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初冬傍晚,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南直街上依次亮起了灯火。老街的时间在冬日的傍晚忽然地深下去。走在身边的鲁晓敏说,这条街已经有千年历史了。他是作家与地方文化史专家。他走在这条街上是最合适的。石板铺成的街道,两旁老旧的店铺,夜晚的幽暗,使得时间在这里忽然变得缓慢与丰富。事实上,在这条老街,时间一直是缓慢的。

  • 标签: 时间 虚构 地方文化史 老街 作家
  • 简介:我刊2013年第4期刊登了《为什么是这个柳青——答吴心海先生》一文,吴心海先生在读过此文后给我刊写了一封信,现择其信中重要内容予以刊登。

  • 标签: 《上海屋檐下》 时间 延安 刊登 柳青
  • 简介:  一、时间隐喻和认知  人类语言中充满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1936:98).……

  • 标签: 中时间 中国诗词 时间隐喻
  • 简介:“我们在猫空泡茶。这里正在下雨耶!”朋友在电话里叫着。我抬头一望,从忠孝东路四段的水泥峡谷中,隐约可以见到天上的新月。很难想象在这个清爽的早冬夜晚.不到二十公里外的猫空竟然是完全不同的气候。

  • 标签: 泡茶 时间
  • 简介:每一个杰出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时间形式。王安忆无疑是中国新时期一个重要的作家。她早慧而勤奋,虽然起点并不太高,但是却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开掘出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丰沛源泉,逐渐形成自己主观性极强的叙述方式。不仅是以直觉捕捉细节与观察事物的天赋,洞察世态人情的练达。夹叙夹议的演述方式,还有白话小说的套话与高度诗性语言糅合的风格,经过了由散文到诗的演变过程。逐渐走向哲学。

  • 标签: 时间形式 白话小说 王安忆 诗性语言 超越自我 外部世界
  • 简介:都说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者,吟咏的是至真至纯的性情。第一次接触诗歌,是在高中的时候,一次暑假去姨妈家里玩,无意中从柜子里找到的一本有关于爱情的诗集,那是很小的一本集子,也不厚,作者已经记不清了,集子也已经找不到了,十六七岁的年纪,一下子就觉得生活美好起来.

  • 标签: 诗歌 铭记 风雅 诗集
  • 简介:2009年7月15日,第141届芥川奖揭晓,44岁的矶崎宪一郎凭《最终的栖身处》以压倒性的优势从6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第141届芥川奖评选委员会会议于当日下午5时在东京筑地的新喜乐高级餐厅召开。池泽夏树、石原慎太郎、小川洋子、川上弘美、黑井千次、高树伸子、宫本辉、村上龙和山田咏美等9位委员悉数出席,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讨论,最终决定把奖项授予矶崎宪一郎的《最终的栖身处》。矶崎宪一郎1965年出生在日本千叶县我孙子市,1983年从东京都都立上野高中毕业,1988年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毕业,同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公司职员。2007年以《最重要的孩子》获得第44届文艺奖,从而登上日本文坛。2008年,《眼睛和太阳》入围第139届芥川奖候选名单。2009年发表的新作有《世纪的发现》和《绘画》。《最终的栖身处》主要描写的是经历过几次婚外恋情的某一制药公司职员,在得知自己有了女儿之后,终于领悟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生活中与妻子并无默契,曾一度决意离婚。如果在即将分手的那个夜晚妻子没有吐露怀孕的真情,他将失去自己最终的“栖身处”。作品描述了主人公长达20年的婚姻生活,像一个个生活的断片一样,把时间累积了起...

  • 标签: 出炉纪实 奖出炉 描绘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追忆过去的多种方式中,历史学家的追忆和文学家的追忆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些雄心勃勃的历史学家,为了找到在事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抹去事件表面覆盖的尘埃,使每一个事件都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穿在不停地向某个方向拉长的时间之线上,让历史的过程熠熠生辉。他们总是绞尽脑汁,从故纸堆、考古发掘的各种

  • 标签: 文本 想象力 云冈石窟 时间 历史学家 王安石
  • 简介:编辑《回望汪曾祺》丛书看似偶然,其实经过多年的准备。我三十多年前就开始阅读汪曾祺,后来研究汪曾祺,写汪曾祺,也评汪曾祺,这次编汪曾祺是第一次。汪曾祺的著作量不是很大,但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进行编辑研读。

  • 标签: 汪曾祺 编后 读者 时间 涉及面 编辑
  • 简介:对《新世界小说社报》各期的具体出版时间,学界看法不一,但多持逐月按时发行的观点。据考证,其实该刊从第二期开始,就出现了愆期情况。对该刊编辑警僧,学界过去知之甚少,今对其相关情况也做了考辨。

  • 标签: 《新世界小说社报》 出版时间 主编
  • 简介: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王运熙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的内容主旨,历来注杜诗者大抵认为是通过歌咏古迹来抒发怀抱。杨伦《杜诗镜诠》(卷十三)于此说得颇为简明扼要,兹举以为例。其言曰:此五章乃借古迹以咏怀也。庚信避难,由建康至江陵,虽非蜀地,然曾...

  • 标签: 咏怀古迹 杜甫 《杜诗详注》 《太平寰宇记》 夔州 江陵
  • 简介:中学时代私听邓而君的靡靡之音,一首不知名的歌印象最深,词曰:“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玛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

  • 标签: 空间 时间 故乡 喜玛拉雅山 中学时代 家园
  • 简介:马丁·艾米斯的长篇小说利用启蒙运动以来的主导时间观念--时间的线性、矢量性和不可逆性,将时间的流程倒置过来,使时间的不可逆性成为可逆性,通过戏仿诞生、堕落和拯救的人生模式,构成了对启蒙运动以来线性进步的历史观的质疑;而主人公分成为两部分--"魂灵"与"身体",互不了解与互不统属,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拉康的分裂的主体观;主人公人生轨迹的倒置又瓦解了现代性的根本价值"自由"观念;所有这些使整部作品构成了一部质疑现代性的后现代寓言.

  • 标签: 马丁·艾米斯 《时间之箭》 长篇小说 英国 文学评论 启蒙运动
  • 简介:一《夏蜂》这本集子被收入“现代性五面孔”这套书系。动手整理书稿,循着编辑的思路以及自己对于“现代性”蒙眬的意会,我挑出了这十二篇小说。编辑的思路大致是清晰的:作品首先要有“现代性”的指归。这个思路遵循起来并不容易。对于那个“现代性”的理解,不想不知道——尽管常常会挂在嘴边,可一旦要用它来落实自己的创作,才会发现,它是如此的复杂、如此的不可捉摸甚至空洞;它的边界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但你若

  • 标签: 一段时间现代 现代遗忘 遗忘之后
  • 简介:填表这一生不知道填过多少张表,但仔细想一想似乎没有一张是真正为自己填的我们总是为这样那样的事

  • 标签: 组诗 生命 时间