神经纤维瘤病3例(ASIA分级A级1例、C级2例)、休门氏病1例(ASIA分级C级)、先天性关节屈曲挛缩1例(ASIA分级B级)、小儿麻痹症1例(ASIA分级C级)和特发性脊柱侧凸1例(ASIA分级A级)。Fisher检验结果提示未恢复组病因学分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Logistics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Ⅰ型神经纤维瘤病(OR=18.750,P=0.005)、术前合并脊髓神经损害(OR=5.750,P=0.046)、主弯Cobb角>90°(OR=4.444,P=0.073)及神经功能完全性损伤(OR=6.533,P=0.067),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因学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OR=35.477,P=0.005)为神经并发症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矫形手术发生严重神经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有88.1%的患者可获得恢复,其中71.2%的患者可获得完全恢复,且术后3~6个月为患者的恢复时间窗。术前合并脊髓神经损害及诊断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为神经并发症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脊柱侧凸 脊髓损伤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1例53岁男性患者因腹痛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肌内注射。用药1 h后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胸闷气急,大汗,口唇微绀。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示血压105/60 mmHg (1 mmHg=0.133 kPa),心率125次/min,血氧饱和度0.75,末梢血糖测不出。立即予补充葡萄糖及激素治疗。约30 min后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大动脉无搏动,心搏与呼吸停止,立即予心肺复苏及其他救治措施。但患者一直未恢复自主心律与呼吸,宣布死亡。考虑患者的严重低血糖与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有关。

  • 标签: 双氯芬酸 利多卡因 低血糖症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OTLICS)4分的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症状性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87例;年龄55~92岁[(71.6±5.3)岁]。所有患者OTLICS均为4分。76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3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伤椎恢复情况(伤椎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相邻节段椎体骨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3.4±4.2)个月]。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手术治疗组VAS[(3.5±1.0)分、(2.1±0.6)分、(2.0±0.4)分]低于非手术治疗组[(6.4±1.7)分、(5.3±1.5)分、(3.3±0.6)分](P均<0.05),ODI[(45.8±10.3)分、(35.3±8.6)分、(26.5±7.1)分]低于非手术治疗组[(65.7±12.1)分、(58.3±10.7)分、(45.6±9.3)分](P均<0.05),SF-36评分[(82.8±1.4)分、(85.0±1.5)分、(88.0±1.3)分]高于非手术治疗组[(80.4±1.3)分、(81.5±1.4)分、(85.6±1.1)分](P均<0.05),而末次随访时VAS、ODI、SF-36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治疗组Cobb角[(18.3±3.9)°、(17.5±3.0)°、(17.8±1.6)°]小于非手术治疗组[(22.4±2.2)°、(22.5±1.7)°、(22.1±1.3)°](P均<0.05),伤椎前缘高度比[(75.4±8.6)%、(76.6±8.6)%、(75.2±8.3)%]高于非手术治疗组[(63.5±7.6)%、(65.2±7.4)%、(62.8±7.2)%](P均<0.05)。手术治疗组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6例(8%),非手术治疗组发生2例(6%)(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11%),非手术治疗组出现6例(19%)(P>0.05)。结论对于OTLICS 4分的急性症状性OVCF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可迅速缓解疼痛、矫正畸形、促进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质疏松性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灌注压估算值(eRPP)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创伤中心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ISS、SOFA,APECHE Ⅱ评分,上肢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联合腹腔内力压(IAP)等,并通过计算得到患者肾脏灌注压估算值(eRPP)。比较两组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AKI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相应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7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入组,AKI组患者血清白蛋白[(32.21±5.20)g/L vs. (34.83±4.20)g/L, P =0.001]及24 h尿量[(711.90±241.38)mL vs. (1 101.21±509.86)mL, P <0.001]低于非AKI组,而血清乳酸水平[(2.80±0.96)mmol/L vs. (1.89±0.63)mmol/L, P <0.001]、ISS[(29.05±5.91) vs. (22.17±4.02), P <0.001]、APECHE Ⅱ[(38.84±21.47) vs. (31.45±18.24), P =0.03]、SOFA评分[(5.26±2.08) vs (3.14±1.34), P <0.001]及病死率(9.52% vs. 2.29%, P =0.04)均显著高于非AKI组,ICU住院时间也较非AKI组显著延长[(8.43±6.46)d vs. (6.42±3.78)d,P =0.01]。患者入院后6 h、12 h及24 h CVP及eRPP与AKI的发生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尿量、CVP与eRPP为患者发生AKI的独立预测影响因子(P <0.05),相较于尿量及CVP,eRPP更具有预测价值。结论入院24 h的eRPP值可能为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AKI的最适合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严重多发伤 急性肾损伤 预测因子 中心静脉压 动脉血压 腹内压 肾灌注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沈阳)》将其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非SAP组),其中非SAP包括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呈正态分布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等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46例AP患者,其中SAP组50例,非SAP组96例。SAP组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71.76±17.62)%和平均聚集率(67.91±18.10)%、PT(12.02±1.33)s、FIB(4.76±2.08)g/L、D-二聚体(3.75±6.04)μg/L、PCT(0.23±0.08)%、BISAP评分(1.42±1.18)均高于非SAP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46.65±20.11)%和平均聚集率(42.50±20.71)%、PT(11.50±1.51)s、FIB(3.91±1.48)g/L、D-二聚体(1.00±1.37)μg/L、PCT(0.19±0.06)%、BISAP评分(0.45±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SAP组患者血清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2,灵敏度分别为0.56、0.68,特异度分别为0.99、0.81,其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优于PT、FIB、D-二聚体、PCT、BISAP评分等相关指标。结论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PT、FIB、D-二聚体、PCT和BISAP评分可作为预测AP严重程度的指标,其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预测价值最佳。

