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989年征集的清乾隆祭蓝釉描金粉彩御诗方瓶,成型工艺复杂,体现了当时御窑高超的瓷工艺;其装饰展现出"洛可可"风格,代表了乾隆朝瓷器生产的时代美学风标;瓶上的粉彩花卉融合了中西两种绘画方法,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花鸟画画风;所题乾隆御诗《榴花》和《题恽寿平画:山茶》,收入乾隆二年(1731年)《乐善堂全集》。据清宫档案记载推测,方瓶烧成时间大约在乾隆二十二年至五十年(1757-1785)左右,为宫中陈设器,当初应为成对生产。督陶官制度对御窑瓷器的烧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以唐英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忠于皇权使命的督陶官的监造,保证了包括御诗类题材在内的御窑瓷器的优良品质。

  • 标签: 清乾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方瓶 御制诗
  • 简介:2010年4月27~28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自治区地州市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精神。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崔书杰,党组成员、副主任武星斗、迪木拉提·木沙出席会议。全区14个地州市及石河子市史志办主任和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武星斗主持会议。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主任会议 工作机构 地方志 2010年 乌鲁木齐市
  • 简介:为解决银行机构假币收缴难的问题,提高银行机构反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维护人民币的信誉,2009年6月,人行颍上县支行结合辖内实际.建立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假币收缴激励机制,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引导和督促银行机构加大假币收缴力度。

  • 标签: 假币收缴 激励机制 银行金融机构 颖上县 银行业金融机构 银行机构
  • 简介:《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挑剔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并将其交存当地人民银行,但根据人行吐鲁番地区中支的实地调查和了解,实际情况与《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存在很大差距。

  • 标签: 残损人民币 金融机构 《人民币管理条例》 兑换 中国人民银行 存取款业务
  • 简介:今天的会议,主要目的是从技术层面上统一各地对编制“十一·五”文物保护项目和需求规划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是对各地工作情况的一个检查督促。文保司、博物馆司和局预算处的同志将就规划编制具体问题进行讲解,我在这里从提高认识的角度强调几点意见。

  • 标签: 文物保护工作 管理机制 经费需求 中国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系统第五次史志工作会议于1990年11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第四次史志工作会议以来,印制系统行业(厂)志工作的进展,交流修志工作经验,研究和安排九一年度的工作。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总公司副总经理、行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尹成友主持,中国钱币

  • 标签: 修志工作 史志 中国钱币 编委会副主任 成友 日至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丝织业大宗,江苏省及上海市制丝工业受到极大影响。本件史料反映了七.七事变前后江苏及上海丝工业的变化,对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丝织业发展有一定作用。

  • 标签: 事变前后 江苏省 上海市 制丝工业
  • 简介:对于中国传统礼制的演变,欧阳修在《新唐书·礼乐志》序中有一个著名的判断:“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认为三代的礼乐能够推行天下,“使天下安习而行之,不知所以迁善远罪而成俗”,而唐朝考订礼文甚备,贞观、开元之间的礼仪实践也很兴盛,却不能追踪三代,是因为“具其文而意不在焉”,所以说唐代的礼乐已成“虚名”.

  • 标签: 国家社会 礼书 唐宋 文昌 中国传统 礼乐
  • 简介:法门寺唐代丝绸捻金线是大批量出土的早期中国丝绸装饰金属线、本文以法门寺捻金线的形貌观察和材质科学分析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捻金线制作工艺调查线索,分析“捻”金线的相关历史文献,排除利用其他捻金线技术制作法门寺捻金线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室模拟验证,得出法门寺捻金线是通过对芯线加捻,在芯线旋转过程中将金箔务自动捻绕在芯线外而制成的技术结论.

  • 标签: 法门寺 唐代 捻金线 工艺
  • 简介:<正>从明崇祯九年(1636)固汗汗(1582—1654)率部众进入青海,进而统治唐古忒(“或特”)各部,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罗卜藏丹津反清失败,厄鲁特蒙古“四部中和硕特部贵族统治青海八十八载。祟祯十五年(1642)固始汗在拉萨建立汗廷,他以青海地广宜牧,喀木(康)人众粮多,征收喀木赋税,以养青海部众。令其诸子分牧各地,分左右两翼,在游牧封地的基础上建立起封建领主统治体系。在这个封建统治体系中,除固始汗及其十个儿子、若干孙子为首的和硕特部外,尚有土尔扈特、准噶尔即绰罗斯等

  • 标签: 青海蒙古 佐领 封建领主制 蒙旗 厄鲁特蒙古 札萨克
  • 简介: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服装形制从初期简单的遮身蔽体,逐渐发展完备。夏商时期,各阶层服装有区别但服差别不大,都为窄袖短衣;西周晚期,奴隶主阶级服装袖部变宽,衣渐长,服开始分化;春秋战国时期,服形成窄袖短衣和长衣大袖这两大类型,并且各阶层服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的身份标志,服阶级性形成。

  • 标签: 先秦时期 衣服形制 阶级 等级
  • 简介:中世纪时,国库、财政署和私室是英国最主要的中央财政管理机构,三个机构的命运漂浮不定,主要原因是国王及其王室才是财政管理的中心所在。都铎时期,国王们为加强对财政的个人控制,建立了私室财政体制。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初期,中央财政管理一仍旧惯,但1612年的管理革新实践却奠定了后来国库复兴的基础。综观这一时期的财政管理机构的沿革可知,连续性、渐进性、经验性和灵活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 标签: 中世纪 近代早期 中央财政管理机构 沿革
  • 简介:<正>四川阆中市二龙区二龙乡高阳村农民,于1985年春改建房屋时,挖出一块小石碑,正遇该区文化站长王扶民同志在该村工作,闻讯后前往察看,认定是一块非常难得的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遗物。即清洗后搬回二龙乡政府,安置于文化活动室作陈列展出。同时写信、摄照片报市文管所。该碑用青色沙石加工成较平的石板,碑首呈圆弧形,其下为矩形,通高85厘米,宽49厘米,出土时虽残成两

  • 标签: 红军公田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苏区 苏维埃 南县 文化活动
  • 简介:清初部院内部结构经历了由正副理事官体制向司官制的过渡。关外时代的正副理事官体制以旗授官,而非以司分职,入关后一度与汉官系统的司官制并存,满官藉助品秩的优势实现对汉官的全面监临与掌控。顺治八年前后,清廷开始尝试理事官的分司,但各部落实的程度与范围均不尽相同,新旧制度由此交互。顺治十五年划一满汉官制,满洲旧制全面向明靠拢。康熙初年制度复旧,部院权力结构上实际恢复了理事官体制的精神。圣祖亲政后,缩减旗分缺,建立折衷的满缺司官调拨。由于官书编纂时的“追改”,这一过程晦暗不清,本文利用清初满汉文档案与题名文献,尝试厘清部院司官制确立的曲折过程,为理解“清承明”的复杂性提供一个观察的角度。

  • 标签: 清初部院 司官 理事官 清承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