  • 标签: 动态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动态血小板平均聚集率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其血脂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172例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统计学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2例患者中,重症39例,非重症133例;感染虫种以恶性疟原虫为主,共153例(89.0%);重症患者均为恶性疟。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三酰甘油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97、4.368,均P<0.05);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73、-4.464、-4.750、-4.826、-5.488、-4.419,均P<0.0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7、5.285,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0.727、0.730、0.789、0.733(均P<0.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载脂蛋白AⅠ的最佳截断值为0.535 g/L,其对重症疟疾预测的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68.4%。载脂蛋白AⅠ[比值比(odds ratio,OR)=0.01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0.002~0.086,P<0.01]对重症疟疾有独立预测价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分层,载脂蛋白AⅠ<0.535 g/L时的重症疟疾发生风险是载脂蛋白AⅠ≥0.535 g/L时的8.396倍(OR=8.396,95%CI 3.557~19.820,P<0.01)。重症患者病死率为2.6%(1/39)。结论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以恶性疟原虫感染为主,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血脂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对重症疟疾的预测价值较高,其中载脂蛋白AⅠ对重症疟疾有独立预测价值。血脂变化有助于尽早识别重症疟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风险。

  • 标签: 疟疾 血脂 输入性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情况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且行Meek植皮治疗的患者(男95例、女20例,年龄1~74岁),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皮片存活率≥70%的皮片存活良好组(68例)和皮片存活率<70%的皮片存活不良组(47例)。统计2组患者入院后行第1次Meek植皮术时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白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对上述指标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行1∶1倾向评分匹配(PSM)消除基线资料差异后,对2组剩余患者再次行上述指标统计与检验。选择行1∶1 PSM后2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独立危险因素对行1∶1 PSM后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不良预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阈值与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将行1∶1 PSM后的患者分为独立危险因素>最佳阈值组和独立危险因素≤最佳阈值组,采用χ2检验对比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不良发生率,计算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不良的相对危险度。结果行1∶1 PSM前,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中性粒细胞、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片存活不良组患者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均明显高于皮片存活良好组(Z=-2.672、-2.882,P<0.01),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皮片存活良好组(Z=-3.411、-3.050、-2.748、-2.686,P<0.01)。行1∶1 PSM后,每组各剩余46例患者。2组剩余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中性粒细胞、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片存活不良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皮片存活良好组(Z=-3.428、-2.940,t=-2.427、-2.316,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前血小板计数为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0.994,95%置信区间=0.989~0.998,P<0.01)。术前血小板计数对92例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不良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置信区间=0.603~0.798,P<0.01);术前血小板计数最佳阈值为98×109/L,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3%和78.3%。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不良发生率为71.4%(25/35),明显高于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的36.8%(21/57),χ2=10.376,P<0.01。与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相比,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患者行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不良的相对危险度为2.211(95%置信区间=1.263~3.870)。结论术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当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时,应谨慎进行Meek植皮手术。

  • 标签: 烧伤 血小板计数 预测 Meek植皮
  • 简介:摘要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是预防烧伤休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进行静脉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虽然深静脉置管已经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无标准和规范化的操作和管理流程。为更科学、规范地指导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管理,本共识编写组组织以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为主的国内烧伤界专家,主要从深静脉导管类型及置管部位的选择、置管操作方法、导管维护、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形成本共识,以期为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实践依据和指导。

  • 标签: 烧伤 感染 深静脉置管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脑白质微结构及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脑白质微结构在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对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收集的60例抑郁症患者(早发性抑郁症组26例、晚发性抑郁症组34例)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并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进行分析。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严重程度。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比较早发性抑郁症组和晚发性抑郁症组的白质微结构。发病年龄、差异性白质微结构、抑郁症严重程度三者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差异性白质微结构在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潜在联系中的作用。结果早发性和晚发性抑郁症组的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2,P=0.007;r=0.435,P=0.010)。与早发性抑郁症组相比,晚发性抑郁症组左侧内囊、右侧矢状层(包括下额枕束和下纵束) FA值显著降低(P<0.05)。在控制协变量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协变量后,抑郁症患者左侧内囊、右侧矢状层(包括下额枕束和下纵束)FA值分别与发病年龄、HAMD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r=-0.434,P=0.001;r=-0.594,P=0.001;r=-0.565,P=0.001;r=-0.370,P=0.004)。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左侧内囊FA值在发病年龄和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中介效应(ab path=0.155,SE=0.055,95% CI:0.059~0.276)。结论左侧内囊FA值介导了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对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抑郁症 发病年龄 白质微结构 抑郁症严重程度 扩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由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急救科出诊进行救治的60位严重创伤性骨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院前护理方法,对研究组病患实施院前优化急救护理,根据院内自制评分表对两组病患的护理院前急救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满分10分,分数越高代表对护理越满意。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性骨折的病患采取优化院前急诊护理能更有效改善病患的治疗效果,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严重创伤性骨折 院前急救 护理体会 医疗服务满意度 致残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控制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疾病患者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疾病患者参加此次实验,收治时间为2020.1-2021.1,以收治顺序对患者实施均分,即对比组和分析组,一组4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实施护理流程,比较二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组交接用时、术前准备用时、抢救用时、生命支持用时均较对比组少,P<0.05。结论:临床抢救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疾病患者时,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术前准备及交接用时。

  • 标签: 多发骨折损伤 护理流程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双色球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予以急诊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基础性护理。观察两种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改善抢救效果。

  • 标签: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的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给予术后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0例患者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并且给予优质术后护理后全部治愈,3例患者愈合后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后再次治愈。结论:应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配合术后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现象,促进患者治疗后的恢复。

  • 标签: VSD 外固定支架 小腿开